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岐黄下山觅亲缘 > 第240章 古卷新生,暗藏玄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古卷新生,暗藏玄机

辰星集团新总部的办公室内,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为室内镀上一层暖金色。相较于之前的临时办公点,这里空间更宽敞,布局也更显大气,预示着集团正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一场关于“中医古籍数字化”项目的专项讨论会正在召开。秦雨烟站在投影幕布前,她今日穿着一袭淡青色改良旗袍,气质温婉如水,但眼神却透着与以往不同的专注与坚定。

幕布上展示着几张精心拍摄的古籍书影,泛黄的纸页,工整的蝇头小楷,间或还有朱笔批注,古意盎然。

“各位,”秦雨烟的声音清晰而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这就是我们‘古籍数字化’项目首批需要处理的典籍,部分来自秦家藏书,部分是我近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而来。它们承载着前辈先贤的智慧,但也面临着虫蛀、霉变、纸张老化乃至失传的风险。”

她操作电脑,切换画面,展示了一套高精度扫描设备和工作流程效果图。

“数字化,并非简单地将书页拍成照片。”她继续阐述,目光扫过在座的林辰、苏沐雪、楚瑶和江若彤,“我们要做的,是采用最高标准的非接触式扫描,尽可能还原古籍原貌。然后,通过先进的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这些竖排、繁体、无标点,甚至带有大量异体字、避讳字的文字,转化为可检索、可编辑的电子文本。”

楚瑶扶了扶眼镜,提出了专业性的问题:“ocR识别古医书的准确率能保证吗?尤其是那些涉及经脉、穴位的插图和特殊符号。”

“问得好。”秦雨烟投去赞许的目光,这是她期待的讨论,“这正是难点之一。常规ocR对此束手无策。所以,我计划组建一个由古文字学者、中医专家和计算机工程师组成的交叉团队,针对医书特点进行算法优化和人工校对。初期投入会比较大,但一旦基础数据库建成,后续效率和准确性将大幅提升。”

苏沐雪看着项目预算和前期规划,微微颔首:“投入可以接受。关键是产出和回报。雨烟,你提到的‘可检索’和‘可编辑’,具体能带来哪些价值?”作为集团的商业核心,她必须考量项目的实际效益。

秦雨烟显然早有准备,她切换幻灯片,展示了几个构想图:“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与教学。比如,楚瑶正在编写的诊疗标准,需要引用《伤寒论》某个方剂的所有相关论述,在传统模式下需要翻阅大量书籍,耗时耗力。而在我们的数据库里,只需一键检索,相关条文、历代注家观点,都能瞬间呈现,并支持对比分析。”

楚瑶的眼睛瞬间亮了,这对于她的标准化和研究工作无疑是巨大的助力。

“第二,新药研发与方剂优化。”秦雨烟继续道,“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古籍中大量方剂的组方规律、药对搭配,甚至结合现代药理学,寻找潜在的新药线索,或者为现有方剂的优化提供历史依据和灵感。”

这一点,连林辰都微微动容。师父玄机子也曾提过,中医的很多奥秘都藏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之中,只是人力有时尽,难以穷尽。

“第三,文化传播与公众教育。”秦雨烟看向苏沐雪,“数字化的古籍,可以衍生出面向不同受众的产品。比如,制作精美的电子书、开发互动式的中医知识学习App、甚至与晚晴合作,制作相关的文化短视频,让深奥的中医知识以更亲民、更现代的方式走进大众。”

苏沐雪听完,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思路很清晰。这不仅仅是一个保护项目,更是一个知识挖掘和价值再造的项目。前期投入值得。我支持。”

江若彤也开口道:“数据安全是关键。这些数字化后的资料是集团的核心资产之一。我会牵头制定严格的数据分级保密制度和访问权限控制,确保资料不被泄露或滥用。”

“谢谢若彤。”秦雨烟感激地点点头,最后将目光投向林辰。

林辰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才缓缓开口:“雨烟的这个提议,高瞻远瞩。中医的根在传承,魂在创新。这个项目,就是将根与魂连接起来的桥梁。我全力支持。”他顿了顿,看向众人,“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我们辰星集团区别于其他医疗机构的底蕴所在。沐雪负责资源协调,若彤保障安全,楚瑶可以从临床和研究角度提出需求。雨烟,你是总负责人,放开手脚去做。”

他的话语一锤定音,给予了秦雨烟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秦雨烟心中暖流涌动,重重地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后,秦雨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她亲自监督第一批古籍的扫描工作,在恒温恒湿的临时工作间里,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一页页脆弱的古籍放入高精度扫描仪中。

这天下午,她正在处理一本名为《岭南杂病方略》的清代医书手抄本。这本书品相一般,封面破损,书页也有虫蛀痕迹,是她从一个旧书商那里低价收来的,原本并未抱太大希望。

当扫描到书中后部时,一页看似普通的书页被扫入电脑。负责初步校对的年轻研究员小吴(吴倩),一个刚毕业的文字学硕士,忽然“咦”了一声。

“秦老师,您来看一下。”吴倩指着屏幕,“这一页的纸张材质和墨色,似乎跟前后几页有细微差别。而且……这夹缝里的批注笔迹,感觉……很特别。”

秦雨烟闻言,立刻俯身仔细查看。屏幕上的图像被放大。果然,那一页纸张的纤维纹理略显不同,墨色也更深沉一些。最关键的是,在正文的行间夹缝中,用极细的朱笔写着一行小字,若非高精度扫描和放大,肉眼几乎难以察觉。

那字迹瘦硬清峻,带着一种独特的风骨。

秦雨烟的心跳陡然漏了一拍。这字迹……她太熟悉了!与她之前发现的、可能与玄机子日记相关的游记批注笔迹,几乎一模一样!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对吴倩说:“小吴,观察很仔细。把这页单独标记,最高保密等级。相关数据暂时封存,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调阅。”

吴倩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秦雨烟严肃的表情,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郑重应下。

秦雨烟独自回到办公室,关上门,靠在门板上,深深吸了一口气。玄机子师父的笔迹再次出现!而且是在一本看似不起眼的《岭南杂病方略》中!这绝不是巧合。

这本医书,或者说这本书里隐藏的这页纸,是否与师父的失踪、与林家的旧案有关?这行朱笔批注,又记载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感觉,自己似乎无意中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隐藏在历史尘埃下的谜团边缘。而这个谜团,很可能直接关系到林辰一直追寻的真相。

她没有立刻告诉林辰,她需要先确认,需要破译这行批注的内容。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专业的古文字知识。

她坐到电脑前,将那份扫描件加密保存,然后开始联系几位信得过的、精通古文字和医史文献的老先生。这条线索,必须谨慎又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