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弈 > 第71章 绝地反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委考察组的阴云并未随着他们的离开而散去,反而因为结果的悬而未决,持续发酵,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试图让我和我的支持者在沉默中窒息。

李振邦显然很满意这种效果。他开始更加从容地布局,一方面在各种场合强调“团结”、“稳定”,另一方面,继续通过他掌控的财政、人事等渠道,不紧不慢地收紧套在我身上的绳索。临港新城的前期工作,在缺乏资金和实质性支持的情况下,几乎陷入停滞。

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会独自在黑暗中彷徨的林别了。周海、方韵、赵磊等人的坚定,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我知道,我必须行动,不能坐以待毙。既然上层路线暂时被阻塞,那我就从更基础、更无法被忽视的地方入手。

我的突破口,选择了 “青南高速”的后续。

王通虽然倒了,但这条路的隐患并未完全消除,彻底根治的方案因为资金问题一直被搁置。而之前局部加固失败导致交通中断的影响,依然让过往司机和周边群众心有余悸。这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更是一个时刻可能引爆的公共安全和政府公信力问题。

我让方韵整理了一份详尽的材料,包括:

1. 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出具的、明确指出必须彻底根治的权威鉴定报告。

2. 局部加固失败后的现场照片、监测数据以及封闭交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评估。

3. 周边群众和过往司机强烈要求彻底解决问题的呼声(通过网络舆情和实地访谈收集)。

这份材料,我没有按常规渠道上报,而是直接带着它,去找了孙耀民。

“孙市长,青南高速的问题,不能再拖了。”我将材料放在他面前,“这已经不是发展问题,而是安全问题和政治问题。一旦再出事故,你我都担不起这个责任!省委考察组刚走,如果这个时候青州再出大的安全事故,意味着什么,您应该清楚。”

孙耀民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和数据,脸色变幻。他之前或许想明哲保身,但在可能波及自身的重大风险面前,他不得不重新权衡。

“可是……资金……”他依然犹豫。

“资金我来想办法!”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去省里跑!去交通厅,去发改委,甚至去争取国家的专项资金!但需要您支持,以市政府的名义,给省里打报告,陈述利害,请求支持!”

孙耀民看着我决绝的眼神,又看了看那份沉甸甸的材料,最终一咬牙:“好!这份报告,我签!就以市政府的名义,紧急上报!”

拿到孙耀民签批的报告,我立刻行动起来。我几乎放下了手头所有其他工作,带着由技术专家和相关部门组成的精干小组,开始了频繁的“省城之旅”。

我不再仅仅依靠宋秘书长这条线,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渠道,拜访省交通厅、发改委的主要领导和相关处室,反复陈述青南高速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我甚至“偶遇”了几位关注交通安全的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他们反映了情况。

我的策略很明确:将青南高速的问题,从一个“青州内部的发展争议”,提升到一个“关乎公共安全和全省交通网络稳定的重大隐患”的高度。让更高层面无法忽视,让李振邦无法再以“内部维稳”为由进行压制。

这个过程异常艰难,遭遇了无数的冷眼、推诿和“研究研究”。但我和我的团队没有气馁,一次次地登门,一次次地补充材料,一次次地据理力争。

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加上那份由市政府正式上报、有理有据的紧急报告,终于引起了省交通厅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位副厅长亲自带队到青南高速现场进行了复查。

复查结果,印证了我们的所有判断。

就在省厅复查组离开后不久,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省里决定,将青南高速彻底根治工程,列入省级重点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项目,并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消息传回青州,引起了轰动!

这不仅意味着困扰青州多年的顽疾终于有望解决,更传递出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在关乎安全和民生的重大问题上,省里支持了林别的判断和努力!这无异于在考察组带来的阴霾中,投下了一缕强烈的阳光!

李振邦试图营造的“林别不顾大局、急于求成”的舆论,在铁一般的安全事实和省里的明确支持下,不攻自破。那些曾经动摇的干部,看我的眼神再次发生了变化。

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我知道,这场绝地反击,我赢了关键的一仗。我成功地利用一个无法被驳倒的“点”,撬动了僵持的局面。

但我也清楚,这仅仅是打破了李振邦的围困。我和他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未解决。他依然掌握着常委会的绝对权力。接下来,他一定会寻找新的方式来压制我。

而我的下一步,就是要利用青南高速这个契机,和省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将这种势头,引向那个被我视为破局“特区”的——临港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