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弈 > 第92章 人心向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如同野火般蔓延,将“芯辰科技”韩斌的案件与我个人紧密捆绑,各种含沙射影、恶意揣测的帖子层出不穷。对手显然深谙舆论战的精髓,不再仅仅针对企业,而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我这个核心人物,试图从人格和信誉上摧毁我。

孙耀民再次焦急地找到我:“林市长,这次舆论来势汹汹,明显是有组织的水军!我们必须立刻辟谣,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

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广场上依旧平静的人群,摇了摇头:“现在开发布会,正中他们下怀。他们会把我们任何的澄清都曲解为‘狡辩’,然后抛出更多所谓的‘疑点’,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自证清白漩涡,反而会助长舆论热度。”

“那怎么办?难道就任由他们污蔑吗?”孙耀民愤愤不平。

“当然不是。”我转过身,目光沉静,“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他们想用污水搅浑视线,我们就用实绩和行动来证明自己。”

我下达了几条指令:

第一,政务公开,阳光运行。我要求政府办和临港新城管委会,将近期所有重大项目的决策过程、资金安排(涉密除外)、实施进度,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官方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更大力度的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让老百姓看到,青州的运行是透明、规范的。

第二,深入基层,倾听民意。我调整了工作日程,增加了下基层调研的频率。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深入到街道社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解决他们最迫切的问题。跃进河的治理成效、老城区几个“老大难”问题的推进解决,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比任何空洞的辩解都更有力量。

第三,稳定企业家信心。我亲自出面,召集了在青州投资的重点企业家座谈会。会上,我坦诚地谈及了当前面临的舆论风波,但更强调的是青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不会动摇的法治原则。我向他们保证,只要企业合法经营,青州就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这些举措,看似没有直接回应网络上的攻击,却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悄然改变着现实的舆论土壤。

与此同时,我授意方韵,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由可信的年轻干部和高校学生组成),不进行激烈的对骂,而是用事实和数据,在一些理性的网络社区和社交媒体上,客观地介绍青州的发展变化,展示那些惠及民生的具体项目成果,用正能量挤压负能量的空间。

几天后,当我在一个老旧小区现场协调解决水管改造问题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林市长,别听网上那些人瞎说!咱们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您来了之后,咱们这臭水沟没了,路也好走了,他们是看不得咱们青州好!”

在视察一家刚刚在临港新城投产的高科技企业时,那位从海外归来的cEo私下对我说:“林市长,我们选择青州,是看好这里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一点无聊的谣言,动摇不了我们的决心。”

这些来自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真诚认可,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温暖人心,也让我更加坚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对手也察觉到了舆论风向的微妙变化。他们试图抛出更多所谓的“黑料”,但经过前几轮的洗礼,加上我们持续不断释放的正面信息,这些新的攻击如同石子投入逐渐平静的湖面,掀起的涟漪越来越小。

更重要的是,省纪委那边传来了更积极的消息。由于我们提交的关于账务时间差和黑客入侵疑点的报告极具分量,省纪委办案组调整了侦查方向,加强了对证据链原始出处和真实性的核查。同时,韩斌在里面始终坚持自己是清白的,并提供了对他有利的一些细节线索。

此消彼长之下,笼罩在青州上空的阴霾似乎正在慢慢散去。

然而,就在我以为可以稍稍喘息之际,一个来自省里的电话,让我的心再次提了起来。电话是宋思明秘书长从京城打来的。

“林别,”宋秘书长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严肃,“关于你的事情,上面有些不同的声音。虽然陈书记和我都相信你的为人和能力,但舆论汹汹,总要注意影响。组织上考虑,近期可能会对你进行一次…… 例行的工作谈话,你要有心理准备。”

例行工作谈话?

我心中冷笑,这绝不仅仅是“例行”那么简单。这显然是有人借着舆论的由头,在更高层面施加压力,想通过组织程序来对我进行审查和制约。

“秘书长,我明白。我随时接受组织的谈话和调查。”我平静地回应。

“嗯,你有这个态度就好。”宋秘书长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一些,“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稳住青州的大局,比什么都重要。”

挂断电话,我深吸一口气。看来,对手是铁了心要 multi-pronged attack (多管齐下),从企业、舆论到组织程序,全方位地对我进行围剿。

这场风暴,还远未到平息的时候。接下来的“工作谈话”,恐怕才是真正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