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333章 夜校灯火,扫盲启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3章 夜校灯火,扫盲启智

蒙学的标准化教学解决了下一代的语言和文化认同问题,但成年庄民的语言障碍和识字困境,依然是影响同盟高效运转的短板。许多基层管事因不识字,无法准确传达政令、记录账目;士兵因听不懂标准军事术语,训练和作战时容易配合失误;普通庄民因不识字,看不懂约法公告、交易凭证,常常吃亏。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宋阳决定开设“成人扫盲夜校”,鼓励成年庄民,尤其是各级管事、士兵和工匠,利用农闲夜晚学习“同盟正音”和常用字。“成年人是同盟的中坚力量,只有让他们识字、通语,才能让同盟的制度真正落地,让治理效率大幅提升。”宋阳在夜校开办仪式上强调。

夜校的教学安排极具针对性:时间定在每晚饭后一个时辰(避开农忙时节),地点设在各村庄的蒙学学堂;师资由蒙学先生和高等学堂的优秀学子担任,实行“一对一”或“小组教学”;教学内容以“实用”为核心,重点教授“同盟正音”、常用汉字(如姓名、数字、粮食、武器、约法关键词)、简单算术和公文常用语。

为了激发成年庄民的学习积极性,宋阳制定了明确的奖励机制:凡参加夜校并通过考核(能识五百常用字、熟练使用“同盟正音”交流)的庄民,可获得十斤粮票奖励;管事和士兵若通过考核,优先获得晋升机会;工匠通过考核,可享受工分加成。这一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不少庄民主动报名,夜校的名额很快就满了。

夜校的课堂上,灯火通明,成年学员们学得格外认真。赵家庄的管事赵小山,之前因不识字,每次记录账目都要请人代笔,常常出错。在夜校里,他跟着先生一笔一划地学写字,从自己的名字开始,到“粮食”“武器”“人数”等常用词,每天都坚持练习到深夜。三个月后,他不仅能独立记账,还能看懂同盟的公告和政令,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锋矢营的士兵张强,来自山西,口音浓重,训练时常常听不懂指挥官的指令。在夜校里,他努力学习“同盟正音”,跟着先生反复练习军事术语,如“冲锋”“撤退”“警戒”。渐渐地,他能准确理解指令,训练成绩突飞猛进,还因表现优异被提拔为小队长。

普通庄民的学习热情也毫不逊色。来自江南的张木匠,为了能看懂宋阳编写的《工匠手册》,每天晚上都准时参加夜校,不仅学会了识字,还能简单书写工具名称和制作流程。他感慨道:“以前觉得不识字也能干活,现在才知道,识字能学更多本事,还能少走很多弯路!”

夜校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挑战。成年学员记忆力不如学童,口音难以纠正,常常出现“写错字”“读错音”的情况,但他们没有放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先生们也格外耐心,针对成年人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用实物、画图等方式辅助教学,让学习变得更简单易懂。

随着夜校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成年庄民摆脱了“文盲”的标签,能识文断字、能用“同盟正音”交流。基层管事的工作效率显着提升,士兵的协同作战能力大幅增强,庄民的交易更加顺畅,同盟的治理体系运转得愈发高效。宋阳看着夜校里亮着的灯火,知道这不仅是扫盲的灯火,更是启智的灯火,是同盟走向文明、走向强大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