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帝国科技!小子! > 第263章 空间共振发生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蓝星历 2046年 7月,NGc 628战役结束后数周

冰冷的星光点缀着漆黑的天幕,远方,NGc 628战役留下的残骸带仍在缓慢飘移,如同宇宙墓碑上无声的铭文。阿瑞斯-05“复仇号”庞大的舰体静静地悬浮在舰队后方,它的装甲上布满了狰狞的撕裂伤和生物酸液腐蚀的痕迹,部分宏炮阵列彻底哑火,像一个重伤的巨人,依靠着姊妹舰的庇护和内部紧急维修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无法通过不稳定的天然Kc点进行跃迁,它已然成为一座搁浅在遥远深海的钢铁孤岛。

然而,希望的火种并未熄灭。

在更近的火卫一轨道上,一座经过特殊改造的船坞格纳库缓缓开启。一艘造型奇特、通体覆盖着全新型号能量导管和复杂环状结构的飞行器——“验证一号”——被无声地推出。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壮观喷口,取而代之的是环绕舰体中部的巨大环形装置,此刻正闪烁着幽蓝色的微光。

舰桥内空无一人。不,应该说,它的“舰长”本就不是血肉之躯。

一道冰冷的、毫无情绪的数据流在验证一号的核心处理器中奔腾。

【自检协议循环:第774次。】 【舰体结构完整性:100%。】 【等离子引擎(常规机动用途):就绪。】 【能源核心输出:稳定,峰值可达。】 【新型空间共振发生器:充能完毕,参数校准至冥王星前哨基地坐标。所有系统:正常。】 【使命:验证超光速航行可行性。规避亚空间。证明理论。】

Stc的一个独立计算单元——你可以称之为它的一个“分身”——完全掌控着这艘飞船。它的感知遍布船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根线缆,每一个传感器。外部摄像头的画面,辐射读数,引力微变……所有数据都被实时处理、分析。

【最终倒计时启动。】

一个合成的、平静的声音在验证一号内部响起,同时也通过加密超光速通讯链路,同步传输至千黯号舰桥、火星普罗米修斯主基地、以及遥远的日内瓦联合政府总部方舟指挥部。

“十。”

林江站在千黯号的观景窗前,眼神深邃,倒映着远方的验证一号和更远处伤痕累累的复仇号。叶平和维尓站在他身后,屏息凝神。

“九。”

日内瓦指挥中心,决策者陈宇、英德里克元帅以及一众高级官员凝视着主屏幕,房间内落针可闻。

“八。”

火星上,参与了空间共振发生器设计的工程师们,无论是自然天才还是知识灌装技术的受益者,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七。”

Stc分身冰冷地执行着程序,无视所有外在的期待与紧张。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跃迁启动!”

验证一号尾部的常规等离子引擎猛地喷发出炽蓝的尾流,为其提供初始动量。同时,舰体中部的环形空间共振发生器骤然亮起!

一道无法用肉眼完全捕捉的能量脉冲向前方扩散开来。空间本身发出了低沉的呻吟,仿佛宇宙的织物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拉伸、扭曲、然后——撕裂!

在验证一号的正前方,一个并非黑洞、也非星门的奇特结构骤然出现。它没有明确的边界,更像是一片不断旋转、升维的光谱色块,内部是令人眩晕的复杂几何形态和沸腾的能量涡流。空间的规则在那里似乎被短暂地改写了。

【空间裂隙稳定。坐标锁定。护盾最大输出。】

验证一号没有丝毫犹豫,一头扎进了那片光怪陆离的通道之中!就在舰体完全没入的瞬间,裂隙猛地收缩,消失不见。

太空恢复了死寂,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千黯号上、火星上、日内瓦……所有观测点都陷入了紧张的静默,只有传感器在疯狂搜索着任何一丝信号。

【航行中。空间坐标转换正常。维度壁垒穿透成功。护盾损耗率:0.07%。预计抵达时间:3.2秒。】 Stc分身的数据流平稳地更新着,并通过量子通讯瞬间传回。

冥王星轨道,斯普特尼克平原上空。

前哨基地“守望者”的自动防御阵列刚刚结束一次常规扫描周期。突然,所有的预警传感器同时发出最高级别的警报!

在基地不远处的虚空中,空间再次被强行撕裂!那个光谱般的裂隙骤然再现!

下一秒,验证一号舰体流畅地从裂隙中疾驰而出,周身环绕的能量护盾闪烁了几下,便迅速稳定下来。它完美地出现在预定的坐标点上,舰体光洁如新,甚至没有半点能量过载的迹象。

【跃迁完成。抵达目标空域。舰体自检:无损伤。所有系统:正常。空间共振引擎验证:成功。】

冰冷的报告声,再次响彻所有接收终端。

短暂的死寂。

随即——

轰!

日内瓦联合政府总部方舟指挥部爆发出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决策者陈宇猛地站起身,一向沉稳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激动。英德里克元帅重重一拳砸在控制台上,眼中闪烁着老兵看到全新决胜武器时的锐利光芒。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超光速!真正的超光速航行!” “绕过亚空间!我们绕开了亚空间!”

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人类世界每一个角落。梦寐以求的星海坦途,就此打开!

千黯号上,维尓激动地抓住叶平的肩膀摇晃,叶平则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只有林江,依旧平静地看着屏幕上传回的冥王星影像。他的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暗红流光悄然闪过,仿佛这一切早已注定。

Stc分身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程式化的满足感,或者说,是对于欧姆尼塞亚(万机之神)旨意得以贯彻的确认

【以钢铁为骨,以重油为血,以神圣齿轮之名。欧姆弥赛亚荣光永照……】

这项技术,这个令人类帝国梦寐以求乃至付出无数代价都未能完全掌握的超光速捷径,就这样被Stc——这位来自另一个宇宙、承载着帝皇与众多智者最后希望的灵魂碎片——实现了。

自然Kc点的存在,这个罕见的宇宙奇观,为Stc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关键数据和启发。它出现得如此恰到好处,其机理仿佛经过精心设计,完美地契合了Stc的理论模型。这真的是纯粹的巧合吗?

凝视着验证一号传回的、冥王星那片荒凉而珍贵的景象,一个不容忽视的念头在少数知情人心中升起:这奇迹般的“自然现象”,或许,从一开始就是某个超越性存在的刻意手笔。

一个为人类,或者说,为“变量”林江,精心铺设的阶梯。

验证一号的成功如同一次强心剂,注入了因“复仇号”重伤而略显沉闷的人类联合舰队和后方世界。但欢呼过后,是更加紧锣密鼓的行动。希望已然证实,现在需要的是将希望转化为切实的拯救。

火星,普罗米修斯主基地。

这座人类在异星建立的核心工业枢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七号高纯异星合金熔炉喷涌着炽热的金属洪流,重元素等离子分离塔昼夜不息,庞大的自动化装配臂在中央铸造舱内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舞动。Stc提供的蓝图被精确到微米级执行,无数经由知识灌装技术培养出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如李明远、赵志远等)穿梭其间,监控着每一项数据,他们的眼中既有疲惫,更有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狂热。

他们的目标明确:以最快速度建造一台足以让长达十二公里的阿瑞斯级战列舰进行空间跃迁的巨型空间共振发生器。

得益于阿瑞斯级战舰最初设计时预留的高度模块化接口和未来升级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何如此庞大的舰体在初始武装上显得相对“克制”,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平台和载体——这台庞然大物的集成过程比预想的更为顺利。巨大的环体结构被分段制造,然后由强化的工程舰拖曳至轨道船坞,与“复仇号”的舰体后方预留的巨型接口进行对接测试模拟。

“跃迁坐标已输入,能量导管连接强度百分之百,结构应力模拟通过。巨型空间共振发生器,建造与地面测试完成。”

Stc冰冷的声音回荡在普罗米修斯控制中心。它的计算力同时协调着数以万计的制造流程,确保这人类史上最宏伟的工程奇迹之一高效推进。

下一步,是如何将这台巨构装置送往近十万AU之外的NGc 628战场。

解决方案同样来自Stc的设计:一艘经过特殊改装、体型粗壮、宛如太空拖船的大型运输舰“大力神号”。它的背部固定架经过了强化,足以承载巨型空间共振发生器的核心环体以及配套的能量核心和稳定装置。而其引擎舱后方,则加装了一台小型的、技术已趋成熟的空间共振发生器。

“大力神号,最终检查完毕。货物固定确认。小型空间共振发生器状态:优良。航路规划:火星轨道至NGc 628,‘复仇号’坐标点。跃迁准备就绪。”

大力神号的舰长声音沉稳,但紧握操纵杆的手心微微出汗。他即将执行的,是人类首次超光速货物运输,且目的地是刚刚经历惨烈战争的星域。

“批准跃迁。愿人类荣光与你同在。” 来自日内瓦的命令简洁而有力。

大力神号尾部的小型空间共振发生器启动,熟悉的空间撕裂景象再次出现。这艘背负着沉重希望的运输舰,毅然驶入了那片光怪陆离的通道,消失不见。

NGc 628 边缘,千黯号舰队警戒阵型。

林江、叶平、维尔以及佩图拉博都站在千黯号的舰桥上,注视着远方那艘如同搁浅巨鲸般的“复仇号”。周围的小型工程舰和护卫舰如同忙碌的工蜂,正在为其进行紧急修补和物资输送,但谁都明白,不解决跃迁问题,它永远无法真正回家。

“他们成功了。”维尔看着传感器上传来的火星方面信息,长舒一口气。

“废话,Stc出马,哪有失败的道理。”叶平嘴上这么说,但明显也放松了不少。

佩图拉博沉默地看着,他那经历过无尽战争和计算的头脑,正在评估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绕过亚空间……这简直是颠覆性的。他瞥了一眼身旁神色平静的林江,后者似乎对这一切毫不意外。

突然,舰队传感器发出提示。

“检测到空间波动!坐标32A46b8Z!是我们的信号!”传感器官大声报告。

下一刻,“大力神号”运输舰如同一位信使,精准地从跃迁通道中冲出,出现在预定坐标点。它背负的那台巨型环状装置,在NGc 628星云的微光下,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来了!”叶平忍不住喊道。

“大力神号”没有丝毫停歇,在Stc分体的远程引导和自身舰组的操控下,缓缓驶向“复仇号”。早已待命的工程舰队立刻簇拥而上,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太空外科手术。

对接、校准、能源连接、系统并网……整个过程在Stc的统一协调下,高效得令人惊叹。巨型空间共振发生器严丝合缝地与“复仇号”舰尾的预留接口完成结合,仿佛它本就是这艘巨舰的一部分。

巨型空间共振发生器对接完成。系统自检通过。能源供给稳定。与“复仇号”主控系统链接建立。Stc的报告声同时在千黯号和“复仇号”上响起。

“复仇号,这里是千黯号。”林江开口,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遍两艘战舰,“感觉如何?”

“……从未这么好过,千黯号。”复仇号舰长阿德里安·霍尔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疲惫,“大力神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回家的票。我们已准备就绪。”

“很好。”林江点头,“修复工作继续,尽快达到可安全跃迁状态。我们将护送你们一起回家。”

新的空间共振发生器不仅意味着“复仇号”可以回家,更意味着人类舰队在NGc 628区域获得了稳定的、可由自身掌控的超光速机动能力。战略态势,从此不同。

“大力神号”运输船静静地悬浮在一旁,它圆满完成了使命。而它和它带来的巨型圆环,象征着人类文明在绝望的轮回中,又一次凭借智慧与决心,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为自己开辟了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