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226章 资源摩擦,裂痕悄然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6章 资源摩擦,裂痕悄然生

腊月中旬的寒风里,宋家庄的工坊外飘着淡淡的硫磺味。新加入的铁匠周师傅正弯腰调试熔炉,手边的铁锤却被人一把抽走,是老庄民的学徒狗蛋,他攥着铁锤往自己的铁砧边跑,嘴里嘟囔:“这是我先拿的!你新来的凑什么热闹?”

周师傅直起身,眉头皱起:“工坊里的工具是公家用的,哪有‘先拿’的道理?我这边等着打铅弹,耽误了工坊进度你负责?”

狗蛋梗着脖子回头:“我爹跟着小哥打庄墙的时候,你还在常州逃荒呢!庄里的东西,自然该老庄民先用!”

两人的争执引来了不少工匠围观。新庄民们大多站在周师傅这边——这几天工坊里的工具本就紧张,十个新铁匠共用五套工具,老庄民的学徒却一人占一套,有时候明明闲着,也不肯借出去。“工具是用来干活的,不是用来占着的!”新庄民里的木匠老吴帮腔,“我们昨天要个刨子,老庄民的张木匠说‘新户不配用新工具’,最后给了个豁口的,差点把手划了!”

老庄民的工匠们也不甘示弱:“这工坊是我们庄里人一砖一瓦盖的,你们刚来就想抢着用?没门!”“就是!粮食、工具都是我们攒下的,分给你们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双方吵得面红耳赤,李铁锤闻讯赶来,手里的大锤往地上一砸:“吵什么!再吵都别干活了!”工坊里瞬间安静下来,李铁锤指着墙上的牌子——那是宋阳写的“按劳分配,工具共用”,“小哥的规矩没忘吧?谁先开工谁先用,用完了擦干净放回原处,再争就罚半月口粮!”

狗蛋不情愿地把铁锤递给周师傅,嘴里还在小声嘀咕;周师傅接过铁锤,没再说话,转身继续调试熔炉,只是嘴角的弧度绷得很紧。这场争执虽被压下,却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水里,在新老庄民之间漾开了涟漪。

矛盾不只在工坊里。庄东的垦荒地里,也因为地块分配起了摩擦。赵老蔫带着新老庄民一起翻地,按规矩该按劳力分配地块——壮丁分两亩,妇女分一亩,可老庄民的张老汉却抢了块靠近水源的熟地,把偏远的生地留给新庄民陈虎。

“张叔,那块地该分给陈虎,他是壮丁,还带着两个孩子,得种些好地才够吃。”赵老蔫上前劝道。

张老汉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我在庄里种了五年地,哪块地肥哪块地瘦我清楚!这熟地是我去年亲手改良的,凭什么给外人?他要吃粮不会自己开荒去?”

陈虎攥着锄头,指节泛白:“赵叔说了按规矩分,您怎么能抢?我不是外人,我是通过试用期的新庄民!”

“新庄民也不是自家人!”张老汉提高了声音,“去年清军来的时候,你们在哪?我们老庄民守庄墙、打土匪的时候,你们在逃荒!现在倒好,一来就想分好地,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周围的老庄民纷纷附和:“张老汉说得对!我们流血流汗攒下的家业,不能让外人占了便宜!”“粮食本来就够紧的,分给他们,咱们庄民的口粮又得少了!”

陈虎气得脸通红,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老庄民说的是事实,去年的危机他们没参与,现在确实是坐享其成。他咬了咬牙,转身扛起锄头往生地走去,背影透着几分委屈。赵老蔫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对着张老汉道:“老张,都是庄里人,别这么说。他们现在也在干活,垦荒、修墙,没少出力,将来地里收了粮,也能帮着庄里分担。”

张老汉哼了一声,没再说话,却还是守着那块熟地不肯让。

到了傍晚,矛盾又蔓延到了水井边。庄外的外营还没通自来水,新庄民每天要到庄内的水井挑水,可老庄民总爱插队。今天新庄民的妇人王氏挑着水桶刚到井边,就被老庄民的李婶挤到了后面:“我家孩子等着水做饭,你一个新户,晚点挑怎么了?”

王氏怀里还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寒风里冻得直跺脚:“李婶,我也等着水给孩子洗衣服,您怎么能插队?”

“插队又怎么了?这井是我们庄里挖的,我爱什么时候挑就什么时候挑!”李婶说着,就把水桶往井里放。王氏急了,伸手去拦,两人拉扯间,水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溅湿了李婶的裤脚。

“你敢推我?!”李婶撒开手就往王氏身上扑,王氏抱着孩子躲不开,被推得坐在地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周围的新庄民见状立刻围过来,把王氏扶起来,对着李婶喊:“你太过分了!欺负人还有理了?”

老庄民也围了过来,有人帮李婶说话:“是她先拦着李婶挑水的!”“新户就是不懂规矩!”

双方越吵越凶,眼看就要动手,赵老蔫正好路过,赶紧分开人群:“都住手!孩子还在哭呢,像什么样子!”他先帮王氏哄好孩子,又对着李婶道:“你插队不对,还推人,该给王氏道歉。”

李婶梗着脖子不肯:“我凭什么道歉?”

“就凭小哥定的规矩,新老庄民一视同仁!”赵老蔫的语气严肃起来,“你要是不道歉,我就告诉小哥,让他来评理!”

李婶怕被宋阳批评,不情愿地给王氏说了句“对不住”,转身就走。王氏抱着孩子,看着地上的水渍,眼眶红红的,却没再说什么。周围的新庄民们看着她的样子,心里都憋着一股气,从工具到地块,再到挑水,桩桩件件都是小事,可攒在一起,就像一根刺,扎在新庄民的心里,也在新老庄民之间,悄悄划开了一道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