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 第116章 被逼娶冰山妻(11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被逼娶冰山妻(116)

杜宏那封关于东南海患及请求节制沿海兵权的奏折,如同投入养心殿的一颗巨石。赵珩阅罢,久久沉默。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面容。杜宏的预感,与暗卫系统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海疆零星异动情报相互印证,由不得他不信。

东南!若东南有失,朝廷财赋命脉断绝,纵使西线北境勉强守住,帝国也将元气大伤,苟延残喘。杜宏的部署,虽再次先斩后奏,却无疑是当下最迅速、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应对。准其节制沿海兵权?此权一放,杜宏的势力便将真正延伸至帝国东南,与北境、京畿的影响力连成一片,其势……赵珩指尖无意识地在御案上敲击着,心中那根名为猜忌的刺,隐隐作痛。

然而,现实容不得他过多犹豫。汪直海盗与倭寇的威胁,迫在眉睫。

“拟旨。”赵珩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决断,“东南海疆不宁,海枭汪直勾结倭寇、叛军,意图寇掠。特命杜宏,兼领东南沿海诸军事,节制闽、浙、粤水师及沿岸卫所,便宜行事,务必将敌寇拒于国门之外!江南留守周廷玉及沿海督抚,皆需听其调遣,若有违逆,以贻误军机论处!”

这道旨意,几乎将帝国整个东南的海防重任,压在了杜宏一人肩上。权力赋予之重,前所未有。但赵珩在圣旨末尾,又添上了一句:“然北境关系重大,爱卿亦需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待海疆平定,卿当速返中枢,朕有要事相商。”

这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更是一种隐晦的承诺与期限。

旨意以八百里加急发出,直送易县。与此同时,赵珩也密令闽、粤水师即刻北上,归杜宏节制。

易县行辕,杜宏接旨,脸上无喜无悲。他平静地叩首领旨,对那附加的告诫之语恍若未闻。此刻,他心中所虑,唯有东南危局。

他立刻行动起来。凭借新得的权柄,一道道措辞严厉、调度精细的命令,如同雪片般发往东南沿海。他命令周廷玉,在可能登陆的区域,实行坚壁清野,疏散沿岸百姓,同时设下多处疑兵,迷惑敌军。他严令集结的水师战舰,不必寻求与敌海上决战,而是依托海岸炮台和熟悉的水道,梯次阻击,袭扰敌船,延缓其登陆步伐,为陆上布防争取时间。

而真正的杀招,依旧是那支已奉命潜入浙东的“刺穹营”。

浙东,台州外海,乌云低垂,海风渐疾。

一支由各式海船、甚至包括一些简陋倭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正借着昏暗的天色,向着海岸线悄然逼近。最大的一艘福船上,海枭汪直按刀而立,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海岸线,脸上横肉抖动,露出一丝贪婪与狞笑。他身旁,几名身着奇装异服的倭寇头目,眼神同样凶戾。

“朝廷如今焦头烂额,西边北边都打得热闹,这东南沿海,空虚得很!”汪直声音粗嘎,“儿郎们,打破城池,金银女子,任尔取用!让那些官老爷知道,这海上的规矩,是谁定的!”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在他们舰队外围的几艘哨船上,一些原本的“水手”眼中,闪过了冰冷的杀机。这正是混入其中的“刺穹营”死士!

是夜,汪直舰队选择了一处看似僻静的海湾下锚,准备翌日黎明发动突袭。海面上灯火点点,海盗与倭寇们饮酒作乐,喧嚣一片。

子夜时分,风云突变。数艘哨船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引燃了相邻的船只!同时,几艘装载着淡水和部分火药的小船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混乱瞬间爆发!

“走水了!爆炸了!”

“有奸细!”

“快救火!”

汪直被惊动,冲出船舱,只见海面上已乱成一团,哭喊声、咒骂声、爆炸声不绝于耳。他气得暴跳如雷,却一时难以查明原因。

就在海盗舰队注意力被吸引,忙于救火和搜捕奸细之际,海岸方向,黑暗中亮起了无数火把,如同一条蜿蜒的火龙!早已秘密集结于此的明朝官军,在周廷玉的指挥下,趁着敌混乱,发起了猛烈的箭雨覆盖,无数火箭划破夜空,射向拥挤在港湾内的敌船!

与此同时,混入敌营的“刺穹营”死士也趁机发难,四处纵火,刺杀头目,制造更大的混乱。他们如同跗骨之蛆,在阴影中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汪直舰队猝不及防,加上内部混乱,指挥失灵,许多船只相互碰撞,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倭寇海盗虽悍勇,但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下,也难以组织有效抵抗。

“撤!快撤出去!”汪直见势不妙,嘶声大吼,企图指挥舰队冲出港湾。

但为时已晚。奉命阻击的明朝水师战舰,已然封堵住了港湾出口,虽然船少力薄,但凭借地利和火器,硬生生将试图突围的海盗船打了回去!

一夜混战,直至天明。

当晨曦照亮海面,只见港湾内浓烟滚滚,数十艘海盗船焚毁沉没,海面上漂浮着无数残骸与尸体。汪直在亲信拼死保护下,仅率十余艘残舰狼狈逃回外海,元气大伤,短期内再无登陆之力。

捷报传回易县,杜宏只是淡淡看了一眼,便继续处理北境的文书。仿佛东南这场堪称辉煌的防御胜利,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然而,他心中并无多少喜悦。汪直虽退,隐患未除。而皇帝旨意中那句“速返中枢”,更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悬于头顶。

东南初定的捷报与杜宏再次展现出的惊人掌控力,一同传回京城。紫宸殿内,赵珩听着捷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杜宏不吝褒奖。但在他眼底深处,那一抹复杂难明的神色,却愈发深沉了。

杜宏这把刀,实在太快,太利了。利到让他这个持刀人,都感到了一丝心悸。惊涛虽暂平,但朝堂与君臣之间的暗流,却愈发汹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