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次踏入孙府,气氛明显热络了许多。孙策和周瑜已在厅中等候,见到邓安,笑着迎了上来。

寒暄几句后,邓安敏锐地注意到后厨方向有些忙碌的动静,空气中隐约飘来食材处理的味道。

“机会来了!展示真正的技术的时候到了!

抓住他们的胃,才能更好地抓住他们的心……呃,是友谊!”

一个念头闪过,邓安笑着对孙策道:“伯符兄,公瑾兄,今日叨扰,无以为报。安对庖厨之事略通一二,若蒙不弃,愿献丑一二,添个菜肴,也算一番心意。”

此言一出,孙策和周瑜都愣住了。君子远庖厨虽非绝对,但像邓安这般已有名声在外的少年,主动提出下厨,实在是闻所未闻!

“元逸贤弟……你还精通此道?”孙策惊讶地瞪大眼睛。

周瑜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浓的兴趣:“元逸兄弟真乃妙人,既如此,我等便厚颜期待了。”

邓安哈哈一笑,也不多解释,挽起袖子就跟着仆役往后厨走去。

他这一动,倒是把孙府后厨弄得一阵鸡飞狗跳,主厨和帮厨看着这位“贵客”亲自操刀,又是切又是炒,手法娴熟,用的调味方式更是闻所未闻,惊得目瞪口呆。

这动静自然也吸引了孙家几个年纪较小的孩子。

两个小家伙悄悄摸到厨房门口,扒着门框,好奇地探头探脑。

邓安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肴,一边用意念扫过系统界面:

【姓名】:孙权

【年龄】:8岁

【姓名】:孙尚香

【年龄】:6岁

哟,未来的吴大帝和孙夫人小时候长这样,还挺可爱。邓安心里觉得有趣。

到底是孩子心性,见邓安似乎很“和善”,小孙权尚能保持些矜持,只是好奇地看着。

梳着总角、穿着红衣像个小团子似的孙尚香却已经按捺不住,奶声奶气地问道。

“你就是那个杀了大坏蛋董卓弟弟的邓安哥哥吗?你好厉害呀!可是……你之前为什么又杀了那个叫伍孚的忠臣呢?”

孙权也忍不住开口,声音还带着稚气,但问题却很尖锐:“还有那些诗,先生们都说写得极好,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邓安手上动作不停,心里快速盘算,很好,观众到位,提问也很到位,是时候看我表演了!

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沉痛与坚毅,声音放缓,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语气。

“杀伍孚公……实非我所愿。那时我身陷董贼魔窟,如同当年的越王勾践,不得不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伍公行动失败,我若当场表露心迹,唯有白白送死,于事无补。唯有活下来,取得董贼信任,才能等待时机,给予他更沉重的打击!”

“至于诗词文章嘛,”邓安语气一转,带上几分少年人的洒脱和装逼。

“或许是上天所授,心有所感,便自然流露于笔端吧。”

说着,他一边颠勺,一边随口又吟诵了几句应景或抒怀的唐诗宋词片段,听得两个小家伙眼睛发亮,连躲在稍远处的孙策和周瑜都暗自点头。

“那杀董旻呢?是不是很危险?”孙尚香眨着大眼睛,满是崇拜和好奇。

邓安微微一笑,开始艺术加工。

“那日我假意邀他饮酒,趁其不备,骤然发难!

怎料,那董旻亦是悍勇之辈,我们便在帐中交手数个回合,刀光剑影!

最终,我觑得一个破绽,一剑便结果了他!随后夺其战马,在万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扬长而去!”

他说得绘声绘色,把自己描绘得如同王从天降。

反正当时帐里就我们仨,过程随便我吹,信息不发达就是好啊!邓安心中暗爽。

他没注意到,小孙尚香看着他那“侃侃而谈”、“英武不凡”的样子,小脸上满是崇拜。连小孙权看向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佩。

说话间,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已然出锅。

当这些带着迥异于此时烹饪风格的菜品被端上餐桌时,再次引发了小小的轰动。

孙策直呼“元逸真乃奇才!”,周瑜也赞叹“文武双全已属难得,竟还心思如此细腻,精通庖厨,实乃闻所未闻。”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更像是一次家庭聚会。

席间,周瑜再次提起了邀请孙策一家迁往舒城之事,认为那里更利于孙策未来发展。孙策显然也已动心。

邓安见状,很自然地接话道:“伯符兄若决定搬迁,安麾下尚有五十骑,虽不堪大用,但护送家眷、押运行李,确保沿途无恙,还是可以胜任的。”

“五十骑?!”孙策这下是真的吃惊了。

在这个时代,能拥有五十名骑兵,绝非普通豪强或寒门能做到的!

他忍不住问道:“元逸,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部属,莫非……出身何方高门?”

这个问题让邓安瞬间恍惚了一下。

穿越前的父母、朋友、那个熟悉的世界……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思念涌上心头,他眼神微微一黯,随即掩饰性地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高门?伯符兄说笑了。我……其实是个孤儿,无父无母,亦不知祖籍何处。这些,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挣扎出来的。”

他这瞬间的真情流露和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沧桑感,让席间安静了一瞬。

唯有周瑜心思细腻,敏锐地捕捉到了邓安那一闪而逝的伤感,心中不由一动。

他深知,一个无根无萍的孤儿,能在如此年纪做到这一步,其心志、能力绝非寻常,未来成就更是不可限量!此等人物,必须深交!

为了缓和气氛,也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份刚刚建立的友谊,周瑜举起酒杯,目光诚挚地看向孙策和邓安,朗声道。

“伯符,元逸,今日与二位相逢,实乃瑜之幸事!大丈夫处世,贵在相知。

我见元逸兄弟赤诚,与伯符兄更是意气相投。我等何不效仿古之贤达,登堂拜母,结为通家之好?日后也好相互扶持,共图大事!”

孙策本就豪爽,对邓安也极有好感,闻言大喜:“公瑾此言大善!元逸,你可愿意?”

邓安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弄得心头一热。

在这个举目无亲的陌生时代,能与此等豪杰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无疑是巨大的慰藉和助力。

他立刻起身,郑重拱手:“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于是,在吴夫人欣慰的目光注视下,孙策、周瑜、邓安三人郑重其事地行了登堂拜母之礼。

当然于邓安而言,无论日后如何,只是当下这一刻此情此景是满心的温暖。

礼成之后,气氛更加融洽。

孙策性子急,当即决定:“既然已是一家人,搬家之事宜早不宜迟!元逸,那就劳烦你的部下帮忙了!”

“分内之事!”邓安笑道,立刻派人去通知程咬金、张清等人前来帮忙。

择日不如撞日,在邓安“闪电队”的协助下,孙府上下立刻忙碌起来,开始了迁往舒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