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快速检查了产妇的情况:面色惨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是典型的“血脱亡阳”危候!这种情况,在基层卫生院,没有血库,没有先进的止血设备,死亡率极高。
“不能等了!必须立刻抢救!”凌风当机立断,对李院长说,“院长,不能转!红石村离县城一百多里地,全是山路,天黑路滑,路上肯定撑不住!必须就地抢救!”
“就地抢救?怎么抢?”刚赶到的刘副院长喘着气,脸色凝重,“血都止不住!咱们又没有血库!没有凝血因子!”
“用针灸和中药!回阳救逆,固崩止血!”凌风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苏医生,麻烦你继续建立第二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林医生,继续按压子宫,用宫缩剂,想办法促进子宫收缩!我去配药针灸!”
生死关头,李院长也不再犹豫,果断下令:“就按凌风说的办!所有人听他指挥!全力以赴,抢救病人!”
产房里瞬间忙碌起来,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苏青不愧是技术骨干,冷静利落地建立了第二条静脉通道,调整着药物剂量,密切盯着监护仪;林医生跪在床边,用力按压着产妇的子宫,试图促进收缩止血;护士们则忙着递器械、配药,每个人都满头大汗。
凌风没有丝毫耽搁,立刻从针包里取出那套从不轻易示人的灵枢金针——这一次,他不能再有任何保留!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容不得他藏私!
他凝神静气,将太极导引术运转到极致,一股精纯温润的气息从丹田升起,顺着手臂汇聚到指尖,指尖微微发麻,带着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量。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出手如电!
第一针,百会穴!百会为诸阳之会,位于头顶正中。凌风取了一根最长的金针,快速刺入,然后点燃一根艾柱,放在针尾进行重灸。温热的艾力透过金针,直达穴位深处,旨在升举阳气,挽救即将涣散的阳气。
第二、三针,神阙、关元穴!神阙穴在肚脐正中,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凌风采用隔盐重灸法,在穴位上铺上一层粗盐,然后点燃艾柱,放在盐上灸烤。神阙和关元都是人体的核心穴位,重灸能大补元气、回阳固脱,是抢救亡阳危症的关键穴位。
第四、五针,双侧隐白穴!隐白穴是脾经的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是治疗崩漏、大出血的经验效穴。凌风用泻法针刺,配合艾灸,意在健脾统血、固崩止血。
同时,他口述中药方子,让护士立刻去药房找老周取药:“附子10克(先煎)、人参15克、黄芪30克、山萸肉20克、三七粉6克(冲服)、蒲黄炭10克、茜草炭10克!让老周用急火煎,附子先煎20分钟,再下其他药,煎成浓汤,越快越好!”
老周被从睡梦中叫醒,听说有危重病人,二话不说,立刻赶到药房,以最快的速度抓药、煎药。他知道,这个时候,每一秒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
艾柱燃烧的烟雾弥漫在急诊室里,混合着血腥味和消毒水味,却带来了一丝生机。凌风全神贯注地调整着针灸的火候和力度,感受着产妇体内微弱的气息变化。他能感觉到,随着针灸的进行,产妇涣散的阳气正在慢慢聚拢,出血的速度也稍微减缓了。
“血压有了!60\/40mmhg!”护士惊喜地喊道。
“心率降到120次\/分!”
大家精神一振,抢救的信心更足了。
十几分钟后,老周端着一碗黑漆漆的中药汤跑了进来:“凌科长,药煎好了!”
凌风接过药碗,让苏青帮忙,轻轻撬开产妇的嘴,一点点将温热的药液灌了下去。这碗药,重用附子、人参、黄芪、山萸肉,旨在回阳固脱、益气摄血;三七粉、蒲黄炭、茜草炭则是活血化瘀、收敛止血,标本兼顾。
药液慢慢被产妇吸收,奇迹一点点发生。产妇的出血越来越少,血压逐渐回升到80\/50mmhg,心率也稳定在110次\/分左右,苍白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眼皮动了动,似乎有了苏醒的迹象。
“太好了!止血了!血压稳定了!”林医生激动得声音发颤。
所有参与抢救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浑身被汗水湿透,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苏青脱力地靠在墙上,看着依旧在全神贯注调整针灸的凌风,灯光下他侧脸线条紧绷,额上全是汗珠,眼神却专注而坚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那一刻,苏青心里某种坚硬的东西,似乎悄然融化了。那些流言蜚语,那些刘副院长的威胁,在生命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和可笑。
凌风继续行针半小时,直到产妇的生命体征完全稳定,意识恢复清醒,能微弱地睁开眼睛,才缓缓起针。
“好了,病人暂时脱离危险了。”凌风长舒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还需要密切监护,继续补液,观察出血情况。明天一早,联系县医院,把病人转过去进一步治疗。”
产妇的丈夫再次跪在地上,对着凌风和所有医生护士连连磕头:“谢谢你们!谢谢凌医生!你们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第二天一早,产妇被安全转送到了县医院进一步治疗。后来传来消息,因为前期抢救及时得力,产妇的出血很快就完全止住了,恢复良好,一周后就出院了。
这次成功的抢救,彻底奠定了凌风在公社卫生院无人可以撼动的地位。就连一直对他心存芥蒂的刘副院长,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也无法再说什么,只是态度更加阴郁,却再也不敢公开刁难他。
经历这次生死考验,苏青对凌风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她不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主动找凌风讨论病例,学习中医知识,工作中配合更加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