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36章 意外的访客(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两个黑影消失在夜色里没多久,宋阳便对王二柱使了个眼色:“柱哥,跟我去看看。”

王二柱会意,握紧锄头跟上。两人没敢开火把,借着朦胧月光,猫着腰钻出篱笆侧门,悄无声息地往山坡下摸去。

草丛里还留着两道浅浅的脚印,朝着西边的山道延伸。宋阳压低声音:“他们走得急,脚印乱,不像是有同伙接应的样子。”

王二柱凑近闻了闻,眉头皱起:“有股烟味,像是烧过东西……莫不是附近还有窝点?”

两人没敢追太远,只跟着脚印走了半里地,直到山道拐进一片密林,脚印被落叶掩盖,再也看不清踪迹。宋阳蹲下身,摸了摸地上的泥土——是干燥的,看来那两人确实是往山外走了,而非躲进附近的林子。

“差不多了。”宋阳站起身,“再追容易暴露,咱们回去。”

往回走时,王二柱的脚步格外沉:“这俩孙子,手里攥着带血的棍子,怕不是啥好路数。”

“难说。”宋阳的声音透着冷意,“不管是讨饭的还是抢东西的,咱们这儿的位置,怕是藏不住了。”

回到村里,天已近寅时。宋阳没让大家再睡,直接把所有人叫到院子里。篝火被添了柴,烧得噼啪作响,映着每个人疲惫却警惕的脸。

“刚才那俩人,不对劲。”宋阳开门见山,“眼神飘忽,手里还藏着家伙,不像是单纯讨饭的。我和柱哥跟着看了,他们往山外走了,但保不齐会回头,甚至引来更多人。”

李氏的脸瞬间白了:“那……那咋办?要不咱们再换个地方?”

“换地方来不及。”宋阳摇头,“现在四处都是流民,换哪儿都一样。咱们唯一的法子,就是守好这儿。”他看向王二柱,“柱哥,你明儿再带些荆棘,把篱笆再加高半尺,尤其是东边那处,缝隙太大。”

“俺这就去!”王二柱撸起袖子就想动,被宋阳按住。

“天亮再弄,夜里看不清,容易扎着手。”宋阳转向张寡妇,“张嫂子,你明儿带着孩子们,把院子里的石头都搬到篱笆根下,能挡一点是一点。”

张寡妇点头:“我知道了。”

“还有守夜。”宋阳的目光扫过众人,“从今晚起,两个人一班。上半夜我和柱哥,下半夜张嫂子和铁蛋——铁蛋机灵,能帮着听动静。”

铁蛋立刻挺起小胸脯:“俺能行!”

“最重要的是,谁来都不能开门。”宋阳加重了语气,“不管是讨饭的、问路的,哪怕是熟人,先在外面问清楚,确认没问题了,由我或者柱哥出去交涉,绝不能让外人进篱笆墙。”

没人反对。刚才那两个黑影带来的压迫感还没散去,每个人都清楚,这不是小题大做——在这乱世,一点心软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废村都动员了起来。

王二柱带着宋阳,把篱笆墙加得又高又密,荆棘的尖刺朝外,连只兔子都钻不进来;张寡妇领着孩子们,把院子里的碎石、断砖全堆在篱笆根下,形成一道矮石墙;李氏则把家里的破锅、破碗都搬到门边,说万一有动静,能砸过去当个武器。

铁蛋成了最积极的“哨兵”,白天拿着根小木棍,在村子周围转悠,嘴里念念有词:“这里有新脚印……那边的草被踩倒了……”虽然大多是草木自己倒伏的,但那份认真劲让大家心里踏实了不少。

可宋阳的忧虑,却丝毫没减轻。

他站在篱笆墙后,望着西边的山道,眉头紧锁。

那两个黑影就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们看到了篱笆墙,看到了村子里的烟火,甚至可能猜到他们藏了粮食——只要他们把消息散播出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人找上门来。

现在的防御,对付一两个流民还行,要是来了十几个、几十个呢?甚至遇上溃兵或流匪,这点篱笆和石头,根本不堪一击。

“得有更厉害的武器。”宋阳摸着下巴,心里盘算着。那把锈锄头和几根尖木棍,实在太简陋了。他想起之前尝试做的弓箭,虽然力道不够,但或许能改进——找根更硬的木头做弓身,用兽筋(如果能打到野兽的话)做弓弦,箭头磨得更尖些,说不定能有点用。

“还得多种粮,多存粮。”他看向地窖的方向,“真到了危急关头,有粮食才能撑得更久,甚至能用来跟人交涉。”空间里的作物长得快,得多收几茬存起来,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随用随取了。

更重要的是,得让大家更有战斗力。王二柱力气大,但没学过打斗;张寡妇心细,却缺乏力气;铁蛋还太小……或许,该教他们些基本的格斗技巧,至少能在危急关头自保。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新加固的篱笆墙上,荆棘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像一道道狰狞的爪牙。

宋阳握紧了手里的柴刀,指节泛白。

他知道,平静的日子可能不多了。那两个意外的访客,像一个信号,预示着更大的风雨即将来临。

他们能做的,就是在风雨到来前,把自己的“窝”筑得更结实些,把手里的“武器”磨得更锋利些。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乱世里,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守住身边的人。

夜幕再次降临,篱笆墙外的风声依旧。但这次,两个身影守在门后,目光警惕地望着黑暗,手里的武器握得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