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 第91章 被逼娶冰山妻(9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监国的雷霆之怒,伴随着杜昆的虎符与林文正的尚方剑,化作一场席卷江南的腥风血雨。“江南清弊司”的招牌在金陵城头挂起的那一刻,便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

杜昆带来的北境精锐,如同出鞘的钢刀,直插江南腹地。他们不再是平叛时的客军,而是代表着帝国意志的执法铁拳。依据秃鹫谷缴获的账册、供词以及影卫暗中搜集的无数罪证,一张覆盖江南官场、漕运、盐务、地方豪强的大网迅速收紧。

金陵,周府。

昔日车水马龙的豪门宅邸,此刻被重兵团团围住。兵士如狼似虎地冲入府内,女眷的哭喊声、瓷器碎裂声、呵斥声响成一片。周家家主,那位曾在朝堂上为江南利益慷慨陈词的老臣,面如死灰地看着家产被一一查封登记,看着儿孙被铁链锁拿,最终在绝望中一头撞死在厅柱之上,血溅五步。

扬州,盐运使司衙门。

新任的清弊司官员直接闯入大堂,将还在试图销毁账册的盐运使当场拿下。抄家之时,从地窖中起出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其数额之巨,连见惯了世面的户部老吏都为之咋舌。与盐枭往来的密信,记录着分赃细节的私账,成了压垮这位肥缺官员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州,太湖之滨。

盘踞此地百年、与“翻江龙”余孽仍有勾连的吴家,试图凭借高墙深院和蓄养的死士负隅顽抗。杜昆亲临,下令强攻。北境劲弩如同疾风骤雨,压制墙头。爆破手用火药炸开包铁木门,甲士蜂拥而入。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吴家满门老幼,除妇孺依律处置外,成年男丁尽数被缚,押赴刑场。

抄家、锁拿、审讯、处决……一道道程序以最高效,也最冷酷的方式运行着。金陵、扬州、苏州、杭州……昔日繁华富庶之地,如今处处可见被查封的府邸,游街的囚车,以及法场之上滚落的头颅。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街,浓重的血腥气甚至一度压过了江南特有的温软花香。

反抗并非没有。一些地方豪强试图煽动民乱,或是派出死士刺杀清弊司官员。但在北境大军的绝对武力镇压和影卫无孔不入的监控下,所有的反抗都如同投入洪流的石子,瞬间便被吞噬,只留下几圈微不足道的涟漪。

林文正坐镇金陵,以古稀之龄,日夜不休地审理案卷,核定罪名。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即便是自己的门生故旧,一旦涉案,也绝不宽贷。他的存在,确保了这场清洗在法理上的严谨,也让许多心存侥幸之人彻底绝望。

杜昆则负责以武力扫平一切障碍。他手段酷烈,动辄抄家灭族,用最直接的方式摧毁着旧势力的根基。江南之地,闻“杜”字而色变。

在这场风暴中,沈芷萱和她的影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如同暗夜中的眼睛,监控着清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防止有人狗急跳墙,销毁关键证据或铤而走险。同时,他们也负责甄别那些罪不至死或可争取的底层官吏、商贾,为后续的重建保留一丝元气。

清洗持续了整整三个月。三个月间,江南官场为之一空,数百名官员落马,上千名豪强商贾被清算,查抄的家产折算成银钱,竟相当于大周两年的岁入!牵连之广,手段之酷,影响之深,为大周开国百年来所未有。

朝野上下,为之失声。再无人敢质疑监国推行新政的决心,也再无人敢小觑这位年轻统治者的铁腕。

然而,赵珩并未被这场血腥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破坏之后,更需要建设。

在清洗接近尾声时,他连下数道旨意:

擢拔一批在清洗中表现突出、背景清白的底层官员和士子,填补江南官场的空缺;

颁布《江南振兴令》,减免受战乱和清洗影响地区的赋税,鼓励农耕桑织,恢复民生;

设立“市舶司”,规范海外贸易,试图将江南的商业活力引导至更有利于国家的方向;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武选、吏治等新政,彻底杜绝旧弊复生的土壤。

血色之后,赵珩试图用最快的速度,为江南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机。他知道,唯有让百姓看到切实的希望,这场代价惨重的清洗,才真正具有意义。

江南的风暴暂时平息,但帝国的北方,战火正炽。张焕在磐石堡下,与北狄左贤王的先锋,已然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而西陲的镇西王,依旧在冷眼旁观。

赵珩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地图上的北境与西陲。他知道,平定江南,只是他重塑帝国伟业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