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轻型装甲车辆的设计显然在速度和火力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与前方警戒的三辆武装三轮车,似乎同属一个系列的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部队。

紧接着出现的是九辆中型战车拖带的大型拖车,其车体覆盖着厚重的装甲,显得坚不可摧。它们排成一列,缓缓穿过沙尘,战车的履带压过地面,大地发出不堪重负的碾轧声。

中型战车上的武器塔搭载的炮管口径约60毫米,其长长的炮身环绕着拇指粗细的管线,似乎类似电磁发射的远程能量武器打击系统。

大型拖车上巨大的车厢被黑色帆布遮盖,但不难猜测,里面装载着补给物资或重型设备。

最后登场的是位于中型车队两侧后方的两支快速反应小队,每支小队同样配备了3辆武装三轮车和6辆四轮轻型装甲车。

它们的搜索范围几乎延伸到了卓一凡藏身之处,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被俘的心理准备。

幸运的是,卓一凡身披的纳米布料巧妙地隐藏了他的体温与心跳,使其在隐蔽的石块缝隙中避开了侦察设备的探测。当侦察车辆轰鸣着驶过,他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意识到自己暂时安全了。

望着渐渐远去的武装车队,卓一凡再次庆幸自己保持了谨慎。面对有组织的军事力量,仅凭个人武力是难以抗衡的。

贸然行动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尽管穿越者在思想与科技领域可能领先于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肆意妄为,将他人视为垫脚石,无情地碾压。真正的强者懂得尊重每一个对手,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胜利。

在炎黄星上,即便是最普通的人,也都明白道家阴阳学说中“礼待弱者”的重要性,以及不可“阴沟翻船”的警示。

从“狮子搏兔”这种战术态度中,可以折射出炎黄哲学中独特的阴阳平衡智慧,看看那些为了应对短短三天的高考“兔子”,而苦练了十数年捕猎技巧的“狮子”们,穿越者是否还坚持被逐级匹配战力的观点?一路势如破竹,横扫千军?

卓一凡向来不会轻视任何对手,他坚定地信奉老庄之道,坚守“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一击必杀”的战术原则。若非如此,他宁愿选择“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生存之道,以和为贵。

实在难以应对时,便选择退避三舍。

收拾好装备和物资后,他沿着车辙印记的外侧平行前进。通过实景矢量地图分析,预计前方三小时路程处将有一个营地,卓一凡计划在那里搜寻线索,并顺便补充补给。

相较于原始森林中的重重险阻,接下来的旅途显得单调而乏味,宛如一条平坦的大道。

很快,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处大型营地的轮廓。

卓一凡放缓了脚步,利用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营地的布局与守卫情况。营地周围干涸的田地被整齐的围栏圈住,远处营地的门紧闭,营地里异常平静,不见人影。

但卓一凡并没有放松警惕。他调整了纳米布料的遮蔽效果,确保自己的隐蔽性,然后逐步向营地靠近。望远镜中,营地的轮廓渐渐清晰,围栏破败,木桩倾倒,大门紧闭且斑驳,岁月的痕迹显而易见。

看来这处营地已经荒废,曾经的秩序荡然无存。

尽管如此,卓一凡依然保持高度警觉。他绕过围栏的破损处,谨慎地踏入营地。眼前的景象证实了他的猜测:昨日撤离的居民与数小时前驶离的大型车辆,成为此地最后活动的人类。

营地如同91组营地一样,被划分为若干独立区域。外观肮脏凌乱,没有任何探索价值。

四环的物资已被收拾得一干二净,只剩下空荡荡的铺位痕迹清晰可见。卓一凡继续前进,走进三环。三环内部的设置与91组相当,中央位置的屋舍虽然空无一物,但依然散发着曾经生活的气息。

卓一凡的目光在空旷的屋舍间穿梭。第一次踏入精英户民的居所,他希望找到一些关于这个营地的线索。

他发现这个世界对待物质的珍惜态度,与炎黄星困难时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保存完好的房舍内,没有留下哪怕一件破损的衣物破片。

虽然一无所获,但他还是没有放弃搜索。

最大的二环也如三环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物资。幸运的是,深井底部仍然存有一汪清水。卓一凡取出随身携带的净化装备,开始抽取所有水资源,并储存在纳米材料的水袋中。

随后,他爬出深井,走向内环紧闭的大门。

紧闭的大门上挂着粗大的锁链。卓一凡毫不费力地翻过大门,进入了内环。

内环依旧草木葱茏,卓一凡沿着蜿蜒的小径深入。他先是搜索了小径两侧的八间建筑,室内陈设整齐,遗留的生活用品摆放有序,说明撤离时从容不迫。

紧闭的门窗显示,撤离者还有回来的打算。尽管没有找到任何引人注意的线索,卓一凡依然没有气馁,继续坚定地前行。

直到到达圆柱体的位置,他才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这个神秘的造物。圆柱体的表面异常光滑,宛如镜面,反射出微弱却神秘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不起眼的星辰。

卓一凡缓缓绕圆柱体一周,目光锐利地搜寻着,却遗憾地发现,这神秘的造物之上,并无任何明显的开口或可供操作的界面。

抚摸圆柱体表面,也没有发生吸力或星光反应。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考虑到那支车队离开的时间以及可能赶回来的距离,卓一凡决定留到最后时刻,再对圆柱体进行探索。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会尽快远离这处营地。

内环的构造与91组有相似之处,但在建筑风格上却存在微妙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源于当地建筑材料的不同选择。

91组位于原始森林中,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而这里地处平原,采用的是更为现代的砖石结构。尽管建筑元素差异明显,但其核心功能与设计理念却一脉相承,无不彰显着炎黄星的文明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