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风水道尊 > 第196章 意照微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肉身的锤炼,如同烈火锻打精钢,去除了杂质,提升了韧性与强度,为承载更强大的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杨帆深知,真正的“极境”,其核心在于“心”与“意”,在于对那“先天本源”的感应与交融。身体的突破,只是为他提供了更稳定、更敏锐的“载体”。

静室再次成为他的主战场。但与之前那种试图强行“空无”的挣扎不同,这一次,他带着肉身淬炼后的全新感悟,开始了对“意念”更深层次的探索。

师父玄诚子的密文中,“心合道,意生辉”六个字,始终在他心头萦绕。何为“意生辉”?仅仅是意念纯粹、智慧通达吗?结合那两次触及“真我灵光”的体验,他隐隐觉得,这“意”,或许并非单指思维意识,更包含了一种更深层、更接近生命本源的“感知力”或“灵性”。

传统修炼,无论是道家丹道还是内家拳法,多讲究“意守丹田”,将散乱的心神收束于一点,凝练真气,固本培元。这固然是正统大道,但杨帆此刻要走的,却是一条看似“背道而驰”的路。

他不再将意念凝聚于丹田气海,反而尝试着将其彻底“打散”。

盘膝坐下,心神沉静。他没有去观想任何具体的图像,也没有去引导内息沿任督二脉运行。他只是“放开”了自己的意念。

起初,这种感觉极其怪异,甚至有些危险。就像原本紧握在手中的丝线被突然松开,意念失去了锚点,变得散乱、飘忽,如同无头苍蝇,在体内四处游荡,时而感知到心脏的搏动,时而捕捉到肠胃的蠕动,时而又被骨骼关节的细微声响所吸引……纷繁杂乱,难以把握。

这似乎是一种退步,是初学静坐者才会出现的“散乱”状态。但杨帆强行压制住将其重新收束的冲动,只是保持着一种清醒的“观照”。他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任由这些散乱的意念感知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最细微的生命活动。

他“听”到了血液在血管中奔流的汩汩之声,那声音并非物理上的声响,而是一种生命能量流动的韵律。他“看”到了肌肉纤维在静止状态下依旧存在的、极其微弱的震颤与代谢。他甚至能模糊地“感觉”到细胞层面的分裂、生长与衰亡……一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图景,在他那散开的意念感知中,缓缓铺陈开来。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比专注一念要困难得多。他需要维持着那种既沉浸又抽离的状态,不迷失在任何一个细微的感知中,又要保持着整体性的觉察。

不知过了多久,在这种极致的“散乱”与“观照”中,一种奇异的变化悄然发生。

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细微感知,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梳理,开始自行汇聚、交织,不再是无序的噪音,而是化作了一幅庞大、精密且动态的生命图谱!在这幅图谱中,每一个器官、每一段经络、甚至每一个细胞,都仿佛是一个独特的音符,共同演奏着一曲浩瀚而神秘的生命交响乐。

而他的意念,不再是被动地感知,而是仿佛融入了这首交响乐,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声部,或者说,成为了倾听并理解这首乐曲的“耳朵”。

就在这意念与生命图谱完全交融的刹那,在那无数细微生命活动构成的“有”之交响的深处,他再次捕捉到了那熟悉的“无”。

那并非死寂,而是一种孕育了所有“有”的背景、一种支撑着所有生命活动的“基底”。如同深邃的夜空,正因为其绝对的“黑”与“空”,才能衬托出万千星辰的璀璨。

他的意念,仿佛化作了这夜空本身,无边无际,澄澈通透。

也就在这时,在那意念所化的“夜空”深处,一点微光,自然而然地亮起。

并非位于丹田,也非位于眉心祖窍,它仿佛无处不在,又仿佛居于生命最核心的“原点”。

这光芒,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稳定、都要清晰!它不再是遥远星辰般的微光,而是如同近在咫尺的烛火,温暖、纯净,散发着难以言喻的生机与古老智慧。它,就是“真我”的灵光,是那“先天本源”在个体生命中的映照!

“意生辉……”杨帆心中明悟,原来如此!当意念不再执着于一点,而是如同水银泻地般遍布全身,与最细微的生命活动融为一体,照见那纷繁“有”相背后的统一“无”性时,那本源的光辉,便会自然显现,与“意”同辉!

他尝试着,小心翼翼地,用这遍布全身、已与生命图谱交融的“意”,去轻轻触碰那点灵光。

没有惊天动地的变化,没有力量暴涨的错觉。只有一种更深沉的宁静与和谐感弥漫开来。他感觉到,自己与这具身体、与周围的环境、乃至与那冥冥中的“大道”,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结。

那一直卡在第二层巅峰的《道德经》心法,在这一刻,竟自然而然地加速运转起来,真气流淌间,不仅滋养着肉身,更仿佛在洗涤、纯化着他的“意”。心法与这“意照微芒”的状态,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与促进。

他缓缓睁开眼。

静室依旧,但他眼中的世界已然不同。他甚至能“看”到空气中那稀薄灵气如同彩色的光带,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缓缓流动。能“听”到隔壁老周杂货铺里,老周那沉重而担忧的呼吸声。

他抬起手,意念微动,并未刻意调动丹田真气,但那遍布全身的“意”自然而然地引动了血肉筋骨中蕴含的力量,指尖空气微微扭曲,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鸣。

意念的引导,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是强行集中,也不是放任散乱,而是“遍布全身,照见微芒,与生命本源共鸣”。

这并非终点,只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但有了这个方向,他相信,彻底掌握“极境”的力量,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感受着体内那稳定了许多的“真我”灵光,以及与之共鸣的、遍布全身的敏锐“意念”,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幽冥会,你们的“评估”,恐怕要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