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少年歌行之锁山河 > 第257章 尺化剑影练 桃名试剑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7章 尺化剑影练 桃名试剑心

叶安世站在练武场中央,右手按在腰间的金腰带上,指尖在按扣上轻轻一旋。那腰带瞬间化作一柄墨色长尺,尺身光滑,隐隐泛着金属光泽。他握着尺子,凝神回想赵玉真教的无量剑法招式,手腕轻抖,墨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带起细微的风声。

练到兴起时,他依着心法催动灵力,墨尺忽然脱离掌心,悬浮在空中。紧接着,他背后竟浮现出数十道尺影,与手中的墨尺遥遥相对,如同一道无形的剑阵。这正是无量剑法的精妙之处,以尺代剑,以气御形,叶安世虽只初窥门径,却已显露出几分神韵。

练了半晌,额角见汗,叶安世收势时,瞥见赵玉真站在一旁出神,便脆生生地喊:“赵师兄?”

赵玉真没应声。

“赵哥哥!”

依旧没动静。

叶安世索性跑过去,拉了拉他的衣袖,声音软下来:“哥哥~你怎么啦?都不理我。”

赵玉真这才回过神,眨了眨眼:“啊?怎么了,安世?”

“我刚才练你教的无量剑法呢。”叶安世晃了晃手里的墨尺,又问,“我在想,哥哥教我你们望城山的无量剑法,吕师叔和王叔叔会不会生气呀?还有,你刚才在想什么,那么出神?”

赵玉真笑了笑,揉了揉他的头发:“他们不会生气的。武功本就该相互切磋,何况你学得认真。”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了点困惑,“我在想,叶师叔说我二十一岁后会给剑起名字,可我现在就想给它起个名字,却总也想不好。”

“那你想叫什么呀?”叶安世好奇地仰起脸。

赵玉真望着远处的桃树影,轻声道:“我想了几个,都觉得差点意思。”

叶安世眼珠一转,拍手道:“哥哥,我看你喜欢吃桃子,要不就叫‘桃子’或者‘桃花’?你看啊,你的剑不是总在桃花树下用离火阵心诀催发,还能长出桃子吗?现在想不出更好的,先用这个试试嘛。等回去的路上再慢慢想,要是觉得不好听,五年后我去找你,你再告诉我新名字;要是好听,就一直用着,多好!”

离仑恰好走过练武场,闻言笑道:“‘桃花’这个名字挺好,既合你性子,又有几分意境。”

朱厌也凑过来,用小树枝拍了拍赵玉真的肩膀:“小玉真,别想了,手底下见真章才重要。来,咱们练练,我只用一字诀,你随便出招。”他看了眼赵玉真空空的腰间,补充道,“你没带剑?无妨,剑鞘也是剑,照样能用。”

赵玉真眼睛一亮,点头道:“好!”

吕素真、王一行等人闻声都围了过来,站在练武场边观看。忘忧禅师双手合十,英磊则搬了张竹凳,给叶安世垫着脚看。

赵玉真解下腰间的桃木剑鞘,握在手中,沉声道:“那我便献丑了。”话音未落,他足尖轻点,身形如柳絮般飘出,剑鞘带着风声直取朱厌面门——竟是用了“春风来”的起手式,招式温润却暗藏劲力。

朱厌用拿着小树枝的手背在身后,不闪不避,另一只手结印淡淡吐出一字:“定。”

周遭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赵玉真的剑鞘在离朱厌寸许处停住,竟再也难进分毫。他眉头微蹙,体内灵力运转,大龙象力悄然催动,剑鞘上泛起淡淡的金光:“破!”

金光大盛,凝固的空气被震开,赵玉真借势旋身,剑鞘划出圆弧,太乙狮子决的气势弥漫开来,隐隐竟有狮吼之声。

朱厌挑眉,又道:“返。”

赵玉真只觉一股力道从剑鞘传来,竟将自己的攻势原路送回,连忙收势后退,足尖点地时,地面浮现出离火阵的纹路,灵力顺着纹路流转,化作点点星火。

“好功夫!”叶安世在一旁看得拍手,“赵哥哥加油!”

赵玉真深吸一口气,剑鞘指向天空,无量剑阵的雏形在他身后展开,虽不及叶安世的尺影繁密,却带着股生生不息的道韵。他望着朱厌,认真道:“朱厌先生,我要出全力了。”

朱厌咧嘴一笑:“尽管来。”

柳月在旁对墨晓黑道:“这孩子的道家心法已臻化境,尤其离火阵心诀,比传闻中更胜一筹。”

墨晓黑点头:“吕道长教得好,自身悟性也高。”

场上,赵玉真的剑鞘与朱厌的一字诀你来我往,看似平淡,实则招招暗含玄机。赵玉真的每一式都带着春风化雨的柔和,却总能在看似绝境时生出新的变化;朱厌则仅凭一字之力,便将对方的攻势化解于无形,偶尔还会“借”来赵玉真的招式,反将回去,引得众人阵阵低笑。

斗到酣处,赵玉真忽然收鞘而立,额角见汗,却笑得清朗:“我输了。”

朱厌也收回势,挑眉道:“没输,你这剑鞘用得比剑还灵。”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剑名,‘桃花’虽好,却少了点锋芒。等你真能让它在剑鞘里开出不败的花,或许就有答案了。”

赵玉真低头看着手中的剑鞘,若有所思。叶安世跑过来,把墨尺递给他:“哥哥,你的剑以后肯定很厉害!就像你刚才的招式一样,又好看又厉害!”

赵玉真接过墨尺,指尖轻轻摩挲着,忽然笑了:“或许,叫‘桃花’也不错。至少此刻,它让我想起了很多温暖的事。”

阳光洒在练武场上,将少年与剑鞘的影子拉得很长。无量剑法的尺影尚未散去,离火阵的余温还在空气中流转,而那个关于剑名的念想,已像颗桃花种子,悄悄在赵玉真心里扎了根。或许正如朱厌所说,答案不在名字本身,而在握着剑的人,和他心中那份始终温热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