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女配她又幸福了 > 第154章 还珠格格-晴儿3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的驿馆庭院里,几株梧桐的叶子被晒得打卷,蝉鸣声嘶力竭地裹着暑气,连风都带着燥热。昭烈坐在廊下的石凳上,手里捏着封刚拆开的信,信纸边缘被指尖攥得发皱——信是科尔沁部的亲信巴图写的,字里行间不仅透着急,更把宗室反对的根由说透了:“安亲王等人递折,怕格格助咱们草原兴织绣、拓商路,日后粮草丰了难约束,更怨郡王若规整边境贸易,断了他们商号的利途。京中流言已起,郡王需早做打算。”

他抬头望向庭院外,京城里的青瓦红墙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倒不如草原的蒙古包暖和。石桌上的奶茶按草原法子煮的,奶味醇厚,却没了娜仁额吉煮的香甜——许是心里装着那些“怕蒙古强”“怕利失”的顾虑,尝不出滋味。

“郡王,驿馆外有公公传旨,皇上召您即刻入宫,御书房见。”巴图擦着额上的汗进来,手里捧着件石青色朝服,“换上这件吧,领口的雄鹰纹是晴格格说衬您的,见皇上也显郑重。”他顿了顿,又低声补了句,“那些人就是怕咱们草原好了,您见了皇上,可别漏了这层,也别太急。”

昭烈站起身,指尖蹭过朝服上的雄鹰纹,想起晴儿在草原时摸着纹样笑说“像护着群的鹰,也得护着大清的边”,心里竟定了些。“我明白,”他点头,“我不会胡来,更会让皇上知道,咱们科尔沁从不是隐患。”

巴图伺候他换好朝服,理了理银腰带,看着他沉稳的模样,才算放了心。

出了驿馆,马车在街道上行驶。昭烈撩开车帘,看街边热闹景象,却没心思赏玩——他满脑子都是怎么跟皇上说,怎么打消那些“难约束”的顾虑。

不多时到了宫门,李总管已在等候,笑着迎上来:“郡王可来了,皇上刚还问您到没到。”

御书房内凉气驱散暑气,乾隆坐在龙椅上,手里捏着那本联名奏折,见昭烈进来,指了指梨花木椅:“坐,刚从驿馆过来?路上热不热?”

“回皇上,臣不热。”昭烈行礼坐下,姿态端正,“不知皇上召臣,有何吩咐?”

乾隆将奏折递过去,语气平淡:“你看看,安亲王他们的折子。”

昭烈接过奏折,快速翻到关键处——“晴格格助蒙古兴生计,恐其粮草丰、民心聚,日后难制”“边境贸易乃宗亲根基,郡王联姻后若规整,恐断众人活路”,墨迹刺得人眼慌,却也印证了巴图信里的话。他合上奏折,语气平静却格外坚定:“皇上,臣知道他们的顾虑——怕蒙古强了难约束,怕贸易规整损了利。但臣今日来,就是要跟皇上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科尔沁部,绝不会成为大清的隐患。”

乾隆抬了抬眼,没插话,示意他继续说。

昭烈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坦荡得不含一丝杂质:“臣第一次见晴格格,就听她说‘草原安稳,才是大清安稳’。后来在草原,她教部落孩童读书,先教的就是‘感念朝廷恩’;她设计羊毛毯让孩童学绣,也说‘要让牧民知道,靠着大清的庇护,才能有安稳日子’。这样的姑娘,怎会让蒙古脱离大清?”

他顿了顿,伸出手,虎口的薄茧在烛火下清晰可见:“臣的这双手,骑过马、射过箭,平定过边境乱事,也给牧民分过草料。臣向皇上保证,若能娶晴格格,科尔沁部定以大清为先——草原若有骚乱,臣第一个带兵平叛;朝廷若需粮草,臣绝不推诿。更重要的是,只要晴格格在一日,科尔沁便依附大清一日;便是将来我们有了子孙,也必教他们记着,科尔沁永远是大清的屏障,绝不敢有半分异心!”

这话掷地有声,御书房里静得能听见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乾隆看着他眼底的坦荡,心里的隐忧渐渐散了,却还是问了句:“你可知,这话若说出口,便是一辈子的承诺,也是科尔沁部的承诺?”

“臣知道!”昭烈立刻应声,语气更显郑重,“臣愿立书面誓约,以科尔沁部祖灵为证,将今日之言写进誓书——若科尔沁有一日违背承诺,不依附大清,便愿受朝廷处置,绝无半句怨言!”

这话一出,连旁边侍立的李总管都愣了——蒙古部落向来重祖灵誓言,昭烈愿以祖灵为证写誓书,这份诚意,可不是虚话。

乾隆看着昭烈坚定的模样,心里最后一点犹豫也没了。他端起桌上的茶杯递过去,语气里多了几分暖意:“喝口茶,雨前龙井,晴儿说你上次在慈宁宫觉得不错,特意让小厨房备的。有你这份心,有这份誓约,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昭烈接过茶杯,浅啜一口,茶水温和得像晴儿的性子。他放下茶杯,语气真诚:“谢皇上!臣定不会让您和太后还有晴格格失望,更不会让科尔沁部辜负大清的庇护。”

“晴儿那孩子自小懂事,从没为自己求过什么,”乾隆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那些宗室大臣的顾虑,朕会跟他们谈——有你这份誓约在,他们也没理由再固执了。你耐心等消息就好。”

“谢皇上!”昭烈起身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连脊背都挺得更直了。

从御书房出来时,夕阳西斜,金色余晖洒在宫墙上,暖得人心头发热。李总管送他到宫门,笑着说:“郡王,皇上刚跟老奴说,您这份诚意,便是铁石心肠也该动容了,晴格格没看错人。”

昭烈心中一暖,向李总管道谢后,坐上马车返回驿馆。夕阳透过车帘缝隙照进来,落在朝服的雄鹰纹上,仿佛真成了护着大清边境的鹰。

回到驿馆,巴图连忙迎上来:“郡王,怎么样?皇上怎么说?”

昭烈笑着坐下,拿起桌上的奶茶喝了一口——这次竟尝出了娜仁额吉煮的香甜。“皇上说会跟宗室大臣谈,还认可了我的誓约,”他顿了顿,眼中闪着光,“巴图,你去准备笔墨,等皇上准了婚事,我就把那份誓约写下来,送到宫里去,让皇上放心,也让晴格格放心。”

巴图一听,顿时笑了:“好嘞!臣这就去准备笔墨,再给草原捎信,让娜仁额吉多备些奶豆腐,等您和晴格格回去,好好庆祝!”

昭烈看着庭院里的梧桐,夕阳把叶子染成金色。他想起晴儿在草原上笑着说“草原的星空真好看,要是能和你一起守着这片星空,守着大清的边,就好了”的模样,嘴角不自觉扬起——有了那份誓约,有了皇上的认可,他很快就能带着晴儿回草原,一起看星空,一起护着满蒙的和睦,一起兑现今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