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 第116章 破晓的汽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晨四点,北阳钢铁集团厂区内灯火通明。

林枫站在新建的特种钢车间控制室里,目光紧盯着监控屏幕上缓缓移动的钢坯。他凌晨三点接到王健电话,说精轧机调试到了最关键阶段,便直接从家里赶了过来。

林书记,德国专家说这是最后一组参数调试。王健声音沙哑,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车间里,巨大的机械臂精准地将通红的钢坯送入轧机,伴随着低沉有力的轰鸣,钢坯在轧辊间延展、变形,发出富有节奏的撞击声。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机油混合的特殊气味。

温度控制再精确0.5度。德国专家团队负责人通过翻译说道,这套设备对温度极其敏感。

技术人员立即在控制台上进行微调。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连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似乎都变小了。

突然,监控屏幕上显示出一段银亮如镜的钢材表面。

完美!德国专家兴奋地竖起大拇指。

几乎同时,车间尽头传来一阵欢呼。第一根完全符合航空标准的特种钢材,正缓缓从生产线上输出,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王健激动地抓住林枫的手:林书记,我们成功了!这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二十天!

林枫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他拍了拍王健的肩膀:这二十天,你们是拿命拼出来的。

这时,他的手机响起,是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负责人打来的:林书记,中科新材料的第一条生产线刚才试产成功,第一批电子级多晶硅纯度达到99.9999%!

好消息接踵而至。天刚蒙蒙亮,赵建国兴冲冲地走进控制室:林书记,刚接到银行通知,首笔拨改投基金已经到位,三家科技企业获得了第一轮融资!

晨光透过车间的窗户洒进来,照在那根刚刚下线的特种钢材上,泛着希望的光芒。

上午八点,林枫准时出现在指挥部。他看起来疲惫,但眼神明亮。

今天例会简短点。他看着核心团队成员,张彪,开发区周边治安情况如何?

一切正常,新增的两个警务室已经开始运转。

李悦,干部考察情况?

初步筛选出十二名在攻坚战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建议重用。

周慧,校企合作进展?

第一批定向培养的300名技工已经进入实习阶段。

林枫点点头,正要说话,秘书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林枫。

林枫缓缓站起身,环视众人,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

刚接到省委办公厅通知,韩书记明天带队,全省各市市委书记、市长,来北阳召开现场会。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这意味着,北阳的转型成果,将直接摆在全省面前接受检验。

王健激动地握紧拳头,赵建国眼眶有些发红,连一向沉稳的李悦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都回去准备吧。林枫的语气依然冷静,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就好。

众人离开后,林枫独自站在指挥部窗前。楼下,上班的人流车流开始涌动,这座城市正在苏醒。远处,开发区崭新的厂房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他想起昨晚儿子退烧后安稳的睡颜,想起妻子放在餐桌上的那碗鸡汤。这一刻,所有的付出似乎都值得。

桌上的电话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接起来,是沈明月的声音:

听说你们成功了?

才刚刚开始。

念清今天早上说,要以爸爸为榜样。

林枫握着话筒,望向窗外生机勃勃的北阳城,轻声说:

告诉他,爸爸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窗外,一列货运火车鸣着汽笛驶过,载着北阳生产的第一批特种钢材,驶向远方。那汽笛声,如同这座老工业城市重新焕发生机的号角,清脆而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