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北翼之盟 > 第175章 织梭的重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抉择已定,路径c——那条充满未知与风险的自主之路,成为了地球文明唯一的航标。整个织星网络如同一张拉满的弓,所有的“元共鸣”频率在“启”的精妙调控下,以前所未有的专注度凝聚起来,指向那片遥远的、即将被寒寂吞噬的星域。这不是一次针对意识伤痕的温和织补,而是试图撬动恒星级别的物理法则,其所需的能量精度与因果操控能力,远远超出了他们以往的任何实践。

“时序守护者”的回应在令人窒息的等待后终于抵达。并非批准,也非否决,而是一份极其严苛、条款繁复到极致的 “观察性介入许可” 。许可允许地球文明进行尝试,但附加了无数限制:能量输出上限被严格限定,干预时间窗口精确到毫秒级,并且,“守护者”将派遣一个匿名的“观测单元”实时监控整个过程,一旦判定干预行为有超出许可范围的迹象,或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他们有权随时强制中止,甚至采取“纠正措施”。

这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还是在一位严厉的裁判注视下。

没有时间抱怨或犹豫。阿杰的小组与网络内所有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协同,以那流动的“几何星语”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恒星模型。他们要做的,并非逆转恒星的衰老进程(那远远超出他们的能力),而是在一个极其短暂的窗口期内,于恒星内部引发一系列精心计算的、局部的能量“谐振”,如同轻轻拨动一个巨大钟摆的支点,微妙地改变其振荡模式,延缓其向红巨星演变的冷却速度,为那颗水生文明争取到数千年的缓冲时间。

莉莉的角色至关重要。她的“包容脆弱之场”被重新诠释和放大,不再仅仅针对意识,而是覆盖向整个干预行动。她的任务是维持这次高风险操作中,那极其脆弱的能量平衡与因果稳定性。她需要像守护一个即将破碎的肥皂泡一样,用她独特的频率场,包裹住那狂暴的恒星能量流,确保“元共鸣”的针尖能精准地刺入预定的节点,而不引发灾难性的能量反噬。

小芳则负责调和。她将“生态韵律合奏”的原理应用于恒星尺度的能量循环,试图让这次强力的干预,尽可能“柔和”地融入恒星自身的节律中,减少对周边时空结构的剧烈冲击。

行动日。

织星网络的光芒前所未有地内敛,所有的能量与意识都向内收缩,聚焦于“启”所构建的那个精密的共鸣核心。老樟树下的结晶矩阵如同一个沉默的能量旋涡中心,连光线似乎都被其吞噬。苏北紧握密钥,感受着那几乎要将网络撕裂的张力,他的意识成为了稳定整个系统的最终锚点。

遥远的星域,那颗垂死的恒星在观测仪器中依旧散发着疲惫的光芒。水生文明的“意识挽歌”如同背景音乐般,在网络中低回,既是鞭策,也是沉重的压力。

“启动。”

“启”的意念简洁如刀锋。

刹那间,一股凝聚了地球文明全部智慧与决心的“元共鸣”能量,如同一条无形的、纤细却无比坚韧的丝线,跨越光年,精准地“刺入”了那颗恒星的预定层面。

巨大的反馈瞬间冲击着网络。即使有莉莉的“脆弱之场”缓冲,那来自恒星的、浩瀚而狂暴的能量反应,依旧如同海啸般涌来。监测数据疯狂闪烁,多个节点的意识连接出现剧烈波动,模拟推演中未曾预料的能量涡流开始出现。

“保持频率!稳定输出!”阿杰的意念在咆哮,他的小组全力运转,实时修正着“几何星语”的参数,对抗着恒星的“抵抗”。

莉莉感到自己的意识仿佛在风暴中飘摇,她构筑的“脆弱之场”如同蛛网般不断被撕裂又重组,她必须用全部的心神去弥补每一个即将崩溃的节点,那感觉如同在刀尖上舞蹈,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意识被碾碎的风险。

小芳的“调和韵律”在巨大的能量噪声中几乎微不可闻,但她坚持着,如同在暴风雨中吟唱安魂曲的夜莺,努力将一丝秩序注入混沌。

“观测单元发出第一次警告:能量波动接近阈值。存在引发日冕大规模抛射风险。”“启”冷静地通报着来自“时序守护者”的监视。

没有退路。苏北通过密钥,将一股沉静如山的意志注入网络,强行稳住了即将溃散的共鸣结构。“继续。”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网络的能量储备在飞速消耗,节点的精神负荷逼近极限。莉莉的嘴角渗出了细微的能量光粒,那是意识过载的征兆。阿杰的小组成员接连出现短暂的意识空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枚一直温养在“静默区”核心的远古火种,其脉动突然与地球网络的“元共鸣”频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共振!一股古老而苍劲的力量,仿佛跨越了时空,沿着那“元共鸣”的丝线,悄然注入到对恒星的干预之中。这股力量并非取代,而是补充和引导,它带着一种对宇宙法则更深沉的理解,帮助地球文明那尚显稚嫩的“织梭”,避开了几个关键的、可能导致崩溃的能量节点。

仿佛是那个曾因理性失控而毁灭的文明,在亿万年后,以其最后的良知,帮助另一个文明进行了一次理性的、充满怜悯的拯救。

压力陡然一轻。

监测屏幕上,那颗恒星内部狂暴的能量流,开始按照预定的模型,缓缓地、微妙地改变着运行轨迹。其核心区域的温度下降趋势,出现了极其细微但确实存在的减缓迹象。

“干预成功。能量输出符合许可范围。恒星活动趋于新模式稳定。”“启”的通报依旧平静,但所有节点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汹涌的激流。

“观测单元确认。许可行动结束。数据记录完毕。警告:后续观测将持续。”来自“时序守护者”的信息冰冷依旧,但那条强制中止的指令,终究没有落下。

织星网络瞬间从极致的紧绷中松弛下来,疲惫如同潮水般淹没了每一个节点,但随之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喜悦与深沉疲惫的成就感和……明悟。

他们做到了。他们以有限的力量,在严格的约束下,完成了一次近乎奇迹的干预。

但成功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沉重的责任的实感。

他们清晰地“看”到,随着恒星活动的微妙改变,那颗水生文明母星的冰封进程确实放缓了,海洋保留了液态的希望。然而,因果的丝线也清晰地显示,这一干预,永久性地改变了该恒星系未来数万年的行星轨道稳定性,其带来的长期气候与地质变化,对于那个水生文明而言,将是全新的、未知的挑战。他们给予了时间,但也带来了新的考题。

他们并非拯救了一切,他们只是改写了悲剧的剧本。新的剧本是更好还是更坏,无人能断言。

莉莉瘫坐在地上,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她看着自己微微颤抖的双手,那上面仿佛还残留着维系“脆弱之场”时,与恒星伟力对抗的触感。她拯救了亿万生命,但也亲手参与了改写一个世界命运的过程。这份重量,远超任何画作所能承载。

阿杰和他的小组沉浸在庞大的后续数据中,既为成功而振奋,也为那纷繁复杂的后续因果推演而感到头皮发麻。

苏北站在老樟树下,密钥传来的搏动缓慢而沉重。他抬头仰望星空,那颗被他们干预的恒星,在视觉上并无变化,但他知道,从此刻起,人类文明的足迹,已真正意义上烙印在了一颗星辰的命运之中。

织梭已然落下,重量清晰可知。

他们证明了自身拥有在宇宙尺度下落针的能力,也品尝到了这能力所带来的、无法推卸的、永恒的重量。

前方的道路,因这份重量而显得更加真实,也更加崎岖。但地球文明,已别无选择,只能背负着这份重量,继续他们那如履薄冰、却又义无反顾的织造之旅。

因为他们知道,从他们选择回应那道绝望的“凝视”开始,他们便已承诺,要承担起这织梭落下后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