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的县长办公会,气氛果然不同寻常。不仅县委常委、副县长全部到齐,市里的常务副市长和市计委主任也赫然在座。

会议由王县长主持,他开门见山:“今天这个会,主要议题只有一个。请市领导给我们通报一个重大情况,并部署相关工作任务。”

常务副市长接过话,神情严肃:“同志们,经过市委、市政府的积极争取,一个国家级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江北优质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初步确定落户我们市!”

会场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国家级项目!这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政策倾斜和发展机遇!

“但是,”副市长话锋一转,“市里几个符合条件的县区都在全力争取。最终花落谁家,还没有定论。市里的态度是,公平竞争,择优而定。哪个县的基础好、准备充分、决心大,项目就放在哪里!”

市计委主任接着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这是一个集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研发检测、交易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总投资预计超过五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辐射江北数省的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

“这个项目,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是全方位的。”计委主任强调,“它不仅直接带来投资和税收,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带动本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介绍完毕,王县长立刻表态:“请市领导放心,我们青泉县一定全力以赴,争取这个项目!我们有决心、有信心!”

“光有决心不够。”副市长目光扫过全场,“要看条件,看基础,更要看具体的承接方案和保障措施。给你们半个月时间,拿出一个能让市里、让项目专家组眼前一亮的可行性报告和承接方案来!”

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散会后,王县长立刻召集相关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开紧急会议。

“这是青泉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拿下!”王县长斩钉截铁,“成立项目争取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林枫县长助理任常务副组长,具体负责方案起草和统筹协调!各部门必须无条件配合,要人给人,要资料给资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林枫身上。他刚刚载誉归来,就面临如此重大的考验。

林枫感受到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信任的责任感和迎接挑战的兴奋。他沉稳地站起身:“感谢县长和县委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我认为,争取这个项目,我们青泉有三大优势:第一,我县是传统农业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有产业基础;第二,我们开发区经过几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可以作为项目的核心承载区;第三,我们位于几省交界,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凸显。”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我们的劣势也很明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影响力弱。所以,我们的方案,不能只讲优势,更要针对劣势,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和超常规的保障措施。”

他的分析一针见血,立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会议迅速明确了分工,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电力、开发区等部门各司其职,必须在三天内提供最详实的基础资料。

接下来的日子,林枫几乎住在了办公室。他牵头组建了一个精干的方案起草小组,吸纳了县里各方面的业务骨干。白天,他组织讨论,梳理思路,协调各部门提供数据;晚上,他伏案疾书,亲自撰写报告的核心部分。

他深知,一份出色的方案,不仅要数据详实,更要思路清晰,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他将党校学习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在开发区积累的实践经验融会贯通,提出了一个“以国家级基地为核心,联动开发区与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生产-加工-研发-物流-销售’全产业链”的宏大构想。

在土地保障方面,他大胆提出将开发区相邻的一大片丘陵缓坡地纳入规划,既避开了基本农田,又为未来留足了发展空间。

在政策配套方面,他建议在国家和市政策基础上,县里再拿出“一事一议”的超级优惠力度,并在项目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

在产业联动方面,他规划了基地与本地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能真正从中受益。

时间一天天过去,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林枫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高度集中。秘书小张劝他注意休息,他只是摆摆手:“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在方案基本成型的那个晚上,林枫想起了沈清云。她在省社科院,对农业产业化应该有所研究。他看了看手表,已是晚上十一点,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她办公室的电话。令他意外的是,电话居然接通了。

“喂?”沈清云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很清晰。

“清云,是我,林枫。这么晚还在办公室?”

“有个课题要结题。你呢?听说你们在争一个大项目,肯定也在加班吧。”

林枫心中一暖,将项目情况和方案的核心思路简要地说了一下,特别是其中关于产业链构建和利益联结机制的设想。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键盘敲击声。“你这个思路是对的。我最近刚好在研究类似案例。有几个关键点你可以再强化一下:一是突出食品安全和全程可追溯体系的设计,这是国家层面现在非常重视的;二是要注重科技支撑,可以考虑在基地内规划一个食品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合作;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一定要具体,比如保底收购、股份合作等模式,要算清楚账,让专家看到可行性……”

沈清云的点拨,如同黑夜中的明灯,让林枫的思路更加开阔、深入。他连夜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半个月期限到的前一天,一份厚达百余页,装帧精美的《青泉县承接“江北优质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终于定稿。

在王县长主持的初审会上,这份凝聚了林枫和整个团队心血的方案,获得了与会领导的一致高度评价。王县长激动地说:“好!太好了!有了这份方案,我们青泉的底气就足了!”

第二天,由王县长带队,林枫作为主要陈述人,一行人怀着志忑而又期待的心情,前往市委,参加项目评审答辩。

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决定青泉未来命运的关键之战。而林枫,也将在这场高规格的较量中,再次检验和展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