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68章 渠成又骤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露水还沾在草叶上,高铭远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开门一看,虎子扛着铁锹站在门口,脸上满是兴奋:“高大人!主渠挖到蓄水池边了,就差最后一段土埂没通!”

高铭远立刻拿起外套,快步往村西走。远远就看见挖渠的村民们围在土埂旁,手里的铁锹都举着,就等他来定主意。赵珩也挤在人群里,手里攥着小锄头,看见高铭远就喊:“高老师,您快看看!再挖三尺,水就能流进蓄水池了!”

高铭远蹲下身,摸了摸土埂的湿度,又看了看蓄水池的地势:“别硬挖,先把土埂两侧的土扒松,再从中间掏,防止塌下来。”他话音刚落,虎子就率先跳下去,一铁锹下去刨开半尺土:“听高大人的!咱们分着来,快得很!”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有人扒土,有人运土,赵珩也跟着在边上扒拉碎土。苏晚提着水桶过来时,正好看见土埂被掏出一个缺口,她笑着喊:“大家加把劲!中午我给你们做白面馒头!”这话一喊,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铁锹碰撞的声音都比之前响了几分。

临近正午,随着虎子一声“通了!”,主渠与蓄水池之间的土埂终于被挖开。村民们纷纷退到两边,高铭远让人打开附近井边的水车闸门——井水顺着主渠奔涌而下,“哗啦啦”地流进蓄水池,溅起一圈圈水花。

“水流进来了!蓄水池有水了!”赵珩拍着手跳起来,跟着水流往蓄水池边跑。村民们也围过去,看着蓄水池里的水位一点点上涨,脸上的笑容止不住。高铭远站在渠边,看着水流顺畅地流淌,又叮嘱道:“把支渠的闸门也检查一遍,明天就能往田里引水了。”

下午,村民们又忙着加固蓄水池的坝体。高铭远教大家用黄泥混合稻草夯土,“这样坝体更结实,存水多了也不会漏。”赵珩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黄泥往坝上抹,虽然手上沾满了泥,却做得格外认真。苏晚则带着村里的妇女,在坝边搭起了灶台,蒸好的白面馒头香气飘得老远。

可到了傍晚,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原本晴朗的天,转眼间就乌云密布,风也刮得越来越大,田埂上的草被吹得东倒西歪。赵珩抬头看着天,有些担心:“高老师,会不会下雨啊?咱们的坝还没完全夯好呢!”

高铭远也皱起眉头,快步走到蓄水池边:“大家先别夯土了,赶紧把坝顶的土拍实,再用防雨布盖在没干的黄泥上!”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找塑料布,有的拍实坝土,虎子还带着几个人把渠边的闸门关好,防止雨水倒灌。

没等大家忙完,第一滴雨点就砸了下来。紧接着,雨点越来越密,“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很快就成了瓢泼大雨。赵珩和高铭远一起,把最后一块防雨布盖在坝体上,两人的衣服瞬间就被淋透了。

“快躲到棚子里去!”苏晚举着油纸伞跑过来,把伞递给高铭远,又拉着赵珩往旁边的草棚跑。村民们也纷纷躲进棚子,看着外面的大雨,有人忍不住叹气:“这雨下得太急了,别把渠冲坏了。”

高铭远却看着雨帘笑了:“别急,咱们的渠挖得深、夯得实,冲不坏。这雨下透了,田里的庄稼就更有救了,蓄水池也能存满水,以后更不用怕旱了。”他指着蓄水池的方向,“你们看,雨水顺着渠也流进池里了,这是好事!”

赵珩凑到棚边,看着雨水顺着渠沟流进蓄水池,原本有些担心的心情渐渐放了下来。苏晚递给他一块干布:“擦擦脸,别着凉了。你看,雨里的庄稼好像都精神了呢。”赵珩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田里的荞麦苗在雨水中舒展着叶子,像是在大口喝水。

雨下了大半个时辰才渐渐变小。高铭远率先走出棚子,去检查渠和蓄水池。赵珩也跟着跑过去,只见主渠安然无恙,蓄水池里的水位已经涨了大半,雨水还在顺着支渠往田里流。邻村的村长也撑着伞跑过来,脸上满是笑意:“高大人,我们村的井和水车也没事!这雨下得好啊,谷子有救了!”

傍晚时分,雨停了。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天边染了一层金边。蓄水池里的水波光粼粼,渠边的草叶上挂着水珠,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格外喜人。赵珩坐在渠边,看着水流缓缓流淌,忽然对高铭远说:“高老师,咱们的渠和蓄水池都好了,以后不管是旱是雨,庄稼都能好好长了吧?”

高铭远点头,摸了摸他的头:“没错。以后咱们还能教更多村子做水车、修渠池,让大家都能丰收。”他看着远处的田野,心里盘算着:等天气晴了,就组织村民们给庄稼施肥,再把剩下的支渠修完,让每块田都能及时浇上水。

回到住处,赵珩在日记里画了满是水的蓄水池和流淌的水渠,旁边写着:“今天渠通了,还下了大雨!蓄水池里的水好满,庄稼喝饱了水,肯定会长得更好!以后再也不怕旱和雨了!”写完,他看着窗外的晚霞,想起田里绿油油的庄稼,嘴角带着笑钻进了被窝。

而高铭远则在公屋里,对着地图标注各村的水源和渠池位置。油灯的光映着他的身影,图纸上的标记越来越多,仿佛已能看见成片的庄稼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迎来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