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 第74章 陛下不要脸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和殿内的气氛异常凝重,一片死寂,仿佛连时间都凝固了。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孙宇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咳嗽,这声音虽然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殿内回荡。

几位原本嘴角微撇、似乎对孙宇的言论颇不以为然的大臣,听到这声咳嗽,如惊弓之鸟般,连忙收敛了神色,正襟危坐起来。然而,他们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孙宇的眼睛,他的目光如炬,瞬间扫过这几位大臣,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丝笑容中,似乎蕴含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孙宇心里很清楚,刚才那几位大臣对他所说的“盛极而衰”的论调并不认同,甚至可能在心里暗自嘲笑他的杞人忧天。毕竟,在他们看来,大秦如今国力强盛,有修仙者坐镇,又怎会轻易走向衰落呢?

尤其是那位金丹期的修仙者,其修为深不可测,岁月对他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有如此强大的存在作为大秦的后盾,这等根基,早已跳出了寻常王朝的宿命,又何须担忧所谓的兴衰更替呢?

然而,孙宇并未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他话锋一转,将目光投向了舆图的最北端,缓声道:“诸位爱卿,我大秦如今人口已达五十亿之众,虽有广袤的良田,但终有饱和之时。据朕所知,草原以北尚有一片地广人稀的疆域,不知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孙宇的话音刚落,礼部尚书便立刻出列,躬身回话道:“陛下圣明,草原以北原本乃是沙皇俄国的地盘,只是前些年被建奴皇太极搅得四分五裂,如今各部族割据,彼此攻伐,实乃我大秦收复失地的绝佳良机。只是……”礼部尚书说到这里,略微迟疑了一下,似乎有些顾虑。

孙宇看到眼前的情景,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追问道:“只是什么?爱卿不必顾虑,尽管如实说来。”

“威仪?”孙宇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那笑容中却透露出几分漫不经心的霸气。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整个大殿都能感受到他的威严,“朕大秦行事,何须他人指指点点?若非要一个理由的话——”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下殿内的文武大臣,然后继续说道:“凡日月所照之地,皆应归属于我大秦的疆土。那沙俄之地,既然能够沐浴到日月的光辉,便是窃取了我大秦的光芒,此等罪过,实乃当诛!这个理由,诸位爱卿觉得够不够充分呢?”

孙宇的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只能听到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文武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惊叹:陛下这理由,简直是将“欲加之罪”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偷太阳和月亮?这种说法哪怕是三岁的孩童都知道是多么荒谬可笑,然而,当这句话从陛下的口中说出来时,再配上他那不容置疑的语气,竟然让人不禁觉得……似乎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毕竟,大秦的强大和昌盛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今陛下想要扩张领土,又何须如此拐弯抹角呢?

短暂的错愕之后,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但很快便反应过来,齐齐躬身,异口同声道:“陛下圣明!”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不管这个理由有多么荒唐,既然陛下想要这样做,那就是大秦应该得到的。作为臣子,他们只需要听从陛下的命令,去执行就好了。

孙宇看着下面群臣的反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然后高声说道:“传朕旨意:征北大将军曹勇,率领百万大军北上,收复草原以北的失地;征南大将军孙战,统领百万雄师向南进军,开拓土地直至南海之滨;征西大将军赵云,继续率领西路军西征,一直打到日落的地方!”

话音未落,只见吕布从班列中迈步而出,他的步伐稳健有力,犹如一头猛虎。吕布站定后,声音洪亮如钟,说道:“陛下!三路大军同时出征,微臣斗胆请问,不知要攻打到何处才会停止呢?”

孙宇闻言,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手指轻轻叩击着龙椅的扶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没有尽头。就以十年为期限吧,在这十年之内,能够开拓多少疆土,就占领多少。记住,我们的底线是——凡是日月能够照耀到的地方,都将成为我大秦的领土。”

话音刚落,他似有所感,抬头望向宫城深处,眼中金光一闪:“此事便这般定了,你们速去筹备。朕……先去闭关了。”

话音未落,一道金光自龙椅上腾起,转瞬间消失无踪,只留下满殿目瞪口呆的大臣。

“这……这就走了?”一名新晋翰林满脸惊愕,喃喃自语道,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那道渐渐消失的金光,脸上的表情充满了难以置信。

就在刚才,陛下刚刚出关,甚至连一口茶都还没来得及喝,就匆匆忙忙地颁布了一道旨意。这道旨意来得如此突然,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然而,与新晋翰林的惊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老臣们的反应。他们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彼此相视一眼,露出了一丝苦笑。

“这便是我们的陛下啊,”一位老臣感叹道,“看似随性而为,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定下基调。他掌握着大方向,而我们则负责填补那些细节。十年来,一直都是如此。”

尽管心中觉得有些荒诞,但大臣们还是迅速行动起来。毕竟,陛下的旨意就是命令,他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然而,陛下给出的“偷日月”这个理由实在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后,大臣们最终决定对外宣称:“陛下念及大秦百姓的生计,甘愿承担万世骂名,开疆拓土以救济万民。”

这个说法一经传出,整个大秦都沸腾了。百姓们被陛下的深明大义所感动,热泪盈眶。他们纷纷表示,陛下为了他们竟然愿意背负如此巨大的骂名,实在是令人敬佩。

一时间,报名参军的人数如潮水般涌向征兵点,各地的乡绅们也主动捐献粮食和钱财,以支持陛下的开疆拓土之举。甚至连孩童们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感染,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在村口竖起了“秦旗所指,皆为吾土”的木牌,表达对陛下的支持和对国家的热爱。

原本的百万大军,竟在短短数月内扩至千万。征北军的玄甲映着雪原的光,征南军的战船在南海排开阵列,征西军的驼队牵着粮草,向着更远的荒漠进发。

五个月后,三声号角几乎同时响彻大秦疆域的北、南、西三方。

北疆,曹勇立于冰封的河畔,望着对岸零星的沙俄部落帐篷,长刀指向苍穹:“将士们,陛下说了,日月所照,皆是秦土!今日,便让他们看看,大秦的太阳,有多烈!”

南海,孙战的楼船撞碎晨雾,船头的龙旗在咸湿的风中猎猎作响:“向南!直到太阳落进海里的地方!”

西域,赵云的银枪挑落最后一面异族旗帜,身后的士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沙丘簌簌落沙:“往西!踏过这片戈壁,前面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三路大军如三道铁流,向着未知的疆域滚滚而去。而深宫密室中,孙宇的神识透过传国玉玺,俯瞰着这壮阔的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十年为期,日月所照皆为秦土。

这盘棋,才刚刚下到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