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 第27章 被迫娶冰山妻(2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闱放榜的喧嚣与随之而来的科场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京城激荡起层层涟漪后,终究缓缓平息。晋王一派虽未伤筋动骨,却也灰头土脸,暂时收敛了爪牙。赵珩二甲第十七名的成绩,则像一道无声的宣告,让所有还视他为“纨绔”的人,彻底闭上了嘴。

永平侯府的门槛,似乎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起来。道贺的、攀交的、试探的帖子雪片般飞来,但都被沈芷萱以“世子需静心备考殿试”为由,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

殿试,才是真正的龙门。

接下来的日子,侯府仿佛与世隔绝,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校场上不曾间断的呼喝与兵刃破风之声。

沈芷萱对赵珩的要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严苛程度。殿试策论,不再是纸上谈兵,她要求他针对时下最尖锐、最敏感的议题——如战后北疆治理、漕运积弊革新、乃至如何平衡日渐尾大不掉的藩王势力——提出具体而微、且具备可行性的方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她的声音冰冷,不容置疑,“陛下要的,不是锦绣文章,是能落地、能救急、能安邦的良策。”

她不知从何处弄来大量户部、工部、乃至皇家密档中关于钱粮、河工、军费的原始数据,逼着赵珩去核算、去推演、去发现其中隐藏的漏洞与贪腐。又找来北疆各州府的详细舆图与民情记录,让他模拟设计屯田、互市、羁縻之策。

赵珩仿佛被投入了一个巨大的、精密的国家机器内部,每一个齿轮的运转,每一根血管的流动,都赤裸裸地展现在他面前。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常常对着一堆枯燥的数据或一幅复杂的地图,一坐就是数个时辰,眼中布满血丝。

沈芷萱始终在一旁。她的话越来越少,有时只是静静地坐着,擦拭她那柄似乎永远也擦不完的短剑;有时则会在他陷入瓶颈时,看似随意地提点一句,往往一针见血,令他茅塞顿开。

两人之间,那种因共同目标而生的默契,愈发深沉。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明了对方意图。

殿试前夜,赵珩最后一次校场晚课。月色如水,洒在空旷的场地上。他完成最后一组枪法练习,收势而立,气息微喘,目光却清亮如星。

沈芷萱从阴影中走出,将一块干净的布巾递给他。

“明日殿试,不必紧张。”她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有些柔和,“平常心即可。”

赵珩接过布巾,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她被月光勾勒出的清冷轮廓,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这数月来的点点滴滴,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藤条的刺痛,冰冷的言语,无声的关照,还有那夜祠堂里决绝的火焰……

没有她,绝无今日之赵珩。

他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却只化作一句:“夫人……明日,等我。”

沈芷萱抬眸看他,月光下,她的眼神深邃难辨,静默片刻,才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嗯。”

翌日,黎明。

宫门洞开,新科进士们身着崭新的进士服,鱼贯而入,踏着汉白玉铺就的御道,走向那象征着天下权力核心的金銮殿。

赵珩走在人群中,身姿挺拔,步履沉稳。他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好奇的,审视的,嫉妒的,亦有来自王伦等人那毫不掩饰的怨毒。

他目不斜视,心静如水。

金殿之上,九龙盘绕,威仪万千。年迈的皇帝端坐龙椅,目光扫过殿下恭敬肃立的学子们,最终在赵珩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策论题目下发,果然如沈芷萱所料,直指北疆战后治理与藩镇隐患。

赵珩深吸一口气,铺开试卷,提笔蘸墨。脑海中,是北境苍茫的舆图,是沈芷萱冰冷而精准的分析,是无数个挑灯夜战推演出的数据与方案……

他下笔了。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泛的议论。字字句句,皆落到实处。如何利用漠北新败之机,推行屯田实边,如何整顿边军,防止将转兵,如何利用互市羁縻分化草原各部,甚至如何逐步削夺强藩财权、兵权,潜移默化,步步为营……

他写得很慢,每一字都凝聚着心血与思考。殿内香烛无声燃烧,时间悄然流逝。

当最后一句“固本培元,方为长治久安之策”落下,他搁下笔,轻轻吹干墨迹,心中一片澄澈安宁。

无论结果如何,他已尽了全力。

策论收上,由读卷官当众诵读、评议。当赵珩那篇风格迥异、务实犀利的文章被朗声读出时,金殿之上,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老臣们面面相觑,有人眼中露出惊异,有人眉头紧锁,亦有人微微颔首。

皇帝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眼神变幻不定。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与皇帝的圣心独断,三鼎甲诞生。

“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永平侯世子,赵珩!”

当内侍尖细悠长的唱名声回荡在金殿内外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赵珩自己。

状……元?

他虽有自信,却从未敢奢望这最高的荣耀!

巨大的惊喜如同海浪般冲击着他,但他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上前一步,撩袍跪倒,声音沉稳:“臣赵珩,谢陛下隆恩!”

皇帝看着殿下这个年轻得过分、却已显露出远超同龄人沉稳与见识的新科状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忌惮?

“平身。”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威严,“赵爱卿年少英才,策论务实,切中时弊,朕心甚慰。望你日后勤勉任事,不负朕望,不负……永平侯府门楣。”

“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珩再拜。

琼林宴上,赵珩成了当之无愧的焦点。昔日对他避之不及的官员们,此刻纷纷上前敬酒,言辞恳切,笑容满面。王伦等人则远远躲在一旁,脸色铁青,如同吞了苍蝇般难受。

赵珩从容应对,举止得体,既不显得倨傲,也无半分怯懦。他心中明白,这状元的头衔,既是荣耀,更是责任,是无数双眼睛盯着的靶子。

宴席散后,赵珩婉拒了所有的邀约,第一时间赶回了永平侯府。

府门大开,赵擎亲自站在门前等候,看着一身状元红袍、意气风发却又沉稳内敛的儿子,这位素来严肃的侯爷,眼眶竟微微有些发红,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赵珩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珩快步走向自己的院落。

院中,沈芷萱依旧是一身素净衣裙,站在那棵老槐树下,仿佛与往常并无不同。只是当她转过身,看到身着状元红袍、沐浴着夕阳余晖走进来的赵珩时,清冷的眸子里,清晰地映出了一抹流光。

赵珩在她面前站定,看着她,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

“夫人,我……回来了。”

沈芷萱静静地与他对视,良久,唇角微微向上牵起一个极淡、却真实存在的弧度。

“嗯。”

她轻轻应了一声。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

从声名狼藉的纨绔,到名动天下的新科状元。

这条路,他走了整整一年。

而她,始终在他身侧,以冰为刃,以血为火,将他锻造成了今日的模样。

前路依旧漫长,朝堂风波险恶。

但赵珩知道,从此以后,他将不再独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