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承业派来确认壮丁名单的亲兵,宋阳立刻叫来了狗剩——他刚从大顺军营地回来,带来了新的消息。“小哥,大顺信使真的向营里的将领汇报了,说您愿意当‘筹粮基地’,还送了粮食和银子。营里的将领挺高兴,已经派人往闯王的大营送信了,好像还打算派二十个士兵来庄子附近驻守,说是‘保护筹粮’。”
狗剩喘着气,又补充道:“我还听到信使和将领私下说,要让您以后每月送五十石粮食,二十两银子——看来他们是打算长期从咱们这儿捞好处了。”
宋阳点点头,并不意外——大顺军缺粮缺银,肯定不会只满足于一次的“进献”。每月五十石粮食虽然不少,但比起被大顺军直接攻占庄子,已经算是划算的了。“二十个士兵驻守?”他琢磨着,“正好,让他们驻扎在庄西,既能挡一挡清军的西翼,又能让明军看到大顺军的动向,更不敢轻易对咱们动手——这二十个人,倒成了咱们的‘挡箭牌’。”
他又问:“明军营地那边有什么动静?王承业有没有派人去府城送信?”
一直盯着明军营地的石头接口道:“派了!今早刚走了两个骑兵,带着文书,朝着府城的方向去了。营里的士兵还在搭帐篷,好像打算长期驻扎,没要走的意思。”
“长期驻扎才好。”宋阳笑了笑,“他们驻得越久,就越需要咱们的粮草,也就越不会轻易对咱们动手。而且有他们在庄南,正好和庄西的大顺军形成对峙,咱们夹在中间,反而更安全。”
安排完大顺军和明军的后续应对,宋阳把重点放在了清军身上。他让人把李铁锤叫来,问道:“李叔,铁壳震天雷造得怎么样了?能凑够多少枚?”
李铁锤擦着手上的铁屑,语气带着几分自豪:“放心吧小哥!这几天加了夜班,造了三十枚铁壳的,竹筒的还有五十多枚,足够应付一阵了!而且俺还改进了引信,燃烧时间更准,扔出去保证在敌军堆里炸!”
宋阳满意地点头:“好!把二十枚铁壳震天雷搬到墙头,尤其是庄东和庄北——清军要是来试探,就用震天雷招呼他们。再打造十面铁盾,让刀盾手拿着,守住城门,防止清军撞门。”
李铁锤应声离去,宋阳又对着王二柱道:“你带十个精锐队员,穿上最好的甲胄,拿着新造的铁枪,在庄东的墙头巡逻,故意让清军看到——让他们知道,咱们有战斗力,不是好欺负的。”
王二柱领命,带着队员上了墙头。没过多久,负责盯梢清军的队员就来报:“小哥,清军的牛录章京在营外看咱们的墙头,看到咱们的队员巡逻,脸色不太好看,还对着身边的将领说了几句,好像挺生气。”
宋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清军战力虽强,但也怕伤亡,要是让牛录章京觉得攻打宋家庄会付出巨大代价,他就会犹豫,而犹豫,就是宋阳需要的拖延时间。
傍晚时分,赵老蔫把挑选好的五十个壮丁带到了晒谷场。这些壮丁大多是近半年来投靠宋家庄的流民,年轻力壮,却没经过太多训练,手里拿着的也是些普通的铁刀,没穿甲胄。宋阳走到他们面前,语气严肃:“三天后,你们要去明军营地,跟着王参将做事。记住,到了营里,少说话,多观察——看看他们有多少人,武器怎么样,粮草够不够,将领之间有没有矛盾。”
他顿了顿,又道:“要是他们让你们冲锋陷阵,就故意装作害怕,放慢脚步,别真往前冲——你们的命是自己的,不能白白送掉。等过些日子,我会想办法把你们接回来。”
壮丁们闻言,原本紧张的神色放松了不少,纷纷点头:“多谢小哥关心!我们记住了!”
“赵叔,你给他们每人准备两斤干粮,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裳。”宋阳对着赵老蔫道,“再给王承业准备十石粮食,三天后和壮丁一起送过去——礼数要做足,别让他挑出毛病。”
赵老蔫应下,开始安排粮草和衣裳。宋阳则走到庄东的墙头,望着远处的清军营地。夕阳的余晖洒在清军的帐篷上,映着巡逻骑兵的身影,显得格外肃杀。他知道,清军不会一直按兵不动,牛录章京肯定在等机会——要么等大顺军和明军露出破绽,要么等自己的粮草耗尽,要么就是接到了上级的攻城命令。
“小哥,清军营地好像在杀猪!”了望哨老张突然喊道,“好多人围着一口大锅,好像在准备宴席!”
宋阳眯起眼望去,果然看到清军营地中央架起了一口大锅,几个士兵正围着杀猪,旁边还堆着几袋粮食——看样子,是在改善伙食,像是在为某件事庆祝,又像是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难道是他们的援军要到了?”王二柱皱着眉道,“要是清军加兵,咱们可就难办了。”
宋阳摇了摇头,暂时也猜不透清军的意图:“不管他们要做什么,咱们都得做好准备。通知下去,今晚加倍巡逻,尤其是庄东和庄北,别给清军偷袭的机会。让吴硝石继续造震天雷,李铁锤多打造些弩箭,赵叔清点一下存粮,看看还能支撑多久。”
夜幕渐渐降临,宋家庄的墙头挂满了火把,照亮了巡逻队员的身影。庄内的壮丁们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三天后前往明军营地;医疗所的李氏还在为伤员换药,草棚里的呻吟声渐渐小了些;李铁锤的铁匠铺依旧灯火通明,打铁声“叮叮当当”地响着,和巡逻队员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庄内最坚定的节奏。
宋阳站在墙头,望着三方营地的灯火——大顺军的营地在庄西,灯火稀疏,却透着一股疲惫;明军的营地在庄南,灯火整齐,却带着几分松散;清军的营地在庄东,灯火最亮,也最肃杀。三方灯火围绕着宋家庄,像三团燃烧的火焰,随时可能燎原。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长枪——虽然暂时稳住了大顺军和明军,拖延了时间,但真正的危机还没解除。清军的虎视眈眈,朝廷和李自成那边的未知批复,还有庄内日益紧张的粮草,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但他并不畏惧,从穿越到这个乱世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想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的冷静和准备,靠宋家庄所有人的团结。
“小哥,夜深了,风大,回去休息吧。”王二柱递过来一件蓑衣,披在宋阳身上。
宋阳点点头,却没立刻下去。他望着三方营地的灯火,心里暗暗发誓——无论接下来遇到什么危险,他都要守住宋家庄,守住这些信任他的庄民,在这乱世之中,为他们撑起一片能安稳活下去的天地。
夜色渐深,火把的光芒在风中摇曳,却始终没有熄灭。宋家庄像一座孤堡,矗立在三方势力的包围之中,看似凶险,却暗藏着生机——只要三方的牵制还在,只要庄内的准备足够充分,就总有活下去的希望。而这份希望,正被宋阳和所有庄民,用双手紧紧攥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