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风水道尊 > 第245章 名气的扩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明那家名为“智析”的科技公司,在严格按照杨帆的建议完成装修并入驻后,仿佛真的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活力。原本在融资最后关头卡壳的项目,竟意外地获得了某家风投的青睐,顺利签约;团队内部因理念不合而产生的些许摩擦,也在新环境中不知不觉缓和了许多。李明将这一切归功于杨帆的指点,感激之余,更是成了“杨大师”最忠实的拥趸。

在他的极力推荐和现身说法下,“杨大师”这个名字,开始在一个人数不多、但能量不小的圈层里悄然流传——那便是本市及周边地区,一群信奉风水、且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或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主圈。

这些人与之前求助的村民、小店主不同,他们大多接受过良好教育,思维务实,精于计算。他们不信空口白牙的忽悠,却对能带来实际效益的“玄学”抱有极大的兴趣。李明成功的案例,以及杨帆那套结合了传统命理、现代环境学、逻辑清晰、直指核心的分析方式,恰好契合了他们的需求。

于是,继李明之后,道观开始迎来一些新的、穿着体面、步履匆匆的访客。

有开连锁餐饮的老板,苦恼于新店客流始终不温不火,请杨帆去调整门面和内部布局。杨帆并未亲至,仅凭照片和平面图,便指出其收银台位置犯了“穿心煞”,建议移动并增设水景化解。老板依言而行,半月后营业额竟有了明显提升。

有做进出口贸易的公司负责人,忧心海外订单波动,请杨帆看办公室风水。杨帆根据其行业属金、需水流通的特点,建议其在西北方位(乾位,代表领导、事业)设置鱼缸或流水摆件,以金生水,增强流动性与远贵之气。负责人照做后,虽未立刻天降横财,但之前几个僵持不下的谈判,竟都出现了转机,过程顺畅了许多。

还有一位经营女性服装品牌的女企业家,烦恼于团队创意枯竭,人员流动大。杨帆观其公司所在楼层及内部格局,发现创意部门位于闭塞的角落,且光线不足,犯了“困龙”之局。建议其将创意部移至东南方(巽位,主文昌、灵感),并大量采用暖色调和柔和的灯光。调整之后,女企业家反馈,团队氛围明显活跃,新颖的设计方案也层出不穷。

这些案例一桩桩累积,“杨大师”的名声不再局限于“有真才实学、为人厚道”的质朴评价,更增添了“精准”、“高效”、“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务实标签。他的客户不再仅仅是遇到棘手问题的求助者,更多了许多希望通过环境调整,让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未雨绸缪”者。

求助者渐渐增多,有时甚至一周会有两三波人上山。阿明对此最初仍有些微词,觉得过于扰攘,不利于戒备。但杨帆却始终来者不拒。

他将这些看似琐碎的世俗事务,视作另一种形式的修行。

每一次为人勘测、分析、布局,都是对他脑海中浩瀚风水知识的一次梳理、验证与深化。失去法力支撑后,他被迫更加纯粹地依赖理论本身的力量,这反而让他对《宅经》、《葬经》、《催官篇》等典籍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深层次。许多以往依靠“望气”便能直观看到的问题,现在需要他通过形、势、理、数层层推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炼心”,锤炼着他的智慧、耐心与洞察力。

同时,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资源积累途径。

这些中小企业主或许个体能量有限,但汇聚起来,却是一张不可小觑的关系网络。他们带来的酬金,解决了道观日常开销和杨帆修炼所需药材的部分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交往,杨帆的名字和影响力,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本地的商业生态之中。

那位餐饮老板主动表示,以后杨帆需要的一些山野食材或特定药材,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供应链帮忙寻找;那位贸易公司负责人,则提供了几条可能获取稀有矿物或特殊材料的海外渠道信息;就连那位女企业家,也热情地表示可以为他们定制一些更舒适耐用的衣物。

杨帆清晰地感觉到,一张以“信任”与“互利”为纽带的无形之网,正在他身边缓慢而坚定地编织、扩张。这张网或许柔软,不如力量来得直接刚猛,但其韧性、其蕴含的可能性,却远超常人想象。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断——扎根世俗,同样是抗衡幽冥会这类隐秘势力的重要根基。

然而,在这看似逐渐步入“正轨”的平静之下,潜藏的危机并未远离。

这一日,送走一位前来咨询家宅风水的中年商人后,杨帆站在院中,眉头微蹙。他增强的感知,让他隐约察觉到,在最近几次前来求助的客户中,似乎有那么一两个,身上带着一丝极其淡薄、却与那晚阴煞唤灵同源的、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这气息并非源自他们本身,更像是无意中沾染上的。

是巧合?还是……幽冥会的触角,已经开始试图通过更隐蔽的方式,渗透到他周围?

他想起之前为李明选址时,在城东开发区感知到的那一丝不协调的阴冷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

名气的扩散,带来了资源和便利,似乎也将他更清晰地暴露在了敌人的视野之下。福兮祸所伏,这场围绕着他展开的明暗博弈,似乎进入了新的阶段。

杨帆抬头,望向山外那座日益熟悉的城市,目光幽深。

看来,在利用这些世俗事务炼心、积累的同时,也必须更加警惕,从这些纷至沓来的信息与人际交往中,分辨出哪些是善意的橄榄枝,哪些……可能是裹着蜜糖的毒饵。

风,似乎又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