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 第64章 曹操开局的六神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操最近脸上的笑容,几乎就没消失过,嘴角总是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连带着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整个人容光焕发。

自那讨董檄文如同燎原星火般撒向四方,整个陈留大地便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原本沉寂的乡野村落、空旷的田野,此刻被蜂拥而至的人流马嘶所淹没。

四面八方赶来的豪杰、义士、乡勇,如同奔腾的江河汇入大海,源源不断地涌向曹操设立在陈留城外的中军大营。

冷清的村落被喧嚣取代,简陋的农舍旁搭起了连绵的帐篷,简陋的校场上尘土飞扬,新兵的操练声、战马的嘶鸣声、铁匠铺叮当作响的打铁声、粮车吱呀的滚动声……

交织成一曲激昂而混乱的战歌。

各式各样的旌旗,在初冬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遮天蔽日,将这片乡野彻底变成了一座庞大而充满生机的军营。

“报,阳平卫人乐进,乐文谦,前来投效。”

传令兵洪亮的声音穿透了中军帐的喧嚣。

曹操正与卫弘商议粮草调度,闻声猛地抬眼望去。

帐帘被一只粗粝的大手掀开,一个身影大步踏入。

此人身材算不上特别高大,约七尺有余,但骨架粗壮,步履沉稳如山岳移动。

他面容枯黄,如同久经风吹日晒的岩石,刻满了风霜的痕迹,双颊深陷,颧骨高耸。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腰间斜挎的那柄长枪——通体黝黑,非铜非铁,乃是百炼精钢打造,枪尖狭长,寒芒内蕴,即使在帐内不甚明亮的光线下,也流转着令人心悸的冷光。

枪杆粗逾儿臂,看那沉甸甸的质感,少说也有五六十斤。

一股彪悍、野性、仿佛蕴含着爆炸性力量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帐内众人呼吸都为之一窒。

曹操霍然起身,眼中爆发出毫不掩饰的惊喜光芒。

这等猛士,正是他此刻急需的锋锐。

他绕过案几,快步迎上前去,声音带着真挚的热情:

“文谦壮士远道而来,不避艰辛,曹某不胜欣喜。如得甘霖。”

乐进站定,抱拳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声如洪钟,震得帐顶灰尘簌簌落下:

“闻曹公高举义旗,讨伐国贼董卓,进虽不才,空有一身蛮力,愿效犬马之劳,执此铁枪,为公前驱。”

“好。好一个‘执此铁枪,为公前驱’”

曹操大笑,亲自取过案上酒樽,满满斟上一杯烈酒,双手奉到乐进面前

“有文谦此等猛士相助,如虎添翼。何愁国贼不灭,大事不成。满饮此杯。”

乐进的豪言仿佛还在帐内回荡,仅仅隔了一日。

“报。山阳李典,李曼成,率部曲三百,前来投效。”

与乐进的孤身悍勇不同,这次来的是一位年轻将领。

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沉静,肤色微黑,一双眸子却亮如晨星,锐利而沉稳,顾盼间自有威仪。

更令人侧目的是他身后——并非杂乱无章的随从,而是整整三百名精壮士卒。

这些人虽衣着朴素,甚至打着补丁,但个个腰杆挺直如标枪,眼神坚毅,腰间挎着制式统一的环首短刀。

他们在帐外空地整齐列队,鸦雀无声,只有寒风吹动衣袂的轻响和偶尔战马的低嘶。

那肃杀整肃之气,与营中其他新募的散漫队伍形成鲜明对比。

曹操眼中精光更盛,抚掌赞叹,声音充满了激赏:

“曼成,素闻山阳李氏曼成,少年老成,精于治军,有古名将之风。

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此非天赐良将于我,更待何时?”

他快步上前,亲切地拍了拍李典的肩膀。

李典抱拳躬身,姿态恭谨却不卑不亢,声音清朗而坚定:

“典愧不敢当曹公谬赞。董贼祸国,人神共愤。典虽不才,亦知大义所在。

今率家中部曲三百,皆敢战敢死之士,愿随曹公鞍前马后,诛灭国贼,以报国恩。”

曹操对李典的赞誉还未落定,帐外陡然传来一阵如同闷雷滚地般的脚步声。

声音由远及近,密集而雄壮,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显然是大股精锐正在靠近。

营中顿时一阵骚动。

“报。族将军夏侯惇、夏侯渊,各引壮士一千,前来相投。”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自豪。

曹操闻声,脸上瞬间绽放出狂喜的光彩,再也按捺不住,几乎是冲出中军大帐。

卫弘、乐进、李典等人也紧随其后。

营门大开,烟尘滚滚中,两支彪悍的队伍如同钢铁洪流般涌至营前。

当先两员大将翻身下马,动作矫健如豹。

左边一人,身形魁伟,面容刚毅,他正是曹操的族弟,夏侯惇。

右边一人,身形精悍,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人心,正是夏侯渊。

“元让,妙才。”

曹操的声音带着哽咽般的狂喜,大步流星迎上去,张开双臂,一把紧紧抱住两位族弟,用力拍打着他们的后背。

铠甲冰冷的触感和族弟身上熟悉的气息,让他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踏实与豪情。

“你们来了,你们终于来了。有你们在,我军如虎添翼,何惧天下英雄。”

夏侯惇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豪迈大笑,声震四野:

“兄长高举义旗,讨伐国贼,此乃我曹氏、夏侯氏共荣共辱之时。我等岂能坐视?

族中健儿,皆愿随兄长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他身后一千名来自谯县的剽悍子弟,齐声怒吼,声浪冲天。

夏侯渊也抱拳行礼,眼中战意熊熊:

“兄长。渊麾下一千儿郎,皆是弓马娴熟、敢打敢拼的好汉子。刀锋所向,愿为兄长前驱。”

第五日,夏侯兄弟带来的震撼还未平息,营外又是一阵喧嚣的马蹄和脚步声传来,烟尘再起。

“报。族将军曹仁、曹洪,引兵一千余人,前来相投。”

传令兵的声音已经带着麻木的惊喜。

曹操简直要仰天大笑了。

只见当先两员大将风尘仆仆,疾步而来。

一人面容沉稳,眼神坚毅,步伐如山岳般稳重,正是“铁壁”曹仁;

另一人则身形健硕,浓眉大眼,脸上带着豪爽不羁的笑容,正是“福将”曹洪。

他们身后,是黑压压一片、刀枪林立、杀气腾腾的精锐步卒。

虽然长途跋涉略显疲惫,但军容整肃,气势逼人,显然也是曹氏宗族中精心挑选、训练有素的子弟兵。

“子孝,子廉。”

曹操张开双臂,将两位同样血脉相连的兄弟紧紧揽住,用力之大,仿佛要将他们融入骨血。

“好,好。来得正是时候,天助我也。”

曹仁沉声道,声音如同磐石般坚定:

“董卓倒行逆施,祸乱朝纲,天人共愤。

仁虽驽钝,愿持戈随兄长,扫除奸凶,澄清寰宇。”

他身后的士兵随之挺直腰板,刀枪并举,寒光闪烁。

曹洪更是用力拍打着自己胸前的铁甲,发出“哐哐”的声响,豪气干云地嚷道:

“兄长。洪虽没什么大本事,但有一腔热血,一身蛮力。

愿为兄长先锋大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斩将夺旗,万死不辞。”

短短数日之间,曹操的中军大营气象已然翻天覆地。

这开局,简直就像是天命所归,直接送了他六员神将。

乐进(悍勇先锋)、李典(治军良将)、夏侯惇(宗族砥柱)、夏侯渊(骑兵骁将)、曹仁(稳重之壁)、曹洪(豪勇福将)。

六员风格迥异却皆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如同六颗璀璨的将星,拱卫在曹操身侧。

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带来的队伍:乐进的个人勇武,李典的三百精锐部曲,夏侯兄弟的两千谯沛勇士,曹仁曹洪的两千余悍卒。

加上这些天陆续投奔的各地豪杰、游侠、义兵,以及陈留卫弘等豪商巨贾源源不断输送堆积如山的粮草军械。

曹操麾下可用之兵,已迅速膨胀至近万人,且核心战力极为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