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17章 来自前世界冠军的赞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来自前世界冠军的赞扬

飞机引擎低沉的轰鸣声中,我再次与科斯金宁父子一同踏上从格罗夫飞往巴塞罗那的旅程,为即将到来的西班牙大奖赛做准备。

刚从洗手间出来,正准备回到主客舱时,突然听到约翰内斯正和娜塔莎、乔治奥谈论着我。

此时汤米斜靠在座椅上,沉沉地睡着,抓住落地前的时间补觉,毕竟抵达巴塞罗那后,我们就要投入到赛季中测试,紧接着下周末便是正式的大奖赛。

在巴塞罗那,等待我们车手的是繁重的工作,这条赛道本就以测试场地闻名,而且在2007赛季,它还是少数几个布局发生变化的赛道之一。

曾经那条悠长流畅的最后赛段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低速的减速弯,旨在让赛车群聚,鼓励超车。

想到再也不能驾驶F1赛车飞驰过那个构成着名奇卡尼弯的长右弯,我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奇卡尼弯本身虽还在,但从低速的RAcc减速弯驶出后,整个弯道的特性已完全改变。

不过这些都等我到了赛道再去适应吧,此刻,我悄悄躲在一旁,竖起耳朵,想听听这位1982年的F1世界冠军对我的评价。

“他速度很快,乔治奥,比他自己意识到的还要快。你当初是怎么发现他的?” 约翰内斯向乔治奥询问着我的表现。

我在心里回顾自己F1生涯的前三场比赛:澳大利亚站第八名,收获一个积分;马来西亚站和巴林站分别获得第九和第十名,与积分擦肩而过。

但这在F1赛季初,远算不上糟糕的开局,尤其考虑到威廉姆斯目前只是中游车队,且正处于重建阶段。

去年,威廉姆斯失去了宝马厂队的支持,引擎换成了考斯沃斯。考斯沃斯V8引擎在台架测试中能达到转,但实际赛道表现和可靠性却令人失望。

如今我们成为丰田的合作伙伴,总体来看,赛季开局还算不错。

当然,从积分上看,2006年同期我们因为巴林站的出色表现,积分更多,但在马来西亚站和澳大利亚站,两辆赛车都退赛了。

而今年,尽管马来西亚站两车又出现问题,但每场比赛至少有一辆车能进入前十,这正是我们重建之路需要的稳定性基础。所以可靠性至关重要,是我们当下必须聚焦的重点。

俗话说:欲争第一,必先完赛。

对于第五、第八或其他任何能拿积分的名次来说,也是如此。

考斯沃斯引擎曾让我们栽过跟头,这次绝不能重蹈覆辙,毕竟威廉姆斯一向以工程和技术实力为傲,别忘了,我们可是打造出Fw14b赛车的车队。

而我,不过是这台让赛车飞速运转的庞大机器中的一个小齿轮罢了。

“我在阿尔派车队带F3的时候认识他的。当时车队扩充到三辆车,选了这个年轻车手作为三号车手,没人觉得他会有什么特别之处。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也觉得他可能难以胜任。他在围场里显得很紧张,就像不属于这里——毕竟他才十六七岁,谁又能怪他呢?我当时没料到他会在赛事中崭露头角。可当他坐进赛车,一切都变了。他上手极快,霍根海姆站第二场比赛就夺冠,波城站和斯帕站登上领奖台,两场摩纳哥赛事都拿到第四名,表现堪称惊艳。同期能和他媲美的新秀只有马克西米利安?雷纳,他也因此备受关注。不知不觉间,他在赞德沃特又赢下一场比赛,吸引了dAmS车队对其Gp2亚洲项目的关注,接着与贝耐公司合作,然后很快就进入了F1。那届赛事中有一批特别出色的车手,像安东尼?哈里森、洛伦佐?巴尔巴罗和马克西米利安?雷纳,我觉得张骋完全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乔治奥讲述着我们曾经的故事。

后来,他在低级别赛事中担任了更高的职位,这也是他在娜塔莎进入雷诺方程式 2.0阿尔卑斯系列赛时能指导她的原因。

不过在法国工作多年后,我想乔治奥是想回到家乡了,所以才想抓住加入三叉戟车队的机会。

他随后也向科斯金宁抛出一个问题:“你当时也有车队,你怎么看他?”

“和你说的情况很像。一开始我也没把他当回事,阿尔派车队扩充到三辆车,选了这个男孩当三号车手,结果赛季初他就表现惊人。后来车队遇到可靠性问题,但他还是在赞德沃特站夺冠了。真不敢想象如果他当时有辆更好的赛车,能取得怎样的成绩。那时我已经对方程式赛车没那么感兴趣了,2003年和2004年我帮汤米在F3站稳脚跟后,就慢慢把注意力转回德国房车大师赛(dtm)。说实话,他当时的表现比我车队里的车手在2005年的表现更让我印象深刻。”

约翰内斯回忆起2005年科斯金宁车队在欧洲F3锦标赛的最后一年。

汤米在队时,车队曾多次夺冠,但2005年汤米转战Gp2,约翰内斯只能管理两名中游车手。

我能理解他为何失去兴趣并在年底退出赛事,但我不太明白他为何对我如此赞誉有加。

事实是,那年ARt车队的安东尼?哈里森和洛伦佐?巴尔巴罗统治赛场,而穆克车队的马克西米利安?雷纳在新秀锦标赛中击败了我。

雷纳表现稳定,而赛季中期阿尔派车队的赛车可靠性不佳,等问题解决时,赛季也快结束了。

2005年时,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比雷纳更早进入F1,更没想到会和哈里森同处一个新秀梯队。

我原以为哈里森会比我早两年进入F1,雷纳次年进入,最后才轮到我。

不过,我确实要感谢贝耐公司,是他们加速了我的职业生涯,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你们觉得他能取得怎样的成就?”

娜塔莎向两人问道,我这位年轻的表妹好奇这位前世界冠军和经验丰富的青训经理对我的潜力有何看法。

其实我自己也很想知道。

之前我和乔治奥聊过类似的话题,但他当面说的和心里真正想的或许并不一样。

而现在听到的这些评价无比真实,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在偷听,又以为汤米还在睡觉,唯一可能让他们有所保留的或许就是娜塔莎,但这话题又与她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他把握好机会,加入合适的车队?他有实力争夺世界冠军。但他得有自信,如果他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个实力,F1会把他吞噬。”约翰内斯回答道。

听到这里,我不想再听下去了,走进客舱,装作刚从洗手间出来。

约翰内斯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向我点头致意,乔治奥也打了个哈欠,伸展着手臂,掩饰着可能有的其他反应。

我在娜塔莎旁边坐下,她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显然还在消化这位1982年世界冠军话语中的深意。

我能理解她,这样的评价任谁听了都会震惊。

一位世界冠军认为我也能成为世界冠军,可我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甚至连在F1 赢得比赛都不敢想,或许这就是他所说的自信吧。

但事情哪有这么简单,我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自信这一点:威廉姆斯才刚刚开始重建,就算车队有朝一日能达到夺冠、争冠的水平,届时我还得和汤米?科斯金宁竞争。真好奇当我和他儿子竞争时,约翰内斯会怎么看待我夺冠的希望。

“你没事吧?”我问娜塔莎,依然装作不知道他们刚才谈论的内容。

之后我或许会和她分享,但不会在约翰内斯和乔治奥面前说,我不想让这两位知道我听到了他们对我的真实评价。

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些评价:这既是极高的赞誉,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意味着在巴塞罗那,我要背负起全新的期待。

为期三天的测试被平均分配给我们三人:北川英树第一天测试,我第二天,汤米最后一天,这对我来说,比上次马来西亚的赛季中测试安排要好。

测试结束一周后,就是正式的比赛周末。

我希望能在排位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首圈就占据有利位置,因为如果约翰内斯?科斯金宁都开始关注我,那就意味着F1圈里其他重要人物也在留意我的表现了。

我想在西班牙站拿到积分,更想在下一场比赛——F1皇冠上的明珠——摩纳哥大奖赛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