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女配她又幸福了 > 第108章 你是我的荣耀-夏晴1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你是我的荣耀-夏晴16

3月的清华园被春阳染上了暖意,明理楼前的树木开始冒出点点新芽。夏晴坐在图书馆一楼的老位置,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改到第三版的实习简历,“中金公司暑期实习”几个字被她用荧光笔标得格外亮。指尖划过“金融建模”“估值分析”这些关键词时,她忽然瞥见对面的于途正对着手机出神,屏幕上是条航天新闻——“新一代载人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屏幕边缘摩挲,像在触摸什么滚烫的东西。

“在看什么?”夏晴轻轻敲了敲桌面,把刚泡好的枸杞菊花茶推到他面前。玻璃杯里的枸杞浮上来,像颗颗小红星,是她特意准备的,知道他这阵子总盯着航天系的直博申请表,熬得眼睛发红。

于途慌忙按灭手机,耳尖泛着红:“没什么,看条新闻。”他拿起茶杯喝了口,目光落在她的简历上,“实习申请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夏晴调出cover letter给他看,“导师帮我写了推荐信,下周应该能投出去。”她顿了顿,视线扫过他桌角的两份表格——一份是金融系的保研意向书,另一份是航天系的直博申请表,边角都被捏出了浅浅的折痕。

空气安静了几秒,只有窗外的风吹得沙沙响。夏晴知道他在纠结。前几天系里开会,主任还拉着于途说:“以你的成绩,留金融系直博,未来进顶尖投行或者做学术都前途无量。”可她也见过他深夜在航天系实验室的样子,对着核心舱模型调试传感器,眼里的光比实验室的无影灯还亮。

“于途,”夏晴忽然开口,把他的航天系申请表往他面前推了推,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你昨晚又去实验室了,对不对?”

于途的手指蜷了蜷,没说话。他确实熬了通宵,把核心舱的对接机构又优化了一遍,晨光透过实验室窗户照进来时,他看着模型上的小国旗,想起高中时在笔记本上写的话:“想让中国的航天器,飞得比谁都远。”

“金融系的保研名额,主任说给我留到下周五。”他低声说,像是在跟自己较劲,“航天系那边……导师说如果我去,能进载人航天实验室,跟着做新一代空间站的结构设计。”

夏晴看着他眼里的挣扎,像看到了大一时那个在金融课和航天讲座间奔波的少年。那时候他总说“怕兼顾不好”,是她把双学位的申请流程表塞到他手里,说“经济是梦想的翅膀”。如今翅膀渐渐硬了,他反而在起飞前犹豫了。

她忽然伸手,轻轻覆在他握着笔的手上。他的指腹有层薄茧,是常年握笔、拧模型螺丝磨出来的,掌心却很暖,烫得她指尖发麻。“你昨晚在实验室改的对接机构图纸,”夏晴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让人安心的坚定,“是不是比金融系的博弈论模型更让你睡不着觉?”

于途猛地抬头,撞进她清澈的眼眸里。那里没有催促,没有评判,只有理解——是知道他藏在“稳妥”背后的渴望,知道他每次路过航天系实验楼时,脚步总会下意识放慢半拍。

“我怕……”他的喉结动了动,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发颤,“怕读了航天系,以后会很忙,顾不上你。而且……直博要五年,你实习、工作,我们可能……”

“可能会更懂彼此啊。”夏晴打断他,嘴角弯起个温柔的弧度,“你在实验室研究航天器结构,我在投行做项目估值,说不定哪天我的客户就是航天企业呢?到时候你给我讲技术壁垒,我给你算投资回报,多好。”

她拿起他的航天系申请表,在“研究方向”那栏帮他填了“载人空间站结构设计”,字迹娟秀。“你高中时画的火箭草图,我还夹在《天体物理导论》里呢,”她抬头看他,“那时候你说‘想让星星有中国的坐标’,现在有机会去做,为什么要退呢?”

于途的眼眶忽然有点热。”

“可是金融系……”

“金融系很好,”夏晴替他把申请表上的褶皱抚平,“但它不是你的终点,对不对?于途左边嘴角的梨涡陷进去,像盛着春日的光。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指腹穿过发丝时带着点微颤:“你就不怕我读了航天系,以后穷得只能请你吃食堂的糖醋排骨?”

“那我就多吃点,”夏晴仰头看他,睫毛在阳光下投下细碎的阴影,“等你成了总设计师,我就可以以家属的身份看火箭发射,到时候让你请我吃基地食堂,各个菜系都要。”

于途的心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胀。他拿起笔,在航天系直博申请表的“申请人签名”处落下自己的名字,笔锋清隽,透着股破釜沉舟的坚定。

傍晚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于途忽然停下,从包里拿出个小盒子递给她——是枚银质的钥匙扣,形状是缩小版的载人火箭,箭身上刻着行小字:“为你,也为星河。”

夏晴捏着冰凉的钥匙扣,踮起脚尖,在他下巴上轻轻啄了一下。于途的身体僵了一瞬,随即伸手把她揽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哑得厉害:“夏晴,谢谢你。”

谢谢你没让我在“稳妥”里迷路,谢谢你记得我藏在心底的星星。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夏晴知道,未来的路不会轻松——她要在投行的报表里摸爬滚打,他要在航天系的实验室里与数据和模型为伴,见面的时间或许会越来越少。但只要想到他调试模型时眼里的光,想到他说“想让星星有中国的坐标”时的认真,她就觉得,这样的奔赴格外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