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弈 > 第180章 根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是一个春天。京城的柳絮如雪花般飞舞,永定河的冰层早已消融,河水带着碎冰欢快地流向远方。

在国家能源局一间明亮的会议室内,一场关于能源新质生产力的高层论坛正在进行。林别作为中油集团的代表,坐在发言席上。他今天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沉稳中透着一股经过历练后的从容。

当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时,他稳步走向讲台。在调整话筒高度时,他的动作有一个细微的停顿——这个姿态,与当年在天州大礼堂调整讲话稿时的动作几乎完全重合。只是如今的他,眼神更加深邃,举止间多了几分举重若轻的沉稳。

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着他今天的演讲主题:构建韧性能源体系——关于能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思考。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各部委、央企和学术机构的专家领导。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林别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会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能源安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供给保障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

他的演讲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扎实的数据和深刻的洞察。他从地缘政治谈到技术创新,从传统能源的转型升级谈到新能源的战略布局,展现出一个能源领域专家应有的专业素养和战略眼光。

在演讲的间隙,他放在口袋里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趁着台下提问的间隙,他看了一眼,是沈墨发来的消息:

父亲刚刚来过电话,说你的根系比想象中扎得更深。

林别的嘴角微微上扬,快速回复:

因为土壤里不止养料,还有压实的土层。

这时,台下一位资深专家提出质疑:林总,您提出的这个韧性指标体系很有新意,但您毕竟是从地方政府转任能源领域,这些观点是否过于务实,缺乏足够的理论高度?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林别。

林别不慌不忙地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提问者:教授问得很好。正因为我在基层工作过,亲眼见过油田上的工人如何在极寒天气下保障生产,也处理过因为能源供应不稳定导致的民生问题,所以我更清楚,再高深的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个根本任务上。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说得通俗一点,在井下挖过煤的人,比在地质图上找矿的人更懂瓦斯的厉害。

会场先是一静,随即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和掌声。那个提问的老专家也笑着点了点头。

演讲结束后,工作人员为林别递上一瓶矿泉水。他接过水瓶,注意到瓶身上凝结的水珠正沿着熟悉的轨迹滑落——就像多年前在天州,他站在暴雨后的工地上,接过工人递来的那瓶水时一样。

只是这一次,他手中的水瓶握得更稳,心中的道路也更加清晰。

论坛结束时已是黄昏。林别走出会场,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凝聚着中国能源决策智慧的大楼,然后转身,稳步走向等候的车辆。

在他的公文包里,放着一份刚刚收到的会议纪要——他提出的韧性能源体系研究,被正式列为下一阶段的重点课题。而在他的手机里,保存着沈墨刚刚发来的另一条信息:

晚上做了你爱吃的葱烧海参,等你回家。

车窗外,长安街华灯初上,车流如织,汇成一条璀璨的光河。林别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

他想起天州轰鸣的工厂,想起西北辽阔的戈壁,想起会议室里激烈的讨论,也想起家中那盏永远为他亮着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