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153章 意外的“征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末的午后,阳光正好,宋家庄的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李铁锤正带着两个学徒,赶制加固寨墙用的铁钉钉,火星溅在地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突然,寨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了望哨的石头高声喊:“庄里有人!是大顺军的人!”

宋阳刚在田埂上查看完荞麦长势,闻言立刻往寨门赶。远远就看到,寨门外停着十几匹战马,为首的是个穿着青色官袍、腰挂弯刀的官员,身后跟着几个挎着长枪的士兵,正不耐烦地用马鞭指着寨门,让庄民赶紧开门。

“在下大顺军后勤营主事刘通,奉田将军之命,巡查沿途村落!”官员见宋阳赶来,下巴微微扬起,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听说你这庄子里有铁匠,还会烧陶、提纯硝土?正好军中缺工匠,把你庄里的铁匠、陶匠、硝匠都叫出来,随我回营效力!”

宋阳心里“咯噔”一下,后勤营征调工匠,看似是“效力”,实则是强行掳走。李铁锤是庄里唯一的铁匠,不仅能打造兵器、农具,还在帮着改进开采石料的工具;孙老陶负责烧砖,是坞堡建设的关键;吴硝石虽然只懂硝土提纯,却关系到未来的防御储备。这三人都是宋家庄的核心技术人才,绝不能放走!

“刘主事误会了!”宋阳连忙上前,脸上堆起笑容,“庄里确实有几个手艺人,但都是乡野村夫,只会做点粗活,怕是入不了军中的眼。”

“乡野村夫?”刘通冷笑一声,马鞭往铁匠铺的方向指了指,“刚才还听到打铁声,你当我聋?别废话!半个时辰内,把人叫出来,带上工具,跟我走!要是敢抗命,按‘违抗军命’论处,把你这庄子抄了!”

身后的士兵也跟着往前踏了一步,长枪尖对着寨门,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王二柱悄悄握紧了腰间的短刀,护庄队的队员也快速在寨墙上集结,眼神警惕地盯着外面的士兵。宋阳知道,不能硬拼,对方是大顺军的后勤官员,手里有“田将军”的名头,一旦冲突,后续会引来更大规模的征剿,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刘主事息怒!”宋阳连忙按住王二柱的手,对着刘通躬身道,“不是小的抗命,是手艺人突然被征调,总得让他们交代下家里的事。您一路辛苦,不如先到庄里歇息,喝杯茶,小的这就去叫他们收拾东西,保证不耽误您的行程。”

刘通打量了宋阳一眼,见他态度恭敬,又想到自己赶路也累了,便点头道:“也行!但别耍花样,半个时辰后,我要见到人!”

宋阳一边陪着刘通和几个士兵往庄里走,一边悄悄给赵老蔫使了个眼色。赵老蔫心领神会,快步往后院跑去,那里是李铁锤、孙老陶和吴硝石平时休息的地方。

“赵叔,快!让李师傅假装突发急病,越严重越好!”宋阳趁着刘通打量庄里景象的功夫,低声对追上来的赵老蔫道,“让李氏赶紧去拿空间里的泉水(他刻意压低声音,只让赵老蔫听见),用温水掺着给李师傅擦身、敷额头,造出发高烧的假象!孙师傅和吴师傅先躲到地窖里,别露面!”

赵老蔫也知道事态紧急,立刻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宋阳把刘通请进自己的屋里,让李氏端上刚泡好的茶水,又让张寡妇去准备宴席,杀一只鸡,切几斤腊肉,再拿出一坛米酒,尽量拖延时间。刘通喝着茶,目光却一直在屋里扫来扫去,显然没放松警惕:“你这庄子虽小,倒还算整齐。不过别想着拖延,半个时辰一到,人不到,我可就自己去搜了。”

“不敢,不敢!”宋阳笑着应着,心里却在盘算,李氏和赵老蔫能不能尽快安排好?李铁锤的“病”能不能瞒过刘通?要是被识破,该怎么应对?

另一边,赵老蔫找到李铁锤时,他还在打铁。“铁锤,别打了!大顺军要征调你,宋小哥让你假装生病!”赵老蔫拉着他往屋里跑,“快,躺到床上,李氏拿‘药’来了!”

李铁锤一听要被征调,急得脸都红了:“俺不去!俺的家在这儿,学徒也在这儿!”

“所以才让你装病!”李氏端着一碗温水跑进来,水里掺了几滴空间泉水,空间泉水有微弱的温热感,用来擦身能让皮肤暂时发烫,造出“发烧”的假象。她快速用棉布蘸着水,给李铁锤擦额头、脖子和手腕,又把剩下的水让他喝了几口,“等会儿不管谁来,你都别说话,就哼哼,装作浑身无力的样子!”

李铁锤点点头,赶紧躺到床上,拉起被子盖住身子,脸上故意挤出痛苦的表情。赵老蔫则在屋里点燃了一小捆艾草,艾草的烟味能掩盖屋里的气味,也能让刘通觉得“病人需要静养”。

半个时辰很快就到,刘通放下茶杯,站起身:“时间到了,人呢?”

“刘主事别急,刚去叫,就听说李师傅突然病倒了,正在屋里躺着呢!”宋阳连忙起身,“您要是不放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只是病人怕吵,还请您小点声。”

刘通皱着眉,跟着宋阳往李铁锤的屋里走。刚到门口,就闻到一股艾草味,屋里光线昏暗,李铁锤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脸色通红,嘴唇干裂,李氏正用湿棉布敷在他的额头上。

“刘主事,您看,李师傅突然就浑身发烫,说不出话,怕是染上了风寒。”宋阳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李铁锤的额头(其实是摸棉布,棉布被空间泉水泡过,确实温热),“这么重的病,就算带去军中,也没法干活,说不定还会传染给其他士兵,反而给您添麻烦。”

刘通半信半疑,往前走了一步,刚想说话,李铁锤突然“哼”了一声,身子微微颤抖,像是极其难受。李氏连忙道:“主事大人,病人经不起折腾,您还是先出去吧,别被过了病气!”

刘通犹豫了,他要工匠是为了干活,要是带个病人回去,不仅没用,还得派人照顾,万一真传染了,自己也讨不到好。正在这时,张寡妇来报,说宴席已经备好,请刘主事去前厅用餐。

宋阳趁机拉着刘通往外走:“刘主事,您一路辛苦,先去吃点东西。庄里的陶匠和硝匠,其实都是李师傅的帮手,李师傅病了,他们也做不了啥精细活。您要是实在需要工匠,小的这里有些薄礼,您带着,到前面的陈家镇,那里有不少手艺好的工匠,您随便挑!”

说着,宋阳悄悄塞给刘通一个布包——里面是十两碎银,还有两个孙老陶烧的精致细陶碗。刘通捏了捏布包,掂量出了分量,又想到李铁锤确实“病重”,带回去没用,便松了口气:“既然如此,那这次就先算了。但你记住,要是李师傅病好了,或者庄里有其他工匠,得第一时间上报后勤营!”

“一定!一定!”宋阳连忙应道,心里彻底松了口气。

宴席上,宋阳频频给刘通敬酒,刘通喝得兴起,又收了厚礼,早就把征调工匠的事抛到了脑后。傍晚时分,刘通带着士兵,骑着马离开了宋家庄,临走时还拍着宋阳的肩膀说:“你这小子识相,以后有我在,没人敢随便找你庄子的麻烦!”

看着刘通的队伍消失在山路尽头,宋阳才擦了擦额角的冷汗。李铁锤从床上爬起来,脸色还有些红,却精神了不少:“宋小哥,俺没事了!刚才可吓死俺了!”

“没事就好!”宋阳笑着点头,随即脸色一沉,“但这事也给咱们提了醒——核心工匠不能再暴露了。赵叔,你安排下,把铁匠铺、陶坊都往庄里挪,藏到民居后面,外面用篱笆围起来,别让外人轻易看到。以后再有人来,就说庄里只有普通庄民,没有手艺人!”

一场意外的“征调”危机,总算在巧妙的周旋下化解。宋阳知道,这只是乱世里无数危机中的一个,只要宋家庄还在,只要核心人才还在,就总能找到应对的办法。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小心谨慎,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安稳,直到坞堡建成,直到宋家庄真正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