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96章 迈向新征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冬雪消融,春风拂过宋家庄的围墙时,带来了泥土的腥气和麦苗返青的嫩香。

这个冬天,宋家庄没有因去年那场胜仗而懈怠半分。相反,经历过血火考验的人们,更明白“安稳”二字需用汗水和力气去换。围墙又加高了半尺,外层糊上了掺着碎铁屑的黏土,硬得能挡得住斧头劈砍;门后的暗闩换成了实心铁条,拉闩时“哐当”一响,透着让人踏实的沉劲。

每天天不亮,院子里就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王二柱带着青壮年在练队列,步伐从去年的踉跄变成了如今的沉稳;石头举着打磨得锃亮的长矛,刺出的力道能扎进半尺深的泥土;连之前总躲在后面的周二,也能握着柴刀,跟着俘虏教的招式,有模有样地劈砍木桩。

铁匠铺的烟火就没断过。老李头带着那个曾在铁匠铺打杂的俘虏,把缴获的废铁熔了又锻,锻了又磨,打出来的箭镞比去年锋利了一倍,新做的五把铁斧,刃口亮得能照见人影。张寡妇和李氏则带着女人们翻整菜地,撒下菜种,又把猪圈里的猪粪运到田里肥土——两头小猪崽早已长成了半大肥猪,哼唧声成了院子里最热闹的背景音。

孩子们也没闲着,铁蛋成了了望塔的“常客”,望远镜用得比谁都熟;二丫跟着张寡妇学缝补,手里的针线活渐渐有了模样。整个宋家庄像一台上了油的机器,在春日里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每一个零件都透着蓬勃的劲。

这天午后,了望塔上的铁蛋突然直起身子,朝着村口方向挥手大喊:“是柱哥!柱哥回来了!”

宋阳正在田埂上查看麦苗长势,闻言立刻往村口走。远远就看到两个身影快步走来,正是王二柱和他带出去侦查的赵狗子。两人一身尘土,裤脚沾着泥,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红。

“宋小哥!俺们回来了!”王二柱隔着老远就喊,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揉得发皱的纸——是他画的黑风寨地形图。

到了院子里,王二柱顾不上喝水,先把地形图摊在桌上,指着上面的标记急声道:“宋小哥,摸清楚了!黑风寨现在乱得很!黑煞死后,两个头目争寨主,打了两架,折了五六个人,现在就剩二十五六个喽啰!”

他用手指点着地图上的一个山坳:“寨门还是在半山腰,但西边那段崖壁,他们以为陡没人去,只派了一个人站岗,而且是个老弱的!夜里换岗时,有两刻钟的空当!”

赵狗子在一旁补充:“俺们还瞅见他们粮仓在哪了,就在寨子里最里面的石屋里,窗户破了个洞,看着防备不严。听山下砍柴的人说,他们这阵子粮不够,天天有人骂骂咧咧要下山抢粮,就是没人敢牵头!”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黑风寨的位置、人数、布防弱点、粮草情况说得清清楚楚——连哪个头目贪酒、哪个喽啰胆小,都摸得明明白白。

宋阳盯着那张简陋却标注详尽的地形图,手指在“西边崖壁”和“粮仓”两个标记上轻轻敲着。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脸上,映得他眼神格外锐利。

他想起去年黑风寨山贼撞门时的“哐哐”声,想起石头胳膊上的刀伤,想起山洞里孩子们怯生生的眼神。被动防御永远是守不住的,就像田里的麦苗,若不把周围的杂草除干净,迟早要被抢了养分。乱世里,从来不是“你不惹我我不惹你”就能活下去,唯有让自己变强,把威胁掐灭在萌芽里,才能给身边的人真正的安稳。

“柱哥,”宋阳抬起头,目光扫过围过来的王二柱、石头、老李头等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准备一下。三天后,我们去黑风寨。”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激动。王二柱猛地一拍大腿:“好!早该收拾他们了!”石头攥紧了手里的长矛,眼里闪着光:“俺跟你去!”老李头也直起腰:“俺把新打的那几把短刀磨快了,给你们带上!”

没人犹豫,没人害怕。经历过一次生死,他们早已不是当初那伙只求“躲起来活下去”的流民。他们有围墙,有武器,有训练,更有拧在一起的心——他们有底气,也有理由,主动迈出这一步。

春风从敞开的门里吹进来,拂动着桌上的地形图,也拂动着每个人脸上的神色。有紧张,有期待,更多的是一种“终于要了结此事”的坚定。

宋阳看着眼前这些人,又望向围墙外返青的田野,心里清楚:这一步迈出去,宋家庄就不再只是一个“能自保的聚居点”。他们将在这乱世里,第一次主动攥紧拳头,为自己争一片更安稳的天地。

第二卷的尾声,落在了宋阳这句平静却铿锵的决定里。而远处的黑风坳,尚不知一场终结的风暴正在酝酿。属于宋家庄的“势力初成”之路,即将在春风里,正式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