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世界观层面的,江浩特别希望自己阵营的将领明白一个道理,从无以弱胜强,只有以强胜弱,这也是孙子兵法的核心。

“俺先来。”

张飞又是当仁不让,第一个跳起来发言:

“那必须有啊,军师。比如当年巨鹿之战,霸王项羽破釜沉舟,领着几万楚军就干翻了章邯的几十万秦军主力,这就是铁打的以弱胜强。”

每次到了讨论之时,张飞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其迅捷如电的临场反应得到江浩的表扬。

江浩的表扬如下:

“张飞同志深得‘兵贵神速’之精髓,反应敏锐、决断果敢,恰似《孙子兵法·军争篇》》所云‘其疾如风’。

须知战场之上,迷雾重重,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胜负往往决于须臾之间,将思维锤炼成身体本能般的反应殊为不易。”

听的张飞像是发了奖状的小学生一样高兴。

“三爷所言,亦是我所想。”

赵云沉稳接话。

“再如昆阳之战,光武帝(刘秀)以万余兵力,大破王莽四十二万大军,亦是以弱胜强的经典。”

关羽抚着长髯,傲然道:

“兵书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凡兵法变化,奇谋诡道,其核心无不是在探讨如何以弱势对强势,进而克敌制胜。

若不存在以弱胜强,那研习兵法、运筹帷幄,岂非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对兵家智慧的笃信。

帐内众人,包括刘备在内,都纷纷点头,显然认同存在以弱胜强的观点,认为这是兵法的意义所在。

本来江浩只要求武将来听课,不过嘛,一听说江浩要上军事课,郭嘉、简雍、糜竺等人都拿着一张小板凳跑来听讲,江浩自然不会赶人走,都是自己人。

江浩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笑容:

“好,诸位见解精辟,引经据典。然则,战场之上,兵行正奇,看似以弱胜强,实则,真正的以弱胜强,从不存在,所有的胜利,归根结底,都是以强胜弱。”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这……军师此言何意?”

张飞挠着后脑勺,满脸困惑。

“这等说法,倒是闻所未闻。”

郭嘉眉头紧锁,有些质疑。

关羽更是长眉一轩,辩驳道:

“惟清此论,关某断难苟同。若无巨鹿、昆阳之胜,岂非否定了前人智慧?

若无以弱胜强,那兵圣孙武所着《孙子兵法》十三篇,探讨奇正、虚实、众寡,岂非成了空谈?阴谋诡计又有何用武之地?”

刘备眼中也掠过一丝惊异,但他并未急于表态,而是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惟清此言,必有深意。备愿闻其详。”

他对江浩有着绝对的信任,知道这位军师绝不会无的放矢。

“玄德公明鉴。”

江浩微微一笑,走到帐中早已备好的矮几旁,上面铺开一张简易的棋盘,旁边放着黑白两盒棋子。

“诸位且看这棋盘。兵法之所谓‘以弱胜强’,究其本质,其实就是如何在全局弱势下,通过策略,在局部关键点上创造出‘以强击弱’的局面,积小胜为大胜,最终逆转乾坤。”

他一边说,一边快速在棋盘上布子:

“请看,假设此处有黑子十颗,代表十个黑张飞;白子五颗,代表五个白张飞。若双方摆开阵势,正面决战,请问,胜负如何?”

“那还用说,十个打五个,俺老黑肯定赢啊。”

张飞指着棋盘,理所当然地喊道。

众人也都点头,十个张飞打五个张飞,这是显而易见的实力差距,谁输谁赢,一下就能看出来。

“好,现在,我运用兵法、计策。比如,我派小股部队诱敌深入,再断其粮道,或利用地形分割包围……”

他一边解说,一边动手将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十颗黑子,巧妙地分割、调动到棋盘的四个角落。

“第一步,我集中我方全部五个白张飞,在此处。”

江浩指向棋盘左上角。

“围攻被我分割孤立在此的四个黑张飞,此时,局部兵力对比:

五打四,我强敌弱,一战而胜。假设我方损失一个白张飞。”

他拿走一颗白子和四颗黑子。

“第二步,我剩下四个白张飞,迅速转移,在此处。”

江浩指向棋盘右上角。

“围攻被我调虎离山引至此地的三个黑张飞,四打三,依旧是我强敌弱,再胜,损失一个白张飞。”

随即他再拿掉一白,吃掉三黑。

“第三步,剩下三个白张飞,围攻下方仅剩的两个黑张飞。三打二,胜,损失一个白张飞。

第四步,最后两个白张飞,合围最后一个落单的黑张飞,二打一,毫无悬念,全歼。”

江浩指着棋盘上最终仅剩的两颗白子,目光灼灼地扫视众人:

“诸位请看,全局初始,我方五对十,绝对弱势。但经过一系列策略分割调动,在每一次具体的交战中,我方都形成了局部兵力优势(五打四、四打三、三打二、二打一)。

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强胜弱,最终结果,我方以损失三人的代价,全歼敌军十人,从全局看,似乎是以弱胜强,但分解到每一次战斗,无不是以强胜弱。”

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关羽盯着棋盘上那清晰的棋子移动轨迹,丹凤眼睁得极大,捏着长髯的手指都停住了。

他本想说江浩“纸上谈兵”,但眼前这简单明了的推演,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捅开了他心中某些模糊的认知。

原来,所谓的兵法,就是在制造局部优势。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激发的是楚军超越极限的“强”,打击的是秦军被分割且士气低落的“弱”。

郭嘉的呼吸微微急促,眼中精光爆闪,作为顶级谋士,他瞬间领悟了军略的本质。

“惟清,某明白了,兵法军略就是创造条件,将全局的弱,转化为局部的强,实现局部以强胜弱,整体以弱胜强。”

“奉孝所言,直指核心,极为有理。”

江浩赞许地看了一眼郭嘉,随即看着有点迷茫呆傻的张飞补充道:

“强弱之分,绝不仅限于数量,情报、士气、地形、兵器、兵员素质、后勤补给,甚至天时运气,皆是构成‘强弱’的一部分。”

“比如,前夜所讲的混入式进攻法,是以少量精兵混入敌营制造混乱,这是以少胜多,但绝非以弱胜强。混入的精兵以有序攻无序、以预知攻未知,这便是强。

我们之前讨论总结过,混入式进攻法的核心并不是杀敌,要么是斩首、烧粮、制造混乱,究其原因,是要制造敌军的弱。

十分实力,秩序混乱,丢了三分,不知敌友,实力又丢三分,不知敌军数量,士气已失,实力又丢三分。实力十不存一,这便使敌军由强转弱。”

“哦,军师,俺似乎有点明白了。”

听完江浩的进攻例子,张飞终于眼神多了一丝灵性,这混入式进攻法他学得很扎实。

也就是说,要用手段,发挥少量精兵的优势,搞破坏,使得敌军变弱,最终以少胜多。

“若是诸位能悟透这个道理,在临阵指挥时,所思所想便不再是‘如何以弱胜强’,而是‘如何创造出我强敌弱的机会’,‘如何调动敌人使其局部变弱’,‘如何利用一切因素增强我之局部优势’。”

江浩一口气将这些观点理论灌注了诸将的脑海中。

如果是普通人,这些没有任何用处,但对于关羽、赵云这种人来说,意义却不一样。

虽然有可能现在他们不懂,但只要有一天他们悟到了,在军事指挥上,便会是一场升华。

至于张飞,脑回路一直很绝,江浩也不知道他明白了什么东西,慢慢检验吧。

“惟清,嘉今日,受教了。”

郭嘉站起身,郑重一揖,江浩这番理论,几乎道破了他所有奇谋妙算的本质。

“奉孝不必如此,吾只不过略知一二罢了。”

江浩说的是实话,他是在网上看别人的理论观点,再整理整理复述出来而已。

郭嘉翻了个白眼,什么略知一二,这都只是略知一二,那他不是连知兵的入门都不算。

关羽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神采,他缓缓抱拳,沉声道:

“关某…明白了。”

“备,受教了。”

“云,似乎明白了一点。”

……

“仲康,明白了。”

许褚如小鸡啄米一般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江浩此刻心中是这样的:

啊?你们咋都明白了?要说郭嘉关羽明白了点,他还信,咋还人人都明白了?

话说,许褚,你明白啥了?

江浩此刻也不好问许蛮子,你明白啥了,只能点头欣慰的微笑。

许褚此刻内心所想是这样的:江军师讲的道理不是挺简单的,打架,打不过喊人群殴对方就完事了……

就在这思维激烈碰撞、练兵如火如荼之中,在营外联军日复一日的“假打”号角声映衬下,时间悄然滑至一月底。

虎牢关前的僵局,终于迎来了变化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