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末日宅男团:我的系统能搓坦克 > 第11 1章 钢铁近卫与隐形的天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 1章 钢铁近卫与隐形的天平

复兴要塞使团的离去,并未在柏淋市激起太大的波澜,却像一根无形的尖刺,深深扎入了管理层的心脏。那种建立在截然不同科技路线之上的优越感,

以及隐藏在“合作”外衣下的强势与审视,让辉霜冽等人清晰地意识到,所谓的安稳度日,或许只是风暴眼中短暂的宁静。外部威胁并未随着尸潮的退去而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形式。

“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他人的善意,尤其是那种带着施舍和掌控欲的‘善意’。”辉霜冽在核心会议上,开门见山,定下了基调,“我们必须加快武装自己,打造一支真正属于柏淋、能够应对任何挑战的钢铁力量。”

于是,一项被命名为 “钢铁近卫” 的计划被迅速提上日程,并获得了最高优先级。其核心,就是组建一支完全由最新锐、最可靠的坦克组成,直接听命于市政厅,专职负责柏淋市核心区域防卫与战略机动的近卫坦克营。

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王尔领导的工业体系再次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升级后的精密制造车间和新建的自动化流水线全力运转,将一块块粗糙的钢材,加工成t-55坦克所需的精密部件。车间内灯火通明,焊接的弧光日夜闪烁,重型吊车的轰鸣与液压设备的嘶鸣交织成一曲工业力量的交响乐。

资源向近卫营极度倾斜。最好的装甲钢板,最精密的观瞄设备,最稳定的传动系统,都被优先用于这批坦克的制造。王尔甚至亲自带队,对这批t-55进行了小幅度的优化,改进了部分内部线路布局以提升可靠性,并统一加装了额外的侧裙板和外挂储物箱,提升了战场生存性和持续作战能力。

卡呐利被正式任命为近卫坦克营的指挥官。这个曾经梦想开着坦克横冲直撞的军迷宅男,此刻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几乎住在了训练场和车间,亲自参与每一辆近卫营坦克的最终调试,用他的经验和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着每一个细节。他不仅要熟悉t-55的性能,更要研究如何在未来的潜在冲突中,运用这些“老家伙”去对抗可能出现的、更加先进的敌人。

“记住!你们是柏淋的最后一道钢铁防线!你们脚下的土地,身后的人民,就是你们必须守护的一切!”卡呐利粗犷的声音在训练场上空回荡,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精准、迅猛、无畏!这就是近卫营的信条!”

随着一辆辆涂装着独特近卫营徽章——一面盾牌上交叉着坦克炮管与柏淋市徽,背景是裁决之眼湖蓝色波纹——的t-55坦克驶出生产线,完成编组,一股凝练而强大的钢铁气息,开始在柏淋市弥漫开来。它们不再仅仅是战争机器,更是这座城市意志与尊严的具象化体现。

然而,就在近卫营初具规模,众人信心有所提振之时,一个更具体、也更令人压抑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关于那个‘复兴要塞’,”辉霜冽看向负责情报汇总和分析的凯卫尔,声音低沉,“他们的装甲力量,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指挥中心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凯卫尔身上。

凯卫尔调出了使团来访时,外围哨卡和侦察无人机捕捉到的有限影像资料和分析数据。他指着画面上那造型流畅、静默潜伏的“猎隼”突击车,以及根据其尺寸、结构和能量特征推断出的主战坦克模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根据现有情报和分析模型推测,复兴要塞的主战装备,技术代差……非常大。”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最终选择了最直接的表述:

“他们的主战坦克,初步判断,其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至少领先我们的t-55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以上。”

“什么?!”卡呐利第一个失声惊呼,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三十年?五十年?这几乎是从二战一步跨入了现代主战坦克的门槛!

凯卫尔继续列举,每一条都像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火炮方面,他们极有可能装备的是120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高压滑膛炮,穿甲能力远超我们的100mm线膛炮。”

“防护上,复合装甲、模块化反应装甲是标配,其正面抗穿、抗破能力,我们的100mm炮在常规交战距离可能难以有效击穿。”

“机动性,混合电传动或全电驱动系统,赋予了他们更快的加速、更灵活的转向和更好的静音性能。”

“火控系统……差距可能更大。稳像式火控、猎-歼能力、先进的观瞄设备……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拥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首发命中率和更强的夜战能力。”

一条条分析下来,会议室内一片死寂。刚刚因为近卫营组建而升起的些许信心,被这赤裸裸的技术代差碾压得粉碎。如果双方爆发冲突,在坦克对决中,柏淋的t-55集群,很可能像曾经的波兰骑兵冲向德国坦克一样,上演一场悲壮而绝望的冲锋。

一股无力感和沉重的压抑,笼罩了所有人。他们辛苦建立的工业体系,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在真正的跨代技术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难道……就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吗?”王尔不甘心地握紧了拳头,指甲陷进掌心。

就在这近乎绝望的氛围弥漫之时,一直沉默的系统界面,忽然主动弹出了一个闪烁着淡蓝色光芒的分析窗口,伴随着那熟悉的、毫无感情的电子合成音:

【基于有限外部观测数据及能量特征频谱分析,对目标‘复兴要塞’军事潜力进行补充评估。】

【评估项目:主战装备保有量与维护状况。】

【分析结论:】

· 1. 高端装备保有量预估: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其社会规模、工业能耗特征及稀有材料流动模型推算,其符合‘第四代主战坦克’标准的高端平台(如推测中的主战坦克),数量可能极为有限,预计不超过一个加强连的规模(12-15辆)。其技术复杂性决定了大规模列装面临巨大资源瓶颈。

· 2. 维护保障压力巨大。 高技术装备对后勤维护、精密零件供应、能源品质(尤其是电力稳定性和特殊润滑剂)要求极高。在现有末世环境下,维持其完好率及作战效能,将消耗其不成比例的社会资源与工业产能。其装备完好率及持续作战能力存疑。

· 3. 补充结论: 目标势力科技树存在‘头重脚轻’特征,尖端装备与基础支撑体系存在潜在脱节风险。其威慑力建立在少数精锐单位之上,而非整体的、可持续的工业实力。

系统的分析,如同一道划破浓雾的闪电!

“保有量低?维护困难?”辉霜冽猛地抬起头,眼中的阴霾瞬间被锐利的光芒驱散!

“对啊!”王尔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我怎么没想到!越是先进的装备,对工业基础和后方的要求就越高!他们或许能造出几辆性能逆天的坦克,但要维持一支庞大的、随时能战的现代化装甲部队,在末世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资源,绝对大部分恐怕都用来‘养’这些宝贝疙瘩了!”

卡呐利也反应了过来,兴奋地吼道:“妈的!也就是说,他们看起来吓人,但其实是个纸老虎?数量没我们多,坏了还不好修?真打起来,老子用人海……不,用坦克海堆也堆死他们!”

凯卫尔冷静地补充道:“不能完全说是纸老虎,那些精锐单位的质量优势是实实在在的。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一个关键弱点:他们的力量缺乏韧性和可持续性。战争,尤其是消耗战,打的是综合国力,是工业产能,是后勤补给。在这方面……”

他看向窗外那灯火通明的工业区,以及排列整齐的近卫营t-55,语气中重新充满了信心:“我们柏淋,未必处于下风。”

绝望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冷静、更加务实的斗志。

辉霜冽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系统的情报至关重要。它告诉我们,复兴要塞并非不可战胜。他们走的是精兵路线,而我们,拥有的是钢铁洪流的潜力和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工业心脏。”

“近卫营的组建不能停,还要加快!我们要用数量和质量(在我们的标准内)来构筑防线!”

“同时,王尔,继续深挖t-55的潜力,研究如何用我们现有的技术,进行最大程度的性能提升和针对性改装!”

“凯卫尔,情报工作不能松懈,要尽可能摸清他们那些精锐单位的详细部署、活动规律以及……后勤补给线的弱点!”

“卡呐利,近卫营的训练,要加入针对高性能假想敌的战术演练!我们要找到以‘低’打‘高’的办法!”

一条条指令再次清晰地下达。柏淋市这架战争机器,在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更加坚定地运转起来。

复兴要塞如同一头拥有锋利獠牙的猛虎,而柏淋,则是一只正在快速成长、并且拥有着庞大工业巢穴的刺猬。

猛虎的獠牙固然可怕,但刺猬的尖刺与顽强的生命力,也绝非易于吞噬。

隐形的天平,并未完全倾斜。未来的较量,将不仅仅是钢铁与科技的碰撞,更是两种生存模式、两种工业体系、两种意志力的终极考验。

而柏淋市,已然握紧了自己的盾与矛,准备迎接任何挑战。

时间,站在能持续造血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