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289章 同盟医馆,网罗医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9章 同盟医馆,网罗医者

乱世之中,瘟疫、外伤是威胁民众生命的两大杀手。之前的边境冲突中,虽然灵泉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缺乏专业的医疗体系,受伤队员的救治全靠经验,庄民生病也只能听天由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宋阳决定构建覆盖全同盟的医疗体系,同盟医馆。

同盟医馆采用“总馆+分馆”的网络化布局:在宋家庄设立总馆,作为医疗核心,配备最优质的资源(资深郎中、充足药材、灵泉水储备);在其他七个村庄各设立分馆,作为基层医疗点,负责日常诊疗、外伤处理和疫情监测;总馆与分馆之间建立“转诊制度”,普通病症由分馆处理,重伤、危重病人和疑难杂症则转至总馆救治。

医馆的核心力量是“医工团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张寡妇(李氏因擅长医术,宋阳特意将其任命为总馆负责人,庄民尊称“张医官”)为首的本地医者,她们有丰富的外伤处理和草药应用经验;二是吸纳的被俘或逃难的郎中,他们懂脉理、能治内科疾病;三是新培训的医工,从各庄选拔细心、有责任心的庄民,由张寡妇和资深郎中统一培训。

培训内容聚焦“标准化”和“实用性”,摒弃了传统医术的玄虚部分,强调规范操作:

外伤处理:统一教授清创、止血、包扎、固定的流程,要求所有医工熟练掌握;张寡妇结合灵泉水的特性,制定了“清创后用稀释灵泉水冲洗,再敷草药包扎”的标准流程,大幅提高伤口愈合速度、降低感染率。

瘟疫防治:教授常见传染病(如痢疾、流感)的症状识别、隔离方法、环境消毒(用石灰、艾草)、预防汤药的熬制;强调“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分馆每天上报庄民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病例,立刻启动防控。

常见病诊疗:教授头痛、发烧、腹泻等常见病的诊断和草药治疗方法,编制《常见病诊疗手册》,让医工按手册对症用药,避免误诊。

灵泉水是同盟医馆的“秘密武器”,但宋阳深知其珍贵,也担心暴露空间的秘密,因此规定:灵泉水必须经过十倍稀释后才能使用,仅作为“特效药引”,用于救治重伤员(如枪伤、刀伤深及筋骨)、危重病人(如严重感染、瘟疫重症)和同盟军骨干;稀释后的灵泉水由张寡妇专人保管,使用时需登记备案,严禁私用。

医馆刚成立不久,就迎来了一次考验。赵家庄的预备役在训练时,一名队员不慎被长矛刺穿大腿,血流不止,伤口严重污染。分馆医工按标准流程清创、止血后,发现伤员体温持续升高,出现感染症状,立刻将其转至总馆。张寡妇用十倍稀释的灵泉水冲洗伤口,再敷上特制的草药,连续治疗三天后,伤员的体温恢复正常,伤口开始结痂;一周后,伤员就能下床活动,半个月后彻底康复,重新回到训练场上。

这件事让同盟医馆的声望大增。庄民们纷纷感叹:“以前受伤只能听天由命,现在有了医馆,有了张医官的‘神药’,就算伤得再重也能救回来!”外营的难民更是感动,之前他们生病只能硬扛,现在分馆就在身边,能免费看病拿药,再也不用担心因病丧命。

宋家庄总馆的院子里,每天都有前来就诊的庄民,医工们有条不紊地接诊、配药、治疗;各分馆也忙而不乱,日常诊疗、健康监测、防疫宣传同步推进。同盟医馆的建立,不仅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水平,更给庄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在乱世之中,能有一处安心治病的地方,是比粮食更珍贵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