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 第97章 被逼娶冰山妻(9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潼关的烽火尚未燃起,但无形的硝烟已弥漫整个京城。镇西王前锋大将慕容恪兵临关下的消息,以及那份将杜宏斥为“国贼”的檄文,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在朝堂上下炸开了锅。

紫宸殿的朝会,气氛比前几日更加诡谲。

果然,还未等兵部奏报前线详情,一名御史便率先出列,手持笏板,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沉痛:

“陛下!臣有本奏!”御史王瑁,出身太原王氏,与江南世家多有联姻,其族侄便在杜宏江南清洗中被罢官下狱,“镇西王檄文虽狂悖,然其言‘奸佞当道’,亦非全然空穴来风!杜尚书在江南,罗织罪名,酷烈抄家,致使士林离心,怨声载道。今叛军以此为由,蛊惑人心,岂非正是杜尚书举措失当所致?臣恳请陛下,为安民心,息天怒,暂免杜宏之职,以塞叛军之口实!”

此言一出,顿时有几位官员出声附和。

“王御史所言,老成谋国啊!”

“杜宏手段过于严苛,确易授人以柄。”

“当此危难之际,朝廷当示以宽仁,方能收天下士子之心!”

声浪渐起,目标直指杜宏。仿佛只要将杜宏抛出去,便能平息镇西王的怒火,化解这场兵灾。

龙椅上,赵珩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冷冽地扫过那些附议的臣子,最后落在挺身而立、闭目养神仿佛事不关己的杜宏身上。

“杜爱卿,”赵珩开口,声音平淡,“众议汹汹,皆指你为祸国之源,你有何话说?”

杜宏缓缓睁开眼,并未看那些攻讦他的同僚,而是直接面向赵珩,躬身一礼,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铁:

“陛下,叛军举兵,欲篡神器,其心昭然若揭。檄文所言,不过遮羞之布,篡逆之借口!即便无臣杜宏,他们亦可找出其他名目。王御史等人不议退敌之策,反纠结于叛军檄文之辞,苛责朝中大臣,此举,与为叛军张目何异?”

他猛地转头,目光如两道冰锥,直刺王瑁:“王瑁!你口口声声言老夫举措失当,致使士林离心。那我问你,江南世家勾结前朝余孽,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暗通款曲,证据确凿!若不铲除,战时粮道受阻,军心溃散,这后果,你可能承担?你今日在此大放厥词,可是因你太原王氏,与那被查抄的江南世家,有姻亲之谊,故而出头抱屈?!”

“你……你血口喷人!”王瑁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煞白。

杜宏却不理他,再次向赵珩奏道:“陛下!值此存亡之际,凡动摇军心、为敌张目者,无论其出于何心,皆可视同通敌!臣请陛下,严惩此辈,以正视听!”

“陛下!杜宏构陷忠良!”

“陛下!臣等一片公心啊!”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

“够了!”赵珩一声厉喝,如同惊雷,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他站起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镇西王三十万大军已至潼关,北狄猛攻磐石堡,尔等不思同心戮力,却在此攻讦栋梁,做此妇人争讼之态!岂不令前线将士寒心?!”

他指着王瑁等人,语气森然:“杜宏所为,皆朕之授意!江南蠹虫,不除不足以稳定后方!谁再敢以檄文为由,诋毁大臣,扰乱朝纲,便以通敌论处,绝不姑息!王瑁,罚俸一年,降级留用,以观后效!若再有不轨之言,两罪并罚!”

雷霆之威,瞬间震慑全场。王瑁等人面如死灰,再不敢多言一句。

“退朝!”赵珩拂袖而去,留下满殿噤若寒蝉的臣子。

杜宏面无表情,整了整官袍,在一片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率先走出了紫宸殿。他知道,皇帝的维护只是暂时的,暗处的敌人绝不会就此罢休。

当夜,杜府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杜宏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的面容。他面前站着两名身穿寻常服饰、气息精干的男子,是他麾下暗卫的头目。

“查得如何?”杜宏抿了一口浓茶,驱散倦意。

“回禀大人,”其中一人低声道,“根据江南逆犯的供词以及我们安插的眼线,朝中确实有人与西边有联系。线索……指向了礼部侍郎周谨府上。近月来,其府中有西边来的行商频繁出入,且周谨的一名心腹管家,三日前曾秘密出城,去向不明。”

“礼部侍郎……”杜宏眼中寒光一闪,“掌管礼仪祭祀,接触番邦使节,倒是个传递消息的好位置。还有吗?”

另一人接口:“此外,兵部车驾司一名主事,近日常在酒后妄言,抱怨陛下宠信……宠信大人您,冷落老臣,言及镇西王乃国之柱石,清君侧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蠢货!”杜宏冷哼一声,“这种小角色,不过是被人利用,放出来试探风向的卒子。盯紧他,顺藤摸瓜,看看背后是谁。”

“是!”

“周谨那边,加派人手,严密监视,但切勿打草惊蛇。要抓,就要人赃并获,揪出他背后更大的人物!”杜宏吩咐道,指尖在案桌上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

“属下明白。”

两人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入黑暗之中。

杜宏独自坐在书房内,望着跳动的烛火,陷入沉思。朝堂上的明枪易躲,但这暗处的冷箭,防不胜防。皇帝需要他做那把快刀,他就必须又快又准,在叛军兵临城下的同时,将内部的脓疮彻底剜除。

他拿起一份刚刚送来的、关于潼关前线粮草调配的文书,仔细审阅起来。外部的压力如山,内部的暗流汹涌,他不能有丝毫松懈。

京城之夜,静谧之下,杀机四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帝国的中枢,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这场战争的胜负,或许将直接决定潼关和磐石堡的存亡,决定整个大周王朝的命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