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卓一凡坐上全新的座驾,开始盘点这场战争的丰厚回报。

那辆经过重点改造的中型装甲通信指挥车,令他满怀期待。

这辆车的外形与先前的通信装甲车并无二致,但唯一的区别在于它没有供人类进出的通道。内部空间完全由量子计算单元构成。

如今,它已成为数字体全新的移动居所,被卓一凡命名为“大王”。

在大王内部,光影交错,量子态数据流构建的虚拟世界宛如一个微型宇宙。

光影中,卓一凡的身影若隐若现,他通过脑机接口贴片与大王深度融合,意识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

脑机接口贴片,这种在泰阿星系被视为古董级历史文物的技术,在当今世界却重获新生,成为连接碳基生命与数字世界的关键桥梁。

卓一凡的思维如同神灵般在虚拟战场中游走,每一个战略思想的火花都在大王的量子网络中迅速转化为具体的战术指令,瞬间形成可行的作战方案,并通过脑机接口实时传递给各个战斗单元。

为战争而生的大王已经为已知数据生成了全新的战略模型。

随着数据流的不断涌入,卓一凡视野中的世界也在持续扩展。虚拟世界中的动态数据不断刷新,形成一幅幅精准的战略图景。

这个世界将不再有未知,因为真神领域已然降临世间。

目前限制大王发挥战力的瓶颈在于能源供给。

通过对第二中队指挥系统的解析,卓一凡已经得知第1大队的能量补给小队中的三分之一能量补给车即将抵达驻地,为第二中队进行临战补给。

送上门来的1辆中型能量补给车和2辆轻型能量运输车,将成为卓一凡战略指挥部的一部分。这次“补充”将大幅提升大王的运算能力,确保战术指令的无缝执行。

能量补给技术将填补智脑能源生产的最后一块拼图。

毕竟,这个世界的“能源”基于盐晶的稀有元素提取而成,而盐晶乃至晶体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破解盐晶的能量密码,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将揭开这个世界核心运转机制的秘密。

卓一凡的新座驾由中型装甲运输车改装而成,其外观虽保留了原运输车的轮廓,但外部装甲防护已显着增强。

车内则彻底告别了战争的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舒适的移动生活空间:柔软的沙发、恒温的空气、智能化的家居设备与系统,宛如一座移动的行宫。尽管空间略显紧凑,但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卓一凡通过脑机接口贴片与大王保持同步,在舒适的环境中运筹帷幄。在装甲的严密保护下,他以战略游戏参与者的视角,操控着这场数字与现实交织的较量。

原中型指挥车已改装为量子通信中心,信息传输延迟几乎为零,指令可瞬间下达并覆盖全域。

当前的战略指挥部配备了以下资源:

中型装甲房车1辆,数字体战争指挥官1名,中型量子通信车1辆,中型综合保障车1辆,中型通用型机械核心制造车1辆。

很快还将“补充”中型能量补给车1辆,轻型能量运输车2辆,从而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战略核心。

护卫力量由3辆中型装甲车和4辆四轮越野载具组成。

中型装甲车均配备双联装25毫米能量武器站以及两套13毫米双联装能量武器。

四轮越野载具则分别搭载9只侦查用微型隐身机械蜘蛛、18只微型隐身自爆机械蜘蛛,以及36架自杀式小型无人机。

其余所有物资与装备将在卓一凡围困机动作战大队第三中队后返回999。

待“大王”的算力提升至巅峰后,将全面解析敌我态势,优化武器装备配置,确保战斗力的全面提升。

届时,依托“大王”的运算优势,精准调度各战斗单元,形成无懈可击的战术闭环。

每一个指令都将精确到秒,每一场战斗都将如棋局般掌控自如。

几乎与上一场战斗如出一辙,1辆中型能量补给车和2辆轻型能量运输车迅速融入战术网络,强化了能量补给链。

能量充沛的“大王”算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量子通信中心瞬间传递指令,各战斗单元协同作战,能量补给无缝衔接,战术布局如行云流水。

如今的卓一凡只需下达诸如“围点打援”之类的指令,“大王”便会全面分析敌情、地形和资源,列举可能被围点打援的敌人,迅速生成战术方案,并提供最优解。

如果当前不存在围点打援的可能性,“大王”会立即调整策略,创造围点打援的条件,通过调动周边战斗单元,制造敌军暴露的破绽,逼迫对方进入预设战场,实现战术意图的精准实施。

在舒适的环境中,卓一凡再次感叹科技的力量的神奇。当然,是在自己掌控之下的科技力量,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卓一凡坐在沙发上,一边专注地吃着饭,一边在脑海中观想着属于自己的庞大车队在夜色笼罩的荒原上疾驰。

车辆碾压着荒草,仿佛在宣示着力量与主权的延伸,这种战略游戏的既视感让他豪情满怀。

91组已被甩在身后,那里已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卓一凡深知,若轻易拿下此地,虽能取得胜利,但91组也会因此失去利用该地作为战略诱饵的巨大价值,这显然有些得不偿失。

如今的他已不再满足于一两次小规模胜利,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大的战略布局。

机动作战大队第3中队正封锁着d6至91组的必经谷地,对常备军第1支队第2中队的覆灭毫不知情。

两支机动小队依旧隐蔽部署在谷地d6方向入口两侧的山脊上,而中队部则在9辆中型战车组成的中型火力支援小队的环绕下,于谷底后方构筑起核心防御阵地。

然而,他们没有等到“叛军”自投罗网,却等来了从91组方向疾驰而来的“第1大队第2中队”。

在大王的战略欺诈下,敌军误信“友军”情报,召回了山脊上的两支机动小队,迅速集结,准备与“友军”一同向d6发起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