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05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永川市。连续三天的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多个县区出现险情。林枫作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48小时。

林市长,双龙水库出现管涌!凌晨三点,紧急报告传来。

林枫立即带上水利专家赶往现场。双龙水库下游有五个乡镇,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暴雨中的山路泥泞难行,车辆多次陷入泥坑。林枫索性下车,和工作人员一起徒步前进。

林市长,太危险了!随行人员劝阻道,让我们先去勘察情况。

这个时候,指挥员怎么能躲在后面?林枫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继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

到达水库时,情况已经十分危急。管涌正在扩大,抢险队员们正在拼命填沙袋。

专家怎么说?林枫问现场指挥的副县长。

建议立即组织下游群众转移,同时全力抢险。

林枫沉思片刻,做出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下游群众转移。我在这里坐镇指挥抢险。

林市长,您还是回指挥部吧,这里太危险了。

群众的生命安全最重要。林枫已经穿上救生衣,我去看看管涌情况。

在堤坝上,林枫和抢险队员一起搬运沙袋。雨水模糊了视线,但他始终坚持在一线。

就在这时,沈清云的电话打了过来。她正在省防汛指挥部值班,看到了永川的险情报告。

林枫,情况怎么样?需要省里支援吗?

暂时还能控制。林枫大声回答,背景是哗哗的雨声和抢险的号子声,双龙水库出现管涌,正在抢险。

一定要注意安全!沈清云的声音带着担忧,我刚协调了一批抢险物资,已经连夜发往永川。

谢谢。林枫简单回答,又投入到抢险中。

经过六个小时的奋战,管涌终于被控制住。下游群众也全部安全转移。

林枫浑身湿透,累得几乎站不稳。工作人员递来干毛巾和热水,他这才想起给沈清云回个电话。

险情控制住了。他说,谢谢你协调的物资。

你声音很疲惫,快去休息。沈清云心疼地说。

还有几个乡镇要去看看。

挂掉电话,林枫又赶往其他受灾乡镇。这一忙,又是整整一天。

第二天下午,雨势渐小。林枫在视察一个受灾村庄时,发现一位老人不肯撤离。

大爷,这里很危险,跟我们走吧。

我的牛还在圈里...老人固执地说。

林枫二话不说,带着工作人员把老人的牛牵出来,亲自扶着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一幕被随行的记者拍下,后来登在了省报上。

救灾工作告一段落后,沈清云来到永川调研灾后重建。在受灾最重的青龙镇,她看到林枫正在和农民一起清理淤泥。

你怎么又在一线?沈清云既心疼又无奈。

灾后重建任务重,等不及啊。林枫抹了把汗,你怎么来了?

来调研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的结合问题。沈清云递过一瓶水,顺便看看某个不听话的市长。

两人相视一笑。

晚上,在回市区的车上,沈清云说:这次救灾,省里对你的评价很高。特别是双龙水库的处置,避免了重大损失。

这是大家的功劳。林枫望着窗外的灾后景象,现在最重要的是重建工作。

省里已经决定,把永川列为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结合的试点。沈清云透露,会有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

太好了。林枫终于露出笑容,这真是雪中送炭。

车到市委招待所,林枫送沈清云到房间门口。

你瘦了。沈清云突然说。

你也是。林枫看着她,在省里工作也很辛苦吧?

两人站在走廊里,一时无言。窗外,永川的夜景在灾后显得格外宁静。

进去休息吧。林枫轻声说,明天还要调研。

沈清云点点头,却没有动。

林枫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离开。走到楼梯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沈清云还站在原地望着他。

第二天,在灾后重建规划座谈会上,沈清云提出了一个创新思路:不仅要恢复重建,更要借这个机会推动产业升级。比如受灾的农田,可以重新规划,发展高效农业。

这个思路与林枫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配合默契,一个从政策层面提供支持,一个从执行层面推进落实。

会后,永川市的干部们私下议论:林市长和沈主任真是黄金搭档。

一个月后,永川的灾后重建工作初见成效。更让人惊喜的是,借着重建的机会,一些乡村实现了产业升级,农民收入不降反升。

省委主要领导在视察永川时,高度评价了永川的做法:你们在灾难中抓住了机遇,实现了凤凰涅盘。

这次救灾和重建,让林枫在永川的威信空前提高。干部群众都说:这个市长是真心为我们办事的。

而林枫和沈清云的关系,也在这次并肩作战中更进一步。他们不仅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在送沈清云回省城的路上,林枫说:这次多亏了你。

是你做得好。沈清云望着他,不过,下次再遇到危险,记得先保护好自己。

我尽量。林枫笑了。

车子驶入高速,朝阳初升。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挑战也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这一次,他们都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