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204章 印地赛车的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身着黑白薄荷绿配色的卡巴斯基实验室赛车服,从丹妮拉的房车出发,整个周末我都住在她的房车里,毕竟沃特金斯格伦赛道的露营氛围格外浓厚,连本场比赛的主赞助商都是一家名叫 “露营世界”的公司。走向维修区,开始为比赛做准备。

赛前简报、将赛车推至发车格、个人心理调整,再加上团队对赛车的最后检查,这些事情填满了赛前仅剩的几个小时。

很快,我们开始执行美国赛事特有的流程 —— 其中居然包括祈祷仪式,丹妮拉?皮耶里告诉我,这在这类赛事中是常态 —— 紧接着是奏国歌,这意味着比赛即将开始。

国歌结束后,车手们匆忙却有序地在维修区穿梭,钻进各自的赛车。

在这台为竞速而生的赛车里,我们尽可能调整坐姿,等待启动本田引擎的指令。

本次比赛的发车格排布如下:达米安?彼得斯为 12 号潘世奇车队拿下杆位;紧随其后的是 31 号戴尔?科因车队的约翰尼?威利斯,其赛车由 Z-Line 家具品牌赞助;查尔斯?阿姆斯特朗驾驶 9 号目标奇普甘纳西车队赛车排在第三位;令人意外的是,KV 科技赛车队的洛伦佐?马加良斯竟跻身甘纳西车队之间,以第四名的成绩将 5 号目标奇普甘纳西车队的马里诺?弗兰泽塞挤到第五位。

此外,被娜塔莎?齐林斯卡娅取代本田测试车手位置的查理?迈克尔斯,本次代表德雷尔 & 莱因博尔德车队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算是为本田阵营保住了颜面。

丹妮拉?皮耶里则以第七名发车,凭借印第安纳波利斯站的季军、密尔沃基站的冠军,以及上一站里士满椭圆形赛道的第五名,她成为安德雷蒂车队在本场比赛的领军者 —— 这也符合她在锦标赛积分榜上的车队领跑地位。

而车队其他成员的排位也与她相差不远:里奥?安德雷蒂排在第八位,我则在第九位起步,这是我至今在印地赛车中取得的最佳排位。

再往后,田中春树位列第十二;而向来排位表现出色的阿方索?瓦格纳,此次却成了安德雷蒂车队中排位最差的车手,仅以第十六位发车。

经过几圈在纽约州森林间的侦察圈后,比赛正式开始。

赛车两两一组沿着主直道疾驰而下,冲进一号弯。从图纸上看,这是一个 90 度右转弯,但实际赛道中,宽阔的路肩与外侧铺设的缓冲区让这个弯道的可用宽度远超预期。

尽管如此,赛事方仍要求我们全程 —— 尤其是起步阶段 —— 将赛车控制在白线内,因此暂时没人愿意为追求速度而滥用这一安全设计。

不过,从实际驾驶情况来看,你恐怕不会相信有这样的规定:当所有赛车挤在同一段赛道上时,混乱瞬间爆发。

首先,从第十三位起步的 3 号潘世奇车队车手德梅特里奥?科伦坡起步迅猛,在进弯时从内线超过了我,打乱了我的行驶路线,还让另一位车手趁机超过我。

就这样,我连丢两个位置,跌至第十一位;而我们身后的车流也因此拥堵,最终引发事故,导致阿方索退出比赛。

当时我正忙着挽回位置,没能看清这位巴西队友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我猜事故原因无非是赛道上车太多,加上我的赛车偏离了预期路线,使得其他车手的可行驶空间比预想中更小。

最终,与里奥?安德雷蒂共享 “7-11” 涂装的 29 号赛车,在一号弯的铺装缓冲区停下,退出了比赛。

不过此时并未出示黄旗,我们其余人别无选择,只能专注于完成剩余的赛道,将他远远甩在身后。

一号弯过后是一段短直道,随后又是一个右转弯,赛车沿着二号弯向山上行驶,行至坡道顶端时再左转进入三号弯。

我的余光里全是赛道两侧灰蓝色的防撞护栏,以及上方沃特金斯格伦赛道特有的防护网;驶过四号弯的小弯道后,我猛打方向盘右转,进入后直道。

这短暂的直道让我得以调整节奏,此时我发现前方是委内瑞拉 hVm 车队的何塞?埃斯特韦斯。

刚才科伦坡强行切入我原本的行驶路线,打乱了我的刹车节奏,埃斯特韦斯应该就是趁那时从外线超过了我。

这种被动挨打的情况绝不会再发生,我决心尽快夺回位置 ——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进入减速弯前,我没能找到足够的加速空间超越何塞。

左转、右转、直行、再左转,最后及时右转调整车身,进入外侧弯道的刹车区。

在原始的 F1 赛道布局中(如今纳斯卡短赛道布局也沿用此设计),这个长右转弯的弯道弧度更陡,赛车驶出后会进入内场直道;但在当前布局中,外侧弯道的出口更开阔,赛车驶出后会冲下一段短直道 —— 这条直道被直白地称为 “滑道”。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之前是不是一直把 “chute” 错说成 “shoot” 了?

我不确定,或许丹妮拉之前高估了我的英语水平,也可能我没分清这两个词细微的区别。

但无论如何,眼下这场赛车比赛才是最重要的,哪还有心思纠结这门半日耳曼、半罗曼语系混合语言的语法细节。

不管这条直道该叫 “滑道” 还是别的什么,赛车冲下后便进入六号弯 —— 这是一个与外侧弯道互补的左转弯。

驶出弯道后,V8 引擎全力轰鸣,赛车沿着短直道冲向鞋头弯,随后通过一个长长的回旋弯道,来到赛道的最南端。

这一连串弯道被称为 “靴形弯”,因为 1975 年左右,为提升安全性,赛道在原有 F1 布局基础上增设了这一段,有人发现它在赛道图上像一只从南端伸出来的靴子。

若真如此,那么八号弯就是 “鞋跟”—— 这个锐角右转弯过后,赛车开始爬坡,朝着九号弯的刹车区驶去。

我踩下刹车,通过印地赛车中相对较新的拨片换挡系统降挡,随后左转进入一段短暂的全油门直道,抵达坡道顶端后重新汇入旧赛道,两侧标志性的护栏再次逼近。

这里的防护网高耸于赛车之上,顶部呈弧形弯曲以保护观众,看起来竟有点像椭圆形赛道 —— 想想也合理,毕竟在现代赛事中,沃特金斯格伦赛道主要承办印地赛车和纳斯卡赛事,而这两大顶级赛事都起源于椭圆形赛道竞速。

沃特金斯格伦和索诺玛是纳斯卡赛程中仅有的两条公路赛道,同时沃特金斯格伦也是最早加入印地赛车联盟(IRL)赛程的公路赛道之一。

索诺玛赛道(因赞助原因曾命名为英菲尼迪赛道)也曾出现在 IRL 赛程中,但随着 IRL 与 cARt(冠军方程式)合并,北加利福尼亚地区已无法支撑两场印地赛事,而拉古纳塞卡赛道因更悠久的历史和在印地赛车史上的重要地位,最终被保留下来。

很快,十号弯迎面而来。我再次踩下刹车 —— 这个弯道比 90 度弯稍宽、稍快,但差别不大。

赛道第三段还有一个沃特金斯格伦的标志性设计:橙红色路肩。虽说刚从勒芒赛道过来(那里的路肩是蓝黄色),觉得这不算特别,但相比大多数赛道常见的红白路肩,也算是个有趣的变化。

显然,红白路肩的功能性已足够,这类设计本就重实用轻美观,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赛道有自己的独特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