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 第120章 陆沉的 “股份转让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陆沉的 “股份转让书”

第 120 章 陆沉的 “股份转让书”

第一节 总裁办公室的深夜:一份藏在文件里的初心

八月的深夜,陆氏集团总部大楼只剩下零星的灯光,顶层总裁办公室的灯却依旧亮着。陆沉坐在宽大的黑檀木办公桌后,面前摊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陆氏集团股份转让协议》,文件首页的 “转让方” 写着他的名字,“受让方” 一栏,空白处等着填上 “林浅” 两个字。

办公桌上还放着一张照片,是 “浅沉” 门店开业当天拍的:林浅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门店招牌下,手里捧着顾客送的向日葵,笑得眼睛都弯了;他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刚签好的订单,嘴角藏着不易察觉的温柔。照片旁边,是一枚未完成的点翠胸针 —— 林父留下的 “和解” 胸针,现在由周芳大师帮忙修复,已经完成了大半,青绿色的羽毛贴合在银胎上,泛着柔和的光泽。

陆沉拿起胸针,指尖轻轻拂过羽毛,思绪回到几个月前。那时林浅刚决定创立 “浅沉”,手里只有陆父转让的 20% 股份和一点积蓄,每天跑工厂、找匠人、盯设计,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有一次他去工作室找她,看到她趴在设计图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铅笔,图纸上画满了 “非遗新生” 系列的草稿,旁边标注着 “周大师说羽毛要再挺一点”“纳米涂层测试第 5 次”—— 那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女孩不是一时兴起,是真的想把父亲的遗愿、把非遗的初心,一点点变成现实。

“陆总,股份转让的法律文件已经核对好了,只要您和林小姐签字,下周就能在工商局完成备案。” 特助陈默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一丝疲惫 —— 为了这份文件,他和法务团队熬了三个通宵,反复确认每一个条款,既要符合法律规定,又要确保林浅的权益。

“嗯,我知道了。” 陆沉的声音低沉,目光落在文件的 “转让比例” 一栏 ——50%,这意味着他将把自己手里一半的陆氏股份转给林浅,转让后,林浅将成为陆氏集团仅次于他的第二大股东,同时拥有 “浅沉” 品牌 100% 的控制权(此前林浅持有 “浅沉” 80% 股份,陆沉持有 20%)。

陈默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陆总,您确定要转让 50% 吗?这几乎是您手里一半的资产…… 而且,董事会那边可能会有异议,毕竟林小姐目前主要负责‘浅沉’,没有参与陆氏的核心管理。” 作为跟着陆沉多年的特助,他习惯了总裁的 “理性决策”,这次如此 “感性” 的资产分配,让他有些担心。

陆沉拿起钢笔,在文件空白处轻轻划了一下,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确定。陈默,你跟了我这么久,应该知道‘浅沉’对林浅的意义,对我来说,也不只是一个子品牌。”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照片里林浅的笑容上,“林浅想要的,不是股份,不是钱,是能让非遗活下去、让‘浅沉’走下去的底气。我给她股份,不是‘施舍’,是想让她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在她身后,陆氏也在她身后。”

电话那头的陈默沉默了几秒,突然明白了。他一直以为陆沉是 “商人思维”,却忘了总裁在 “理性” 之外,还有对林浅的 “偏爱”—— 这种偏爱,不是盲目,是看到了她的初心,认可了她的坚持,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给她最坚实的支持。“我明白了,陆总。我会安排好后续的备案流程,确保不会有任何问题。”

挂了电话,陆沉重新拿起股份转让协议,在 “转让目的” 一栏,一笔一划地写下:“为支持‘浅沉’品牌非遗传承事业,助力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融合,保障受让方林浅在非遗推广中的资金与资源需求,特转让本协议约定股份。”

写完后,他把文件放进一个深棕色的丝绒盒子里,盒子里还放着一枚小小的银质印章 —— 是他特意找老银匠做的,印章上刻着 “浅” 和 “沉” 两个字,连在一起是 “浅沉”,分开是他们各自的名字。他想,等林浅签完字,就把这枚印章送给她,像一个约定,一个关于 “共同守护” 的约定。

窗外的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透过落地窗,落在文件上,“林浅” 两个待填的字,在灯光下像是有了温度。陆沉知道,这份股份转让书,不是一份简单的法律文件,是他对林浅的信任,对非遗的承诺,是两人从 “离婚夫妻” 到 “事业伙伴”,再到 “灵魂同行者” 的见证 —— 他要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会一起,把 “浅沉” 的初心,把非遗的火种,一点点传递下去。

第二届 门店里的惊喜:一份让她红了眼眶的 “底气”

第二天下午,“浅沉” 门店里一片忙碌。苏曼正在给顾客介绍 “青芽凝露” 项链,手里拿着放大镜,耐心地讲解环保羽毛的制作过程;陈曦趴在展示台后,修改着 “秋菊傲霜” 胸针的设计稿,旁边放着周芳大师刚送来的羽毛样品;李伟则在调试门店的电子屏,屏幕上循环播放着 “非遗匠人扶持计划” 的宣传片,画面里是傣族织锦匠人、花丝镶嵌学徒的笑脸。

林浅刚从苏州工坊回来,手里提着一个保温袋,里面是周芳大师让她带回来的点翠羽毛样品,正准备放进展示柜,就看到陆沉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深棕色的丝绒盒子,脸上带着少见的 “紧张”—— 平时在董事会上叱咤风云的总裁,此刻竟像个准备给心上人送礼物的少年,手指轻轻攥着盒子,指尖微微泛白。

“你怎么来了?今天不是有董事会吗?” 林浅放下保温袋,走过去帮他接过外套,发现他的衬衫领口有些皱,显然是从公司直接过来的,没来得及整理。

“董事会提前结束了,有份文件想给你看。” 陆沉拉着她走到门店的休息区,这里放着一张小小的圆桌,桌上摆着一盆绿萝,是林浅特意放的,说 “能让顾客觉得更亲切”。他把丝绒盒子放在桌上,推到林浅面前,“打开看看。”

林浅疑惑地看着他,又看了看盒子,慢慢打开 —— 里面不是珠宝,不是礼物,是一份厚厚的文件,首页 “股份转让协议” 几个大字,让她瞬间愣住了。她拿起文件,手指有些颤抖地翻到 “转让比例” 一栏,看到 “50%” 时,呼吸瞬间停滞了。

“陆沉,这…… 这是怎么回事?” 林浅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她抬起头看着陆沉,眼睛里满是惊讶,“你为什么要转让这么多股份给我?我不需要这么多,‘浅沉’现在的资金足够了,而且……”

“我知道你不需要‘股份’,但你需要‘底气’。” 陆沉打断她,语气认真,“你想扩大‘非遗匠人孵化基地’,需要资金;你想和高校合作开设非遗专业,需要资源;你想把‘浅沉’的环保点翠推向国际,需要陆氏的供应链支持 —— 这些,都需要你有足够的话语权,而不是每次都要跟我‘申请’,跟董事会‘沟通’。”

他拿起文件,翻到 “转让用途” 一栏,指着他昨天写的那行字:“你看,我特意加了‘仅限用于浅沉与陆氏的合作项目’,不是限制你,是想确保这些股份能真正帮到你,帮到非遗传承。以后,你可以直接用陆氏的资源对接匠人,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决策,不用再因为‘身份’而束手束脚。”

林浅看着文件上的字迹,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眼眶突然红了。她想起之前想和国外非遗机构合作,因为 “浅沉” 是小品牌,对方一直犹豫,后来陆沉用陆氏的名义担保,才促成了合作;想起之前想扩大环保羽毛生产车间,因为资金不足,陆沉悄悄从自己的账户里划了一笔钱,说是 “陆氏对非遗项目的投资”—— 原来,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她的初心,而这份股份转让书,是把这份 “默默”,变成了 “明目张胆” 的支持。

“可是,这是你一半的股份……” 林浅的声音带着哽咽,她知道陆氏股份的价值,不是金钱能衡量的,是他多年打拼的心血,是他在陆氏立足的根本。

陆沉拿起她的手,轻轻拍了拍,语气里带着温柔的调侃:“放心,我还留了 50%,不会变成‘无业游民’。而且,你别忘了,你是‘浅沉’的创始人,是能让环保点翠火遍全网的设计师,让你当陆氏的第二大股东,是陆氏的荣幸,不是你的‘负担’。”

他从口袋里拿出那枚银质印章,放在林浅手里:“这个送给你,印章上有‘浅’和‘沉’,以后不管是‘浅沉’的设计,还是陆氏的合作项目,你都可以用它 —— 就当是我们的‘合作印章’,盖了章,就代表我们都认可,都支持。”

林浅握着印章,指尖传来银质的冰凉,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她看着陆沉认真的眼睛,看着文件上 “林浅” 的待填位置,突然明白,这份股份转让书,不是 “财产转移”,是 “信任托付”,是 “初心同行”—— 他把自己的心血,托付给了她;把陆氏的未来,和她的非遗初心,紧紧绑在了一起。

第三节 附加条件的小幽默:藏在严肃里的温柔

林浅擦干眼泪,拿起钢笔,准备在 “受让方” 一栏签字,却被陆沉拦住了:“等等,还有个附加条件,你得先同意。”

“附加条件?” 林浅疑惑地看着他,以为是什么复杂的条款,比如 “股份不能转让给第三方”“必须参与陆氏管理” 之类的,没想到陆沉从文件最后一页抽出一张便签,上面写着一行字:“本协议生效后,受让方林浅不得在未通知转让方的情况下,私自降低转让方陆沉在‘浅沉’品牌的‘顾问薪资’。”

“顾问薪资?” 林浅愣了一下,才想起之前她邀请陆沉担任 “浅沉” 的品牌顾问,给他开了美月 “一块钱” 的象征性薪资,说是 “意思意思,主要是让你有参与感”。当时陆沉笑着答应了,没想到他还记在心里,甚至写进了股份转让的附加条件里。

“陆总,你这是跟我‘讨薪’啊?” 林浅忍不住笑了,眼眶里的泪水还没干,嘴角却已经弯了起来,“一块钱的薪资,你还怕我给你减了?”

“那可不一定。” 陆沉也笑了,语气里带着孩子气的认真,“万一你以后觉得我这个顾问没用了,把我‘开除’了怎么办?有了这个附加条件,至少你不能偷偷减薪,要开除也得跟我商量。”

其实他哪里是在乎那 “一块钱”,是想找个轻松的理由,让这份严肃的股份转让多一点 “日常感”,多一点 “他们之间的味道”。他知道林浅性子认真,拿到这么多股份,肯定会有心理负担,所以故意加了这个 “小幽默” 的附加条件,让她知道,他们之间还是和以前一样,可以开玩笑,可以闹,不是只有 “股份”“协议” 这样的严肃话题。

“行,我答应你。” 林浅拿起笔,在便签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保证不偷偷减薪,也不随便开除你 —— 不过,如果你这个顾问不称职,比如不给‘浅沉’提好建议,我可是要‘扣绩效’的。”

“扣绩效?” 陆沉挑眉,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尖,“林总还挺严格。那我可得好好表现,比如…… 帮你把‘浅沉’的国际供应链打通,帮你对接卢浮宫珠宝展的负责人,帮你……”

“停!” 林浅笑着打断他,“陆顾问,你这是在‘邀功’吗?先把眼前的事做好,比如帮我看看这个月的销售数据,分析一下‘青芽凝露’的复购率,这才是合格的顾问该做的。”

两人的笑声落在门店里,苏曼和陈曦偷偷看过来,相视一笑 —— 他们早就习惯了老板和陆总的 “打打闹闹”,从门店开业时的 “偷偷包订单”,到首秀时的 “后台递咖啡”,再到现在的 “股份转让讨薪”,这两个人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 “前任”,是彼此最懂、最支持的 “伙伴”。

林浅重新拿起股份转让协议,在 “受让方” 一栏,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林浅” 两个字,落在 “陆沉” 的名字旁边,像是两个约定好的符号,从此绑定在一起,共同守护着 “浅沉” 的初心,守护着非遗的未来。

签完字后,陆沉拿起文件,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落下的瞬间,他心里突然松了一口气 —— 不是因为转让了股份,是因为他终于用自己的方式,给了林浅最坚实的支持,给了 “浅沉” 最稳固的未来。

“对了,还有件事。” 陆沉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份邀请函,递给林浅,“下周陆氏有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我想让你跟我一起去,在会上介绍一下‘浅沉’的非遗项目,还有环保点翠技术。很多国际品牌的负责人都会来,说不定能促成合作,把我们的环保点翠推向国际。”

林浅接过邀请函,上面印着陆氏集团的 logo,还有一行小字:“特邀嘉宾:‘浅沉’品牌创始人 林浅女士”。她抬起头看着陆沉,眼里满是感动 —— 他不仅给了她股份,给了她话语权,还为她搭建了更大的平台,让她的非遗初心,能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认可。

“好,我跟你去。” 林浅笑着点头,手里握着股份转让协议和邀请函,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这份股份转让书不是结束,是开始 —— 是她和陆沉共同守护非遗、发展 “浅沉” 的新开始,是中国非遗走向世界的新开始。

第四届 时光胶囊前的约定:一份关于未来的 “共同承诺”

傍晚时分,门店打烊后,林浅和陆沉没有离开,而是走到橱窗里的 “时光胶囊” 前。胶囊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里面放着两人的离婚证复印件、第一次合作的设计稿、首秀时的 “青芽凝露” 宣传册,还有顾客写下的对未来的期待 —— 有孩子写 “希望以后能买到更多非遗珠宝”,有年轻人写 “希望‘浅沉’能一直做下去,让非遗不会消失”,有老人写 “希望我的孙子也能知道点翠是什么”。

林浅打开玻璃盒,小心翼翼地把股份转让协议的复印件放进去,旁边放着那枚刻着 “浅” 和 “沉” 的银质印章。“以后,这也是我们‘时光胶囊’的一部分。” 她轻声说,“等明天打开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多么重要的决定。”

陆沉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目光落在玻璃盒里的文件上:“明年打开的时候,‘浅沉’的非遗匠人孵化基地应该已经建成了,高校的非遗专业也该招生了,说不定我们的环保点翠已经卖到国外去了。”

“你倒是想得远。” 林浅笑着靠在他怀里,“不过,我相信我们能做到。有了这份股份,我们就能更自由地做想做的事,不用再担心资金,不用再担心资源,不用再担心别人不认可。”

“不是‘我们能做到’,是‘你能做到’。” 陆沉纠正她,语气认真,“我只是给了你‘底气’,真正能让‘浅沉’走下去、让非遗活起来的,是你的初心,是你的坚持,是你对每一片羽毛、每一个设计的用心。”

林浅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话:“做珠宝,做的不是‘石头和金属’,是‘人心和故事’。” 现在她终于明白,“浅沉” 能走到今天,不是因为有多少股份,有多少资金,是因为它背后有 “故事”—— 有父亲的遗愿,有周芳大师的匠心,有团队的努力,还有她和陆沉的 “共同守护”。

“对了,周大师说,‘和解’胸针下周就能修复完成了。” 林浅想起苏州工坊的事,笑着对陆沉说,“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拿,顺便请大师吃个饭,感谢她这么久的帮忙。”

“好,我安排时间。” 陆沉点头,手指轻轻抚摸着玻璃盒里的银质印章,“等胸针修复好了,我们把它放进‘浅沉’的非遗展示区,让顾客都能看到,这枚胸针不仅是你父亲的遗愿,也是我们‘浅沉’的初心 —— 和解过去,守护未来。”

林浅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温暖。夕阳的余晖透过橱窗,落在 “时光胶囊” 上,落在股份转让协议和银质印章上,像是给这份 “共同承诺” 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她知道,未来还会有很多挑战 —— 可能会有国际品牌的竞争,可能会有非遗传承的困难,可能会有市场的变化,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身边有陆沉,有团队,有无数支持非遗的人。他们会一起,把 “浅沉” 的初心,把环保点翠的美丽,把中国非遗的魅力,一点点传递下去,传递到更远的地方,传递给更多的人。

陆沉低头看着怀里的林浅,心里也满是坚定。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 不是转让了 50% 的股份,是选择和林浅一起,守护一份值得的初心,一份能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初心。

夜色渐浓,门店的灯光亮起,照亮了橱窗里的 “时光胶囊”,也照亮了两人紧紧相依的身影。这份藏在股份转让书里的初心,这份关于非遗与未来的约定,从此刻开始,正式启程,走向更广阔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