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 第221章 风息未静乱犹伏,礼行将定诸侯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1章 风息未静乱犹伏,礼行将定诸侯心

雨过初晴,镐京之外,渭水如镜。

朝霞映照,红光流转。

周公立于台上,眺望东方的地平线,神色沉静。

自陈地归来已有月余,诸侯表面俯首听命,然风声仍在暗中潜行。

朝堂之上,卿士汇报各地动向。

鲁、卫、蔡皆上奏陈情,言民困于连年礼制之繁,商旅不兴,田亩未复。

周公静听不语,目光自众臣之间缓缓掠过,最后落在姜子牙身上。

姜子牙心领神会,出列言道:“殿下,礼者,理也。天下之理,须循势而定。诸侯虽表顺从,然若心未服,礼便无根。臣以为,当再举‘巡礼’之仪,行于北境,以镇群望。”

此言一出,群臣默然。

太史令缓缓起身,道:“北地民未复,诸侯势未平,若此时再举大礼,恐激旧怨复燃。”

姜子牙淡笑:“若避之,则礼失其威。礼若失威,则乱起于心。”

周公抬手止争,语气平缓而坚决:“礼非为显权,而为安心。北境诸侯表顺而心疑,此行正当以礼示信。”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多言。周公转身下阶,步伐稳若衡石。

那一刻,他的背影似与殿上列鼎相映,庄重而不可动摇。

——

至夜,星河清明。周公独坐于书阁,案上列着各国的贡表与密奏。

他伸手抚案,手指在竹简之间滑过。每一国的文字,都像一条潜流,暗示着人心的微妙走向。

“齐侯未安,楚人有异志,鲁国虽顺而心忧。”

他低声念道,眼中光芒微动。

窗外风声拂过,烛影摇曳。姜子牙缓步而入,带着几分忧虑。

“殿下,北境礼行若起,恐惹齐、燕、晋诸侯不安。”

周公合上竹简,平静道:“不安,正需以礼安之。人心似水,越扰越浑,唯以诚心为堤,方可止流。”

姜子牙叹息一声:“殿下欲以礼正天下,然天下非皆知礼之本。”

周公轻声道:“知与不知,皆当教。若我不行,谁行?”

他站起身,推开窗。夜风卷入,星光洒在他的衣襟上,微微发亮。

那一刻,他的神情有一种超越凡俗的坚定——

这并非为己立威,而是真信“礼”能安天下的信念。

——

次日,天未明,钟声三响。

周公召集众臣,命工官备仪,命礼官撰《北巡册》。

文书传遍百官,朝中喧然。

大夫叔孙黑皱眉劝谏:“殿下,北巡之事若行,必动天下之听。陈、蔡诸国方息,今又举此,岂非再扰?”

周公淡然道:“天下之治,不可一息而废。若因扰而止,礼将何立?”

此言如磐石落地,众臣皆不再言。

朝议既毕,姜子牙在殿后低声道:“殿下欲以一行定天下,此举虽险,却或为必途。”

周公回首,淡淡一笑:“礼若成,则国安。若败,我亦无悔。”

风声拂过金瓦,殿宇回响。那一刻,周公似与整个王朝的命运共振,连风也低伏其声。

——

镐京北门外,晨雾弥漫。万骑已集,旌旗蔽日。

周公端立辂前,身着朝玄之服,冠玉璋,神色庄肃。

礼官捧册,乐师候鼓,姜子牙与召公列于两侧,百官跪送,北巡之仪,正式启程。

——

风过旌尾,鼓声如潮。

车辂行至渭水之畔,诸侯使者纷纷迎于途。

齐侯未至,晋、卫、鲁三国皆遣上卿相迎。

鲁使拜而言:“吾君感殿下大礼,愿以鲁地乐器奉奏,以应巡仪。”

周公拱手,目光微敛,淡然应道:“礼在诚,不在器。鲁君若能诚行德政,即为至乐。”

此言既出,鲁使心惊,不敢再多言。姜子牙立于辂侧,暗叹:“殿下此语,既抚其面,又刺其骨。”

——

北行数日,周公至澶渊,地方大夫前迎。然夜幕方临,密探传来急报——

“齐、楚两地,有密信往来,疑欲联兵。燕国之北,军行异动。”

姜子牙皱眉,将密报呈上。周公目光沉如深潭,静读片刻,手指微动,却无一语。

片刻后,他低声道:“他们欲试我心。”

“殿下何意?”

“齐楚若真谋兵,必待礼至中原之后,借‘诸侯不服王命’为名起事。今信传来之快,显有人故意示之,以探吾意。”

姜子牙沉吟道:“既然如此,当如何应对?”

周公缓缓转身,目光望向星夜的尽头,语声如风:“以礼为盾,以信为刃。若彼欲试我,我便令礼先行。”

——

次日,周公于北地设坛。祭文三篇,首祭天地,次祭先王,末祭诸侯之信。

乐起三章,金石之音震彻四方。

随鼓声起落,诸侯使者皆观于坛下,气氛庄严肃穆。

周公朗声宣读:“昔我先王,立礼以镇国。今诸侯有疑,当以信明。礼者非权,乃天下之衡。”

此言既毕,众臣皆伏。天光自云层中透下,一道金光落于坛前。有人低声叹曰:“天命在此矣。”

姜子牙立于坛侧,见殿下神容肃然,心中默叹:

“此人以礼驭乱,真能动天地而安天下。”

——

礼毕,诸侯纷纷上前奉贺。唯齐国使者冷笑不语。周公视而不见,反自取笏一举,郑声言曰:

“王命如天。齐国若心不顺,亦当以礼论。若行不义,天下共诛。”

殿下之语,宛如重鼓击地。齐使脸色骤变,周边诸侯皆噤声。那一刻,礼坛上风声骤止,天地俱寂。

姜子牙缓步上前,叹道:“殿下以一语镇群,诸侯虽不敢抗,然心中更惧。此行之后,恐暗流再动。”

周公微微一笑,抬头望天:“惧者,始知礼重;动者,方显人心。礼既行,天下自有衡。”

他语声平静,却带着不可动摇的威仪。

——

夜色再临,风声远逝,渭水东流,似诉不尽的世变与人心。

这正是:

礼起风定乱犹伏,乾纲一振百川平。

诸侯俯首心未服,唯有诚行镇太清。

周公的北巡礼行,表面平定人心,实则将天下暗流推至更深处。

齐楚的合谋未息,燕晋的观望未止,诸侯的心犹如暗潮,浮沉于礼之下。

风息未静,远方的雷声,正悄然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