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岐黄下山觅亲缘 > 第216章 舆论海啸,全民热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6章 舆论海啸,全民热议

第216章:舆论海啸,全民热议

林辰的身影消失在会场侧门,但那场论坛引发的风暴,掀起第一波真正的巨浪。

论坛草草收场。

张副会长站在台上,面对着一片狼藉和尚未完全散去的人群,勉强说了几句场面话,声音干巴巴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毫无说服力。台下的人心思早已不在这里,记者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有的冲向后台试图拦截主办方人员,有的则围住了尚未离开的刘建业、张明启等泰斗,更多的则是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笔记本电脑,开始争分夺秒地编辑稿件。

李总几乎是被人搀扶着离开会场的,他面如死灰,眼神涣散,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几个原本跟他走得近的人,此刻也刻意拉开了距离,避之不及。康泰医药,这个名字在今晚之后,恐怕将成为江城医药圈的一个笑话和反面教材。

而约翰·戴维斯,则在韩医生和护士的陪同下,从特殊通道悄然离开。他依旧沉默着,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那双蓝色的眼睛里,之前的傲慢与质疑被一种深沉的、尚未理清的思绪所取代。没人知道他具体在想什么,但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离开时,那微微佝偻的背影和沉重的步伐。

真正的喧嚣,在论坛结束后的几分钟内,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轰然引爆!

最先发力的是那些现场媒体记者。他们拥有第一手视频资料和现场直击的震撼感受。

江城晚报的资深记者王磊,手指飞快地在笔记本上敲击,他放弃了原本准备的客观报道框架,直接将标题定为:《惊天逆转!中医银针一分钟救醒哮喘发作的国际权威,世纪论坛成个人医术秀场!》。内容极尽渲染之能事,详细描述了约翰发病的凶险、现代医学手段的暂时失灵,以及林辰如何力排众议、三针定乾坤的全过程,配上了那段精心剪辑的、从约翰窒息到被林辰救醒的完整视频。文章最后,他引用了林辰那番关于“科学求真与实践”的阐述,并评论道:“今夜,我们或许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医学的疆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辽阔。”

与此同时,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社交媒体上,相关的视频片段、文字报道如同病毒般疯狂扩散。

【爆!现场直击!外国专家嘲讽中医后当场发病,被年轻中医三根银针救回!】

【颠覆认知!起死回生还是医学奇迹?中医急救能力震惊全场!】

【科学还是玄学?看神医林辰如何用事实回应质疑!】

【李总联合西医打压中医,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类带着明显倾向性和八卦色彩的标题更是层出不穷。

短短半小时内,“中医一分钟救醒哮喘外国专家”这个词条,如同坐上了火箭,空降并迅速登顶了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的热搜榜首位!后面紧跟着一个鲜红的“爆”字!

点开词条,里面是各种角度的现场视频。有林辰沉稳施针的特写,有约翰从紫绀到面色恢复的对比,有台下观众从惊慌到震撼的表情抓拍,还有林辰最后扶起约翰、进行那番格局宏大阐述的完整片段。

评论区彻底炸了!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这是拍电影吗?”

“银针急救哮喘?还是这么严重的?这真的科学吗?(没有质疑的意思,单纯震惊)”

“楼上,林医生说了,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的医学!事实胜于雄辩!”

“我是学西医的,坦白说,刚才戴维斯博士的情况极其凶险,常规急救手段在缺乏药物和设备时确实很难快速起效。这位林医生的针灸…太不可思议了!这需要重新评估中医在急症领域的价值!”

“哈哈哈,看到那个李总最后的脸色了吗?跟吃了苍蝇一样!还想打压中医,结果成了最佳背景板!”

“只有我注意到那个约翰博士最后看林医生的眼神吗?那是一种信仰崩塌后的震撼和…敬畏?”

“林医生最后那番话格局太大了!中西医结合才是未来啊!”

“这才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之前被黑得太惨了!”

“从今天起,我就是林医生的粉丝了!太帅了!医术高,人品好,格局大!”

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之前那些质疑林辰、质疑中医的声音,在这铁一般的事实和视频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在支持的声浪中。偶尔有几个跳出来质疑“个案”、“巧合”的,立刻就会被无数网友用事实和逻辑怼得哑口无言。

各大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网络新闻客户端也迅速跟进,头条几乎都被这条新闻占据。权威媒体的报道相对克制,但标题也足够吸引眼球:《传统医学论坛突发意外,中医展现急救实力引关注》、《中西医对话现戏剧性一幕,年轻中医现场救场折服国际专家》。

与此同时,在苏沐雪的提前布局和引导下,一批有分量的医学界人士、科普博主也开始发声。

刘建业教授在接受一家权威媒体电话采访时,毫不吝啬对林辰的赞赏:“林辰医生不仅展现了高超的中医急救技艺,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揭示了医学的另一种可能性和维度。他的那番关于科学精神和医学本质的论述,值得我们每一个医学工作者深思。这不是中西医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融合、服务于人类健康的问题。”

张明启教授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转发了相关新闻,并配文:“吾道不孤!见贤思齐!林辰小友,实乃中医之幸,医界之福!”

甚至连一些之前对中医持保留态度的西医大V,也纷纷转发表态,承认中医在特定领域的独特价值,呼吁加强交流与研究。

夏晚晴的工作室更是火力全开。她本人第一时间转发了核心视频,并配上了一段充满感情的文字:“亲眼见证传奇!@林辰,你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何为文化自信。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她的庞大粉丝群瞬间被引爆,纷纷转发点赞,将话题热度推向新的高潮。

江若彤则密切关注着网络舆论的动向,指挥着团队引导正面讨论,同时警惕着任何可能出现的、来自李总或其他方面残余势力的反扑和抹黑。不过,在如此汹涌的正面舆论下,任何宵小之徒的伎俩都显得微不足道。

秦雨烟和楚瑶坐在辰瑶医馆的后堂,看着手机上铺天盖地的关于林辰的新闻,相视一笑。楚瑶感叹道:“林大哥这一下,算是把中医的名头彻底打响了。” 秦雨烟轻轻抚过桌上的一卷古籍,眼神温柔而坚定:“这是他应得的。也是中医应得的。”

这一夜,无数人的手机屏幕被同一个身影、同一件事刷屏。

林辰的名字,连同“中医急救”、“银针定喘”、“医学新维度”等关键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破了医学界、冲破了江城,真正进入了全民视野,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医价值的大讨论、大反思。

一场旨在打压的论坛,最终成就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为中医正名的盛大宣传。

舆论的海啸,已势不可挡。而处于风暴眼的林辰,此刻却已在返回住所的路上,闭目养神,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他知道,名声是双刃剑。更大的关注意味着更多的期待,也意味着,暗处的敌人,可能会更加疯狂。

但,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