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战书突至,风云再起
辰瑶医馆在匿名信风波后,非但没有沉寂,反而因内部凝聚力的增强,运转得更加高效顺畅。连续几日,林辰坐诊、教学,楚瑶把控医疗质量,秦雨烟深研古籍,苏沐雪远程处理集团筹备事宜,江若彤内外布控,夏晚晴则在外跑通告的同时留意着舆论动向。一切看似步入了更快的正轨,直到一份措辞考究、封面烫金的邀请函,被专人送到了林辰的问诊台上。
彼时,林辰刚为一位顽固性失眠的患者行完针,正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手指。送函人是一位穿着西装、表情刻板的年轻男子,他将函件放在桌角,微微躬身:“林医生,江城医学发展论坛组委会,诚挚邀请您莅临本次‘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发展论坛’,共襄盛举。”
男子说完,也不多停留,转身便走。那恭敬的姿态下,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疏离与审视。
候在一旁帮忙递送银针的楚瑶,拿起那封邀请函,触手是略带分量的硬质纸张。她翻开,扫了一眼内容,秀眉便微微蹙起。“林辰,你看这个。”
林辰接过,目光平静地扫过。邀请函用词客气,将他称为“近年来在江城声名鹊起的青年中医代表”,邀请他参与三天后在市会议中心举办的论坛,并就“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定位与发展”议题发言。落款处,除了论坛组委会,还有一个显眼的联合主办单位——康泰医药。
“李总的手笔。”林辰将邀请函轻轻放在桌上,语气没什么波澜。匿名信的墨迹未干,这封战书就迫不及待地递到了面前。
楚瑶脸上浮现出担忧:“这明显是鸿门宴。他们把你捧成‘中医代表’,又把论坛规格抬得这么高,请的肯定都是西医界的权威和各界名流。到时候在台上,他们人多势众,你孤身一人,他们随便提出几个刁钻问题,或者用他们那套‘科学标准’来压人,场面会很难看。”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西医协会与康泰医药联手,其势汹汹,就是要借着这个公开的、高规格的场合,在学术和舆论层面,将林辰和他所代表的中医,彻底打落尘埃。
“难看不难看,不是他们说了算。”林辰拿起茶杯,呷了一口温热的药茶,目光透过氤氲的水汽,看向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医术高低,不在声量大小,而在能否治病救人。他们既然搭好了台子,我们不去,反倒显得怯了。”
“可是……”楚瑶还想再说。
这时,林辰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是苏沐雪打来的。
“林辰,收到论坛邀请函了?”苏沐雪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冷意,“我这边刚得到消息,李总为了这次论坛,特意从国外请了一位以抨击‘替代医学’闻名的约翰博士,媒体通稿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在论坛上发难。他们这是有备而来,舆论造势已经开始了。”
几乎同时,江若彤也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她脸色凝重,低声道:“林辰,我们监控到李总和王主任最近频繁接触几家本地颇有影响力的网络水军公司,资金流动异常。看来他们是想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连一向活泼的夏晚晴也发来了语音消息,背景音还有些嘈杂:“林医生,我团队监测到网上开始出现一些带节奏的帖子,说什么‘年轻中医代表能否扛起大旗’、‘传统医学是否真的科学’,虽然还没形成规模,但苗头不对。”
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
楚瑶听着这些消息,脸上的忧色更重。她看着林辰,等待他的决断。她知道林辰医术通神,但学术辩论不同于诊脉治病,那里是别人的主场,规则也是别人定的。
林辰放下手机,迎着楚瑶担忧的目光,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楚瑶,昨天那个心脾两虚伴有郁热的小患者,服药后睡眠好些了吗?”
楚瑶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好多了,他母亲早上特意打电话来感谢,说孩子昨晚睡了五个小时,是近半年来最好的一次。”
林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那就好。”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排着长队的患者,其中不乏从外地辗转而来的。他们脸上带着病痛,也带着希望。
“你看他们,”林辰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他们不懂什么高深的医学理论,也不知道论坛上会有什么争论。他们来找我,只是因为这里的医术能减轻他们的痛苦,能给他们希望。”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楚瑶,也仿佛透过墙壁,看到了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的秦雨烟、在远程运筹的苏沐雪、在暗中布防的江若彤、在关注舆论的夏晚晴。
“李总他们,把医学当成战场,当成打压异己、争夺利益的工具。但他们忘了,或者根本不在乎,医学的根基,是每一个被病痛折磨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想辩,那就辩。”林辰拿起桌上那封烫金的邀请函,手指在上面轻轻敲了敲,“正好,我也有些话,想对更多人说说。说说我们中医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人的身体,怎么看健康与疾病。”
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没有丝毫的畏惧与慌乱,只有一种基于绝对实力的从容,以及一种欲要涤荡迷雾的担当。
“回信给组委会,”林辰对楚瑶说道,语气斩钉截铁,“告诉他们,论坛,我准时参加。”
楚瑶看着他平静却坚毅的侧脸,心中的担忧忽然就消散了大半。她用力点头:“好!我这就去回复。我和雨烟会帮你整理所有可能需要用到的资料和案例!”
风暴将至,但他已然准备好迎风而立。
林辰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城市的天空下,暗流已然开始汹涌。这封战书,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挑战,更是对传承数千年的中医智慧的发难。
这一战,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要在这现代医学话语权构筑的坚固壁垒上,用最朴素的道理和最确凿的疗效,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让古老医学的光芒,重新照耀进来。
他轻轻握了握胸前的玉佩,感受到一丝温润的气息。师父,您传我医术,授我仁心,而今,有人欲毁我道统。这一仗,弟子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