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跟他有仇。”

隔壁的朱肃突然睁开眼,淡淡地吐出五个字。

一句话,让牢房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蓝玉的眼睛眯了起来,一股骇人的杀气透体而出。

他盯着朱肃,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小子,你说什么?”

李景隆吓得魂都快飞了。

我的爷啊!这位可是蓝玉!你跟他有什么仇啊!你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谁知朱肃压根没理会蓝玉的杀气,只是瞥了一眼李景隆。

李景隆瞬间福至心灵,秒懂。

殿下这是要拉着蓝玉一起搞事啊!

反正已经这样了,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李景隆心一横,脖子一梗,对着蓝玉的牢房就嚷嚷开了。

“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啊!我家殿下说跟你不对付,那就是不对付!”

“你个小兔崽子,找死!”蓝玉勃然大怒,猛地站了起来,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你才兔崽子!你全家都兔崽子!”李景隆仗着有栅栏挡着,胆气也壮了,叉着腰就骂了回去。

“老匹夫!有本事你过来打我啊!”

“我呸!”

蓝玉气得够呛,隔着过道,一口浓痰就朝李景隆这边飞了过来。

李景隆头一歪,躲了过去,然后毫不示弱地回敬了一口。

“呸!”

“我呸呸呸!”

“你吐我?我还吐你呢!”

于是,兵部大牢里,上演了极为炸裂的一幕。

大明开国名将蓝玉,和曹国公之子李景隆,两个身份尊贵的大男人。

隔着牢房,跟小孩子吵架一样,疯狂地进行口水互射。

唾沫星子在空中乱飞,场面一度十分激烈。

朱肃则靠在墙上,翘着二郎腿,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别开生面的“水战”,嘴角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直到狱卒端着茶水过来,重重地咳嗽了几下,这场闹剧才算告一段落。

蓝玉和李景隆互相瞪着眼,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显然都气得不轻。

……

第二天,早朝。

奉天殿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龙椅上的朱元璋面沉如水,眼神里的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

殿下的文官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陛下!”御史李远山第一个出列,声泪俱下。

“五殿下朱肃,身为皇子,竟目无国法,于光天化日之下,在京城官道上公然拦截朝廷命官!”

“此等行径,与强盗路匪何异!简直是骇人听闻,动摇国本啊!”

“请陛下严惩五殿下,以正国法!以安天下人心!”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文官集团群情激奋,弹劾的奏章堆得像小山一样。

他们早就看朱肃不顺眼了。

现在总算抓到他一个天大的把柄,还不往死里参?

然而,与文官们的激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边的武将勋贵集团。

他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跟木雕泥塑一样,屁都不放一个。

开玩笑。

徐达是朱肃的老丈人,常遇春是被朱肃救命了的,李文忠是朱肃的舅舅。

这三位军方大佬都没发话,谁敢跳出来找不自在?

再说了,朱肃这次搞的是文官,跟他们武将有什么关系?

看热闹还来不及呢。

眼看武将们集体装死,文官们更来劲了。

李远山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指天画地。

“陛下若不严惩,臣……臣今日便血溅于此,以死明志!”

说着,他竟然真的掉头,朝着殿内的一根盘龙金柱就冲了过去。

“哎哟!”

眼看一场血案就要发生,旁边突然伸出一只脚,精准地绊在了李远山的脚踝上。

李远山一个狗啃泥,结结实实地摔在了金砖地上,撞了个七荤八素,半天没爬起来。

出脚的,正是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一脸无辜地收回脚,还假惺惺地要去扶。

“哎呀,李大人,您这是何必呢?地上滑,小心着点啊。”

朱元璋冷眼看着这一切,心里的火气更盛了。

一群饭桶!就知道窝里斗!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突然,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

翰林院编修,花伟。

这家伙正低着头,拿着个小本本,奋笔疾书,写得不亦乐乎,嘴角还时不时抽动一下,像是在憋笑。

“花伟!”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股寒意。

花伟一个激灵,赶紧出列跪下:“臣在。”

“你在那写什么鬼画符呢?”朱元璋盯着他手里的册子。

花伟举起册子,一脸真诚。

“回陛下,臣见诸位大人言辞恳切,对五殿下爱之深,责之切,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臣恐殿下身在牢中,无法亲闻教诲,特意为殿下记录下来。

“待殿下出来后,好让他日夜诵读,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花伟。

你小子是真虎啊!还是嫌命长啊!

这哪是记录?这他妈是公开处刑啊!

朱元璋的眼角抽搐了一下,他也被花伟这神来之笔给整不会了。

“哦?你都记了些什么?念来听听。”朱元璋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陛下。”

花伟清了清嗓子,打开册子,朗声念道:

“洪武三年,秋。御史李远山泣血上奏,曰:五殿下无法无天,与匪无异,动摇国本。”

“臣以为,此乃忠臣之言,当为殿下反省之首要。”

刚刚爬起来的李远山听到这话,眼前一黑,差点又晕过去。

花伟还在继续念。

“吏部张大人痛心疾首,曰:五殿下目无君父,行事乖张,非社稷之福。臣

以为,此乃老成之见,殿下当三省吾身。”

“户部王大人义愤填膺,曰:……”

花伟就这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刚才弹劾朱肃最起劲的几个官员的“光辉事迹”和“经典语录”全都给念了出来.

还贴心地加上了自己的“读后感”。

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

那些刚刚还慷慨激昂的文官们,现在一个个脸都绿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下好了,名垂青史了!

以这种方式!

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着下面百官那副吃了苍蝇的表情,再看看花伟那一本正经搞事的模样。

积攒了一早上的怒火,竟然莫名其妙地消散了大半。

这帮小子,真他娘的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