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弈 > 第87章 理念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对手精心策划的“警惕数据陷阱”舆论攻势,如同病毒般在网络上扩散。其看似理性、中立的外衣,极具迷惑性,不仅让普通民众心生疑虑,甚至让省里一些原本支持青州探索的领导,也打来了询问电话,语气中透着谨慎。

孙耀民等人有些慌了神,建议我是否先放缓数字经济的步伐,“避避风头”。

“不能退。”我态度坚决,“现在退缩,就等于承认我们错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投入都可能付诸东流。这场仗,必须在舆论场上打赢!”

我亲自部署反击:

第一,学术对学术。我让赵劲松紧急联络那些与青州有合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请他们旗下的权威学者,从专业角度撰写文章,阐述智慧城市建设在不同层级城市的差异化路径、数据安全的前沿防护技术,以及数字经济对消除而非制造“数字鸿沟”的积极作用。这些文章通过官方渠道和权威媒体发布,以正视听。

第二,现场见真章。我们高调举办了“智慧青州体验周”活动,开放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智慧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让媒体和市民代表零距离感受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生活便利。尤其重点展示了智慧交通系统上线后,核心路段平均通行时间下降15%的实实在在的数据。

第三,争取基层声音。我们组织了一批在智慧政务中受益的普通市民、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下实现降本增效的中小企业主,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好处。这些来自基层的、充满烟火气的声音,往往比干巴巴的理论更有说服力。

这场理念之争,虽然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我们的回应有理有据,加上实实在在的应用成果,逐渐扭转了舆论风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青州走的并非盲目跟风之路,而是一条务实的需求驱动型数字化路径。

就在舆论战焦灼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利好消息传来——由国家工信部牵头评选的 “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 初选名单公示,青州赫然在列!

虽然这只是初选,但能够从众多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本身就是对青州方向的最大肯定!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将对手散布的阴霾驱散了大半。

“太好了!林市长,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认可啊!”孙耀民激动不已。

我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但并未盲目乐观。我注意到,在公示名单中,另外一个入选的城市,正是之前柳云天频繁活动、京辉资本大力扶持的那个邻省高新区所在市。

这绝非巧合。这更像是一种刻意的安排,将我们放在了同一个擂台上,进行面对面的较量。最终的“标杆”名额可能只有一个,接下来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果然,公示期刚过,一个由国家级权威智库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就通知将赴青州和那个兄弟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评估。这将是决定最终花落谁家的关键一战。

我们全力以赴,投入到了紧张的迎检准备中。然而,就在调研组抵达的前三天,一个突发情况打乱了我们所有的部署——青州刚刚上线不久的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监测到市区一条主要供水管道发生疑似泄漏,水压出现异常波动!

如果只是一般泄漏,及时修复即可。但问题是,这条管道位于老城区,地下管网复杂,且上方是交通主干道和密集的居民区,一旦发生大面积停水或路面塌陷,不仅影响民生,更将在国家级调研组面前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必须立刻排查抢修!”我第一时间赶到新成立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盯着大屏幕上闪烁的警报点和实时数据,下达了命令。

水务、城管、交警等部门迅速联动。但初步反馈情况不乐观,传统听音杆等手段在嘈杂的城区难以精准定位漏点。

“林市长,按照传统方法,大面积破路排查,至少需要两三天,而且会对交通和居民造成巨大影响……”水务局长满头大汗地汇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时间紧迫,责任重大。

我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脑海中灵光一闪,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赵劲松和数字经济发展局的专家。

“我们的‘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呢?那个整合了全市地下管网数据的系统,能不能用上?”

赵劲松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发出光彩:“可以试试!我们的模型接入了水务公司的压力传感器数据,可以通过算法模拟,结合历史数据,反向推算出最可能的泄漏点区域!”

“需要多久?”

“给我一个小时……不,四十分钟!”赵劲松斩钉截铁。

“好!就四十分钟!”我当即拍板,“通知抢修队伍,做好准备,一旦定位,立刻精准开挖!”

整个运营中心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技术人员飞速敲击键盘,调取数据,运行模型。大屏幕上的城市三维模型不断旋转,各种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过。

这是一场科技与时间的赛跑,也是对青州数字化转型成果的一次最直接、最严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