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向上之河 > 第141章 星海的子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木和木冰媚的回归与“意识深渊”危机的解除,如同给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类文明注入了一剂强效的稳定剂。《太阳系宪章》的框架得以在更加平和的环境中稳固运行,而他们带回来的“意识疏导”知识,也开始在严格筛选和培训后,由一支新兴的“心灵守护者”队伍,小心翼翼地应用于社会层面,预防性地疏导着集体潜意识的负面淤积。

然而,文明的活力从未停歇,其开拓与分化的脚步,也并未因内在危机的缓解而放缓。相反,在内部压力减轻后,人类向太阳系其他潜在家园扩张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迅速。地球与火星,作为人类文明最初的两大支点,已然无法涵盖“人类”一词的全部内涵。新的篇章,正在太阳系的边疆被书写。

木卫二,欧罗巴。

这颗木星的冰封卫星,其厚厚的冰层之下,隐藏着太阳系除地球外最大的液态水海洋。在确认了其海洋中存在着活跃的热液喷口和复杂的有机化学环境后,一个雄心勃勃的殖民计划便启动了。

历经数十年的艰苦建设,第一座深海城市——“欧罗巴之心”,终于在冰下海洋的深处点亮了灯火。这座城市并非建立在坚硬的地表,而是如同巨大的水母群,由无数个相互连接的、具备独立生命维持系统的透明穹顶构成,悬浮在永恒的黑暗深海中。

依靠地热能源和先进的水下生态循环技术,“欧罗巴之心”的居民们发展出了与地球、火星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

深化: 这里的“欧罗巴人”生理上并未产生如火星人那样的显着变异,但他们的文化却深深地打上了海洋的烙印。他们的艺术充满了流线型的韵律和生物发光的奇诡美感,音乐模仿着鲸歌的悠远与热液喷发的轰鸣。他们的社会结构强调社区的紧密协作与对脆弱生态的极致敬畏,因为任何技术失误或内部冲突,在这与世隔绝的深海中都可能是毁灭性的。他们开始称自己为“深蓝之民”,对地球和火星那些依赖于大气和阳光的“地表文化”,抱有一种混合了疏离感与淡淡优越感的复杂情绪。

土卫六,泰坦。

这颗土星最大的卫星,拥有着浓密的氮气大气和以液态甲烷、乙烷构成的湖泊与河流。其表面温度极低,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被视为研究生命起源和前生命化学的绝佳实验室。

在泰坦北极地区一片广阔的甲烷湖——“克拉肯海”之畔,一座名为“泰坦哨站”的基地已经扩建为能够长期自持的小型城市。这里的建筑为了抵御低温和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多采用特殊的合金和陶瓷材料,外形粗犷而坚固,如同从冰原上生长出的金属蘑菇。

深化: “泰坦人”的生存挑战与欧罗巴截然不同。他们面对的是极寒、缺乏液态水(以甲烷替代)、以及充满有机烟雾的诡异环境。他们的科技树显着偏向于低温化学、碳氢化合物利用和极端环境工程。他们的文化中充满了对“边界”和“转化”的哲学思考——如何在这看似死寂的世界里,利用奇特的化学过程创造出生存所需的一切。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基于复杂化学分子式变化和气压波动进行信息编码的初级“化学语”,并开始形成一种坚韧、务实且略带悲观(源于生存环境的严酷)的群体性格,自称“甲烷之子”。

随着欧罗巴和泰坦定居点的稳固,太阳系人类文明真正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地球,依旧是那个文化底蕴最深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承担着文明“根”与“源”角色的母星。它如同古老而智慧的大脑,协调着全局,传承着历史。

火星,“荧惑之城”及其后续建立的定居点,代表着人类在类地行星上开拓、适应并形成新文化的第一次成功实践。它充满活力,略带叛逆,是文明向外伸展的、强壮而年轻的“臂膀”。

木卫二“欧罗巴之心”,则象征着人类向液态水域(哪怕是外星海洋)的深入,展现了在完全异质环境下构建生态文明的潜力。它是文明探索生命可能性的“深潜之眼”。

土卫六“泰坦哨站”,则代表了人类在非水基、极端化学环境下的生存极限挑战。它是文明测试自身科技韧性与适应能力的“前沿堡垒”。

这四者,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星际定居点,共同构成了一个松散却又通过《太阳系宪章》和日益发达的量子通讯网络紧密相连的文明集合体。

“人类”一词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

一个地球出生的孩子,一个火星长大的青年,一个欧罗巴深蓝之民,一个泰坦甲烷之子——他们虽然共享着源自地球的生物学基础和历史记忆,但他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认同、思维方式乃至对“家园”和“未来”的想象,已然产生了巨大的、难以弥合的分歧。

这不再是简单的“地球人”和“火星人”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彩的文明光谱。

许木和木冰媚在总部观看着来自欧罗巴的深海影像和来自泰坦的甲烷湖勘探报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感慨。

“他们……正在成为他们自己。”木冰媚轻声道,她的“龙钥”之力能模糊地感受到那些遥远定居点散发出的、独特的生命气息与集体意识波动。

“这就是‘分而不裂’的必然结果。”许木点了点头,星盘在他意识中勾勒出太阳系文明树状图的繁茂枝叶,“强行要求深蓝之民拥有地表情怀,或者要求甲烷之子理解海洋的浪漫,都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抹杀差异,而是确保这棵文明之树的根系——共同的历史、宪章的原则以及对彼此存在的尊重——足够深广和坚韧。”

星海的子民,已然遍布太阳系的一隅。

人类的文明之火,不再只是在地球上孤独燃烧,而是在火星的红色荒漠、欧罗巴的深幽海洋、泰坦的甲烷湖畔……以各自不同的形态和色彩,倔强而蓬勃地绽放着。

一个属于全体太阳系人类的、更加恢弘也更具挑战性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14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