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满载着金属零件与知识载体的板车,在残骸镇居民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缓缓驶回了镜泉据点。贸易的初步成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但这次激起的涟漪,需要在内部进行消化和吸收,将其转化为据点实实在在的养分。

第一章:金属的涅盘——工匠部的盛宴与工程车的突破

那堆积如山的、锈迹斑斑的金属零件被运回据点时,火锤和他工匠部的成员们眼睛都直了。对于残骸镇来说是占地方的“破烂”,对于他们而言,却是无价的宝藏!

工匠部所在的区域,瞬间变成了一个狂热的手工作坊。敲打声、打磨声、焊接的滋滋声不绝于耳。

“分类!快!把所有零件按类型、材质、完好程度分类!”火锤嗓门嘶哑地指挥着,亲自上手,拿起一个布满油泥但结构精密的轴承,如同抚摸情人般仔细擦拭、检查。

“部长!你看这个!好像是旧时代精密机床上的滑轨!”

“这里有一箱完好的齿轮组!大小都有!”

“这些弹簧的弹性太好了!比我们自己锻打的好十倍!”

惊喜的呼喊此起彼伏。这些来自旧时代工业体系的标准化零件,其精度和材质,远非火锤他们用土法锻造所能比拟。

这些零件的到来,首先极大地提升了据点的日常工具和武器质量。利用高质量的轴承和齿轮,他们改进了弩箭的击发机构,使得上弦更省力,射击更精准。优质的弹簧被用于制作更有效的陷阱和改良版的步枪(如果能找到的话)。各种规格的螺丝、螺母、钢板,则成为了加固防御工事、维修器械的宝贵材料。

而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研发中的“全地形能源工程车”。

之前困扰科技小组的许多问题,随着这些“破烂”的到来,迎刃而解。

传动系统: 找到了几套相对完好的重型变速箱和驱动桥零件,经过火锤和小迪的日夜调试,成功替换掉了之前那套笨重且效率低下的自制传动机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动力传输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

转向机构:一套旧时代工程机械的液压转向机核心部件被发现,虽然缺少液压油,但老李头提出可以用过滤后的变异兽油脂混合某些植物汁液替代。经过试验,转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

悬挂系统:找到了大量重型减震弹簧和相关的连接件,使得车辆在复杂地形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相对而言)有了明显改善。

武器平台:一个坚固的、带有旋转基座的炮塔座圈被发现,虽然来自不同的机械设备,但经过火锤的巧妙改造和加固,成功安装到了车顶,为将来加装重弩或机炮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程车的雏形,终于不再是纸上谈兵和零部件的堆砌,开始真正呈现出一种钢铁巨兽的狰狞美感。虽然距离完全完工还有距离(尤其是能源系统的稳定输出和控制系统集成),但核心的机械结构问题,已经解决了七七八八。

第二章:尘埃中的智慧——知识载体的整理与启蒙

相比于金属零件的“硬”收获,那些书籍和图纸的“软”收获,其价值同样不可估量,甚至更为深远。

这些书籍和图纸被运回后,并没有立刻分发下去。阿战下令,在据点内开辟了一个专门的“资料室”,由小迪的“研发与驯兽部”牵头,并抽调了据点内所有识文断字的人(数量不多),组成一个临时的“文献整理小组”,由老烟斗担任顾问。

整理工作繁琐而细致。书籍的种类五花八门:有旧时代的小学、中学课本,有机械维修手册,有农业种植指南,有通俗小说,甚至还有几本纸张发黄、封面模糊的……《基础物理学》、《初等化学》、《机械原理》!

那些图纸更是包罗万象,从简单的家具制作图,到复杂的房屋结构图,甚至还有几张残缺的、似乎是某种发动机或发电机的设计草图!

“宝贝!这些都是宝贝啊!”老烟斗捧着一本《机械原理》,双手都在颤抖。他年轻时曾远远见过内城的人阅读类似的东西,那是知识的象征,是力量的源泉。

整理小组的首要任务,是去芜存菁和分类归档。

· 剔除那些完全被虫蛀、霉烂无法辨认的。

· 将书籍按科目(数理化、文史、工农业等)大致分类。

· 将图纸按用途(建筑、机械、日用等)进行分类。

· 对所有资料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简单的索引。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知识的洗礼。参与整理的成员,哪怕只是接触封面和目录,也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旧日文明的大门,眼界大开。

接下来,是甄别与学习。

小迪和阿战亲自参与了对技术类书籍和图纸的研读。那本《机械原理》和几张发动机草图,让他们对工程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发现并修正了之前几个想当然的错误设计。

一本《基础野外生存与急救》,其系统性和科学性,让青囊如获至宝,立刻将其中的知识与她自己的草药学相结合,开始编纂更适合据点使用的《废土医疗手册》。

甚至一本旧的《小学算术》,也被钉子的内务部拿去,作为给孩子们和部分成年居民扫盲的教材。

这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知识,开始在镜泉据点这个小小的地下王国里,重新焕发出生机。它们不再是废纸,而是变成了改进技术、提升医疗水平、开启民智的火种。

阿战站在资料室里,看着架子上被初步分类整理的书籍和图纸,心中感慨万千。这些来自残骸镇“垃圾堆”的收获,其长远价值,或许远超那几桶净水换来的金属零件。

消化与融合

金属的涅盘与知识的启蒙,并非孤立进行。它们在实践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工匠部利用从书籍中学到的标准制图知识,开始绘制更精确的零件加工图。

科技小组结合《机械原理》和找到的零件,对工程车的设计进行优化。

医疗部根据新的知识,改良药物配制流程。

整个镜泉据点,如同一个饥饿的巨人,贪婪地消化着这次贸易带来的收获,将其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金属的铿锵声与书页的翻动声,交织成一曲文明在废墟上艰难重建的序曲。

这次成功的贸易和紧随其后的消化吸收,不仅极大地增强了镜泉据点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更让所有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秩序、希望、传承”理念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对据点的未来,对阿战的领导,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心。

当据点外围的自动防御系统,因为用上了高质量的弹簧和齿轮而击发得更加迅捷有力时;当孩子们在超能学堂之余,开始跟着老师(由识字居民担任)磕磕绊绊地学习算术和文字时;当工程车在那台老旧的、却被修复一新的变速箱驱动下,第一次真正依靠自身动力在据点内缓慢移动时……

所有人都明白,镜泉据点,已经踏上了一条与残骸镇、与过去那种浑浑噩噩的废土生存方式,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正在吸收旧时代的遗产,锻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场看似不对等、实则精心策划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