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五八之灵泉空间护家人 > 第378章 医道扎根·暗流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8章 医道扎根·暗流再起

关键时刻,凌风找到了老周。“周师傅,现在情况紧急,流感病人越来越多,西药断货了,只能靠中药大锅汤救急。药房库存不够,我知道您认识不少药材供应商,能不能想办法紧急调拨一批?或者,咱们本地后山,这个季节应该能采到不少新鲜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这些都是清热解毒的好药材,药效比干药材还好!”

老周看着卫生院里痛苦呻吟的病人,尤其是那些发烧咳嗽的孩子,又看了看凌风焦急而诚恳的脸,想起了凌风帮他治好腰腿痛的恩情,一咬牙:“行!我想办法!供应商那边我去催,让他们连夜送货!采药……我认识几个老药农,我带你去后山采!”

就这样,在流感的危机面前,凌风、老周,甚至之前一直作壁上观的苏青,都行动起来了。苏青利用她在公社的人脉,联系了公社食堂,借用了几口大铁锅,又组织了几名病人家属和轻症康复者帮忙熬药、分发;凌风带着老周和临时组织起来的十几个人,亲自上山采集新鲜草药;老周则坐镇药房,协调药材加工和配送,还亲自指导大家如何处理新鲜草药,确保药效。

后山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凌风带着大家辨认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这些草药在山里随处可见,生命力顽强。“大家注意,蒲公英的叶子是锯齿状的,根是褐色的,全草都能入药;紫花地丁开紫色的小花,叶子是披针形的;鱼腥草闻起来有鱼腥味,茎是紫红色的,这些都别采错了!”凌风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老周也不甘示弱,凭着多年的采药经验,很快就找到了一片长势茂盛的金银花藤,兴奋地喊道:“凌科长,这边有金银花!快来采!”

大家干劲十足,不到半天,就采了几大筐新鲜草药。回到卫生院,公社食堂的大铁锅已经架了起来,柴火熊熊燃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凌风指挥着大家把新鲜草药清洗干净,切碎,放进锅里,大火烧开,小火慢熬。

浓郁的草药味弥漫在整个卫生院,虽然苦涩,却给焦虑的病人们带来了希望。凌风、苏青、老周分工合作:苏青负责维持秩序,给病人和家属讲解大锅汤的功效,告诉他们“预防喝一碗,发病喝两碗,能退烧止咳”;凌风负责把控火候和草药的比例,确保每一锅汤的药效都一致;老周则负责分装,用大碗一碗一碗地盛好,分发给大家。

喝了药汤的病人,普遍反映效果很好。一个发烧39度的孩子,喝了两碗药汤,不到两个小时,体温就降到了37.5度,咳嗽也减轻了;一个咳嗽得睡不着觉的老人,喝了药汤后,当晚就睡了个安稳觉。

大锅汤不仅缓解了病人的症状,还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那些和病人有密切接触但还没发病的人,喝了药汤后,大多没有被感染。这大大缓解了卫生院的压力,也让刘副院长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毕竟,要是流感控制不住,他这个分管副院长也难辞其咎。

这场流感,成了凌风在公社卫生院站稳脚跟的转折点。他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医术,更展现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在危机中的担当。李院长更加倚重他,经常在会议上表扬他;老周彻底被他折服,成了他坚定的支持者,以后申请药材,再也没有过刁难;就连一向挑剔的苏青,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真正的敬佩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一天傍晚,忙完一天的工作,凌风和苏青并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的稻田绿油油的,晚风拂过,掀起一层层波浪,带来阵阵清香。

“没想到,你还真有点本事。”苏青难得地用平静的语气说,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揶揄的腔调,“不仅会治病,还会搞‘统一战线’,连老周那种油盐不进的人都被你拿下了。”

凌风笑了笑:“不是我厉害,是大家同心协力。没有你帮忙组织人熬药、维持秩序,没有老周帮忙联系供应商、上山采药,光靠我一个人,也做不成什么事。”

“少来这套虚的。”苏青白了他一眼,嘴角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不过,刘副院长那边,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他那个人,最记恨别人比他厉害,你这次立了大功,他心里指不定怎么憋着坏呢。你小心点。”

“我知道。”凌风点点头,望着远处沉落的夕阳,目光深邃。他知道,眼前的危机暂时度过,但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面。不过,他已经不再是刚来时那个孤立无援的新人了。他有李院长的支持,有老周、苏青这样可靠的战友,还有越来越多信任他的病人。这个新环境,虽然暗流涌动,但他已经找到了立足之地。

流感风波过后,凌风在公社卫生院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个被排挤、被观望的“空降科长”,而是凭借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成绩,赢得了大部分同事的尊重和越来越多病人的信赖。中西医结合科虽然依旧简陋,但来看病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不再是单一的疑难杂症,也开始有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主动要求用“凌医生的方法”调理。

凌风趁热打铁,在取得李院长支持后,开始尝试在卫生院内部推行一些简单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比如,对于感冒发烧的病人,建议根据辨证,早期配合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规范使用西药的同时,加入中医药膳调理和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他还整理了一份《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打印了十几份,分给各个科室的医生,手册里详细介绍了感冒、咳嗽、胃痛、头痛、关节痛等十种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辨证要点、中药方剂、针灸穴位、西药选择和注意事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这些举措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内科的几个医生试着用手册里的方案治疗病人,发现效果确实比单用西药好。比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用西药抗感染配合中药止咳化痰汤,病人的咳嗽症状平均缩短3天,痰液也更容易咳出。

但这些变化,也进一步触动了刘副院长的利益。他一直主张“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甚至私下里说中医是“封建迷信”,现在凌风的中西医结合搞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认可,无疑是在打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