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 第248章 十字军正式登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值大明国内歌舞升平、总结岁入之际,遥远的欧洲与中东地区却战云密布,风云再起。在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皇帝约翰二世的积极牵头下,新一轮的十字军东征联盟已然形成。各同盟国纷纷调集军队,兵分多路,剑指埃及的法蒂玛王朝。

法兰西与英格兰的联军舰队,搭载着大量骑士与步兵,从威尼斯等意大利城邦港口启航,横渡地中海,直扑埃及海岸。约翰二世麾下的拜占庭大军,则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港口出发,经海路南下。而位于前线的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则从叙利亚地区直接向南推进,威胁埃及北部边境。一时间,数路十字军如同数把尖刀,从海陆两个方向,朝着法蒂玛王朝汹涌而来。

法蒂玛王朝的统治者法蒂罗伊滋在开罗的皇宫中接到紧急军报,顿时惊慌失措,在殿内咆哮:“这些欧洲疯子!他们难道都疯了吗?为什么全都来攻打我们?!”

首相阿拉尼相对镇定,急忙进言:“陛下,敌军势大,仅凭我国之力恐难抵挡。必须立刻派出信使,向塞尔柱帝国和赞吉王朝求援!恳请他们看在同属真主子民的份上,发兵相助!”

“对对对!快!立刻去请兄弟们派兵来帮忙!”法蒂罗伊滋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声催促。

实际上,在十字军开始大规模异动之初,法蒂玛王国的求援信使就已经携带着重礼和恳切的求援信,火速北上,分别前往塞尔柱帝国和赞吉王朝。

在塞尔柱帝国都城,信使见到了苏丹桑加。桑加闻知十字军再次大举进犯埃及,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立刻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如今的塞尔柱帝国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东方迅速崛起的西辽王国,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兵锋正盛,不断向西扩张,压迫得周边各国喘不过气,塞尔柱帝国需要投入大量兵力防备东方。

经过与首相桑甚等人的紧急磋商,桑加最终决定,在保证东部防线稳固的前提下,抽调出一万精锐骑兵,由麾下大将率领,火速南下驰援埃及。

与此同时,另一路信使抵达了罗姆苏丹国。苏丹梅苏德一世接见了埃及使者,在权衡利弊后,同样决定派出一万骑兵,支援埃及对抗十字军。

而在赞吉王朝,情况则略有不同。王朝的苏丹在接到求援后,任命了以勇猛善战着称的施尔科将军为主帅,率领五千骑兵南下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施尔科的侄子,年轻但已显露出卓越军事才华的萨拉丁,也随同其叔父一同踏上了前往埃及战场的征程。

五千名包着头巾的库尔德战士在沙漠中疾驰,每人配备双马,显示出精锐部队的配置。这些战士是沙拉丁叔叔施尔科麾下的老兵,经验丰富。

十八岁的萨拉丁骑行在队伍中,具有典型的库尔德人特征:深色眼睛,高鼻梁,眼神锐利而充满朝气。他仔细观察着沙漠地形,不时用库尔德语与身旁的战士交流。

在前方开路的施尔科体型微胖,满脸络腮胡,碧绿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啐了一口沙子,抱怨道:这些欧洲人真是疯了。耶路撒冷都在他们手里了,还打着圣战旗号,简直无耻。

萨拉丁策马靠近,冷静分析:叔叔,我听说拜占庭被一个东方帝国击败,已经臣服。也许这才是他们再次发动圣战的真正原因。

施尔科点头,面色凝重:东方帝国...听说连西辽都是因为在东方战败才西迁的。能让耶律大石那样的雄主都不得不远走,真不敢想象那个东方帝国有多强大。

君士坦丁堡港口,人声鼎沸。罗马中央禁军士兵们排着松散的队伍,正陆续登上一艘艘木质战船。这些在地中海地区算得上大型的船只,与停泊在远处的大明钢铁战舰相比,显得格外简陋渺小。

杨林站在大明租界新建的了望塔上,手持单筒望远镜观察着港口的动静。一名拜占庭皇宫大臣恭敬地侍立在一旁。

这就是你们准备去埃及抓捕奴隶的军队?杨林放下望远镜,语气平淡。

是的,将军阁下。大臣躬身回答,约翰陛下特意派我来向您禀报,我军即将出发。如果战事顺利,预计能俘获大量奴隶,届时将按约定价格交付给贵方。偿还货款。

杨林微微颔首。关于直接参与奴隶抓捕一事,他确实请示过南京。陛下的回复很明确:大明乃礼仪之邦,文明之师,不宜亲自下场做这等有损国格之事。这些欧洲人在奴隶贸易上本就是行家里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更合适。大明只需保持超然姿态,坐等交易便可。

预祝你们旗开得胜。杨林客套地说,记住,我们要的是健壮的劳动力,老弱妇孺不在交易之列。

请您放心,我军定会严格筛选。大臣连忙保证,不知将军阁下还有什么指示?

杨林望向港口中那些摇摇晃晃的木船,突然问道:你们预计需要多少天能抵达埃及?

如果风向顺利,大约需要十五到二十天。大臣回答,法兰西和英格兰的联军已经先行出发,耶路撒冷王国的军队也从陆路南下。我们三方约定在开罗城外会师。

很好。杨林转身准备离开塔楼,有最新战报及时通报租界。记住,大明只要合格的奴隶,价格按约定执行。

谨遵您的吩咐。大臣深深鞠躬。

走出塔楼时,杨林对随行的副将低声交代:让我们的侦察船保持距离跟随,记录战况。陛下虽然不让我们直接参与,但对这场战争的进程还是要了如指掌。

明白。副将领命,将军,如果十字军战败...

那就按兵不动。杨林打断道,我们的任务是观察和交易,不是介入战争。记住陛下的训示:保持超然,坐收渔利。

港口的号角声响起,拜占庭舰队开始扬帆起航。杨林最后望了一眼那些逐渐远去的帆影,转身走向租界内的办公场所。在那里,他已经命人准备好了接收和转运奴隶的临时营地切都已安排妥当,只待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