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颍川,郭图的茅庐,郭嘉垂手立在堂下。

郭图坐在竹榻上,手里捻着胡须,声音沉缓如老钟:“你且听好。下月南阳郡丞会来拜访,我已为你备好了荐文。

你只需在他面前展露三分才学,这郡掾的位置便跑不了。

日后谨守本分,累功升迁,不愁光耀郭家门楣……”

郭嘉低着头,视线落在青砖地面的一道裂缝上,裂缝里竟钻出了一小丛嫩草。

“……这个世道,唯有依附明主,方能保全自身,施展抱负。你这性子,也该改改,少些狂傲,多些沉稳……”

郭图的话像屋檐滴落的雨水,一声声敲在地上,却穿不透他心里那层滚烫的茧。

洛阳城的酒气混着流民的哭号,并州的风沙裹着田垄的新绿,人民军士兵喊号子时震得地皮发颤的声浪,还有那些握着锄头的手举起刀枪、面黄肌瘦的人眼里燃起的光……那些画面在脑子里翻涌,死死盖过了“忠君”“扬名”的老调。

忽然,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家仆连滚带爬地闯进来:“老爷!京城来消息了——汉帝……汉帝驾崩了!”

“哐当”一声,郭图手里的茶杯摔在地上,青瓷碎片溅了一地:“这天……这天要塌了啊!”

他终究没把“天下大乱”说透,却把茫然与惋惜都倒进了望向郭嘉的眼神里,“我为你安排的这一切……还有用吗?”

那些荐文、人脉、仕途规划,在“乱世”二字面前,像纸糊的房子,风一吹就晃。

郭嘉却在这时抬起头,眼睛里亮得惊人。

而千里之外的并州,此刻正沐浴在四月的暖阳里。

经过两年休养生息,这片曾饱经战火、白骨露于野的土地,渐渐有了鲜活的气息。

官道两旁新栽的杨树抽出嫩枝,风一吹就沙沙响;

田埂上的麦苗绿油油铺向远方,长势喜人,几个老农正蹲在田边,用粗糙的手抚着麦叶,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村落里传来孩童的嬉笑声,混着鸡鸣犬吠,热热闹闹;

人民军的营地扩展了数倍,训练场上传来整齐的呼号声,震得空气都在颤,一切都在朝着踏实的方向走。

张远的身体早已痊愈,此刻正站在临时搭建的比武场入口,听刘兰汇报赛事安排。

“总决赛分三场,马上比枪、步战比刀、箭术比准头,全是实战里用得上的真本事,不搞花架子。”

刘兰手里拿着名册,语速轻快,眼里满是自豪,“参赛的都是各营推选的好手,有咱们自己培养的庄稼汉,有投军的流民,还有解放来的奴仆,全是实打实的自己人!”

张远点点头,眼里带着笑意:“就该这样!人民军的底气,得从自己人里长出来,从田埂上、工棚里长出来。走,看看去,瞧瞧咱们并州的好儿女!”

比武场设在一片开阔的河滩上,四周用木栅栏围起来,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有穿着军装的士兵,有扛着锄头刚从田里赶来的百姓,还有抱着孩子、提着竹篮的妇人,个个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眼里闪着光。

张远一进去,人群里就响起低低的欢呼,有人喊“首席好”,有人使劲鼓掌,他笑着挥手回应,目光扫过全场,很快就看见了站在栅栏边的杨柳。

这两年,张远渐渐松了对她的约束,虽不至于放她自由,但看管没那么严格,也允许她偶尔出来看看这并州的变化。

“你也来了。”张远走过去打招呼。

杨柳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场内,点点头,就算是回应。

号角声雄浑地响起,比武开始了。

马上比武最是惊心动魄,两骑相向飞驰,长枪相交时发出“铛”的巨响,火星四溅,看得围观人群齐声喝彩;

步战则更显硬朗,短刀劈砍、拳脚相加,招招都透着实战的狠劲,选手们脸上溅着泥点,眼里却燃着斗志,没人退缩;

最让人屏息的是箭术比拼,靶子设在百步之外,选手们张弓搭箭,手臂稳如磐石,箭矢破空的“咻”声听得人心里发紧,每中一箭,人群里就爆发出一阵欢呼。

一场场比下来,名次渐渐明晰。

张远让人搬来奖品——绣着“勇”字的锦旗、两匹新布,还有沉甸甸的粟米,都是百姓和士兵们最实用的东西。

获奖的共有十七人,张远一个个握着他们的手,准确叫出每个人的名字、籍贯,还有他们入伍前的营生:“王大牛,西河农夫,步战第一,好样的!”

“赵二虎,上党李家奴仆,马上枪术第一,挣脱枷锁就是好汉!”

这些年轻人里,有曾经的农夫、奴仆,此刻都挺胸抬头,胸膛挺得笔直,眼里闪着骄傲的光,那是被认可、被尊重的精气神。

最后轮到射箭项目,冠军是个梳着双鬟的姑娘,约莫十七八岁,额角渗着汗珠,站在一群壮汉里格外显眼。

她叫杨雪,老家在上党深山,爹娘早亡,靠着打猎采药勉强糊口,前几年家乡遭兵祸,是人民军救了她,她便带着这把弓投了军,进了辎重营。

旁人都觉得辎重营尽是杂活,她却不肯闲着,操练之余总偷偷练箭,营地后山坡的树干上,密密麻麻全是她射的箭孔,硬生生把打猎的野路子,练得比正规教的还准。

刚才比拼时,前三箭她箭箭正中靶心,引得全场惊呼,最后一箭时忽然起了阵急风,箭矢稍偏,却依旧落在十环边缘,稳稳拿下冠军。

此刻站在一群壮汉里,她不怯不馁,脊背挺得笔直。

张远拿起属于她的锦旗,高高举起,声音洪亮得传遍河滩:“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杨雪同志,好样的!咱们人民军的姑娘,不输男儿!”

杨雪脸颊微红,接过锦旗:“谢首席!”

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连一直冷着脸的杨柳,嘴角也轻轻动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人群里,有老农捋着胡须笑,有妇人抱着孩子鼓掌,有年轻后生眼里燃着向往——这就是他们的军队,是百姓自己的军队,每个人都透着一股不服输、敢担当的精气神。

风从河滩上吹过,带着青草的气息,也带着隐隐的战鼓声——远方的乱世已至,而这里,正汇聚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力量,积蓄着迎接风雨、开创新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