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兄弟那还说啥了?别说是我的生意了,那就是没有我股子,我也不能看你饭店倒霉啊!”高振华痛快答应道

两人说说笑笑,就把事情定下了,除了关系上的事儿,其他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

再一个就是找个大厨,一开始并不一定就得很好的收益,可以慢慢找,找两个也行,厨艺上的差距,可以在食材上弥补。

乡间大厨手艺并不一定就差,有个旱涝保收的工作,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根本不愁找不着人。

虽然不能真的把国营饭店的生意抢光,但抢走个一多半就足够了,高端的食材,以后就是大酒店的代名词。

张卫红被留在山货铺子里照顾生意,主要是摸清其中的一些技巧,比如判断皮子的好坏和如何定价。

每年惊蛰时,气温开始小的回暖,其他地方的人们都开始了忙碌,东北还是在冰天雪地之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了三月中旬,冰雪逐渐消融,天气也慢慢回暖。

化雪是个很脏的季节,大街上汤汤水水的,泥巴路沾泥巴,但这也代表用不了多久,就要开始农忙了。

饭店已经开业,杨成峰在店里打理,但并不用什么事儿都是他干,他的脾气张小军不是很放心。

饭店里一天天酒蒙子多的是,要是哪句话不对付,万一再伤了人就不好了。

梁继业被安排在饭店里帮工,每月也有十五块钱工资,虽然还不如林场的学徒,但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

工资是可以涨的,等杨成峰不再饭店常待的时候,他就要管更多事儿了。

安排张卫红和杨成峰住宿的时候,还给他和厨师安排了一间屋子。

之所以选他,主要是他不会偷奸耍滑,脾气也算稳定。

挟恩图报的事情张小军不屑去做,但现在这能算得上恩上加恩了,只要不是太丧心病狂,应该不至于去坑张小军。

如张小军所料,山货铺子开了后,黑市上流通的只剩其他商品。

山货就变的很少了,山里猎人为了避免掉投机倒把的嫌疑,都选择了这家正规的铺子。

而饭店也跟着水涨船高,虽不能把国营饭店挤死,但逐渐没落已成定局,说不定哪一天,张小军就能把饭店收购了。

张小军和高振华,也并没有完全不给国营饭店供货,但数量已经极少,不然容易惹麻烦。

张小军已经好几天没进山了,冷杉最早开始抽芽,化雪的季节,猎人受到的影响不小,雪水会汇聚到一起,逐渐形成溪流。

地面上深一脚浅一脚,走不了多远脚上就沾了厚厚一层泥土,很是难受。

而且非常滑,一不小心就能摔个狗啃屎。

张小军躺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每天饭店和山货铺子,都有钱进账,反而消磨了他的斗志。

从一开始连苞米面都是借的,仅仅一个冬天过去,已经过上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了。

套上大衣,来到屯部。

于涛还是在喝茶,扒着花生好不惬意,旁边放着张小军给买的收音机,里面播放着【智取威虎山】。

这时候没有那么多节目,有上那么一两段,都能翻来覆去的听,百听不厌。

于涛哼着小曲,看着张小军进来,指了指对面的凳子。

“今天咋来这儿了?你大娘说要给你汆丸子吃呢。”于涛说

“我打个电话,给河东村那边,我也懒得去找人,就用那边的吧”张小军说道

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干,现在不是省那点儿人工钱的时候,作为一个泥瓦匠,他深知一个简单的吊线,就可能导致一栋房子重新返工。

等到山里枝丫冒头,大家开始农忙,他就该进山了,没那么多时间看着建房子。

“真不使屯里人了?”于涛问道

“不使,我掏工钱用屯子里人,别人以后盖房子咋整?那不都得背后骂我啊?”张小军笑道

“这样该骂也骂啊!”于涛呵呵笑道

“现在骂那叫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人怕出名猪怕壮,别人看不惯,那都是正常的,我要是耽误他们以后建房子,那骂的才狠呢!”张小军笑道

大家都穷的好好的,张小军摇身一变,成了这附近首屈一指的有钱人,别人不骂才怪呢!

但见了面反而都是恭维话,你看梁继业怎么样?就那么点儿交情,还混到个工作,现在旱涝保收的,不比种地强啊?

给河东村打去电话,和刘大年聊了些,约定好等雪化完,那边就往这边送人。

刘大年还邀请张小军去河东村玩儿,张小军其实也有这个意思。

那边的林下参,每年产量都很足,等到他们分田到户后,将是张小军山货铺子一个极好的货源。

但这事儿不着急,等杨成峰结婚的时候再去就行,反正关系就在那儿了,也不差这点儿时间。

进入四月,植物逐渐复苏。

如果开春断了米,就得上山抠苞米。

这句广为流传的话,是山里人生存的不二法则。

这里的苞米可不是玉米,而是一种山野菜,叫做山苞米,烤着吃与苞米味道差不多。

长长一支,非常嫩,一掰就断。

(注:有一种叫做天南星的东西,地上部分的枝叶,也叫做山苞米,但是有毒。

不可食用!不可食用!不可食用!

任何不认识的东西,都不建议入口!!!)

度过漫长的冬季,家家户户的存粮都不多了,大山为人们提供了自助服务,只要不懒,或许你吃不好,但你绝对饿不死。

并且,一个冬天都吃不到绿叶菜,这一开春的山野菜,吃到嘴里,那是相当美味儿了。

包个饺子,炒个鸡蛋,炖个汤,吃个沙拉啥的,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山苞米、刺老芽、小叶芹、刺五加、猴腿等等,相继问世。

一时间,进山采摘山野菜过活的人,成群结队的。

一大早,于小雨就跑到知青点。

“小军哥,咱进山摘刺老芽去啊?天天搁家待着,都上锈了!”

“行,我这好久没进山,我也得去看看山里啥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