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冰山总裁为我崩人设:离婚后她哭 > 第159章 病毒利刃与光子壁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9章 病毒利刃与光子壁垒

陈默那道冰冷如铁、清晰如刃的指令,如同在狂风巨浪中抛下的巨型船锚,虽未能瞬间平息整个海洋的怒吼,却实实在在地稳住了“破晓同盟”这艘航船几乎要倾覆的船身。加密通讯频道内,先前如同瘟疫般蔓延的恐慌与质疑声浪,被一种压抑的、带着破釜沉舟意味的决绝所取代。无形的数字战线上,反击的硝烟开始弥漫。

在默然资本总部地下深处,那间拥有多层物理隔离和电磁屏蔽的指挥中心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型环形屏幕上,代表着全球数据洪流的无数光点疯狂闪烁、碰撞,映照出林薇那张失去了平日所有慵懒与调侃、只剩下近乎非人专注的脸庞。她的十指在特制的光感键盘上已然化为一片模糊的虚影,敲击声不是清脆的哒哒声,而是连成一片的低沉嗡鸣,仿佛她的神经脉冲正直接与机器进行着高速对话。

“架构……完全陌生,”她低声自语,更像是在高速处理信息时无意识的思维碎片外溢,“底层协议不是硅基逻辑的产物,掺杂了……生物神经网络的混沌拓扑和量子隧穿效应……妈的,K从哪里搞来的这种鬼东西?”她尝试了十七种常规及非常规的追踪算法,每一次都如同泥牛入海,甚至险些被对方反向植入的追踪木马咬住。硬碰硬,以目前同盟掌握的算力资源,正面强攻对方的信号堡垒无异于自杀。

“正面不行,就侧面渗透;堡垒攻不破,就让它的炮弹变成我们的传单。”林薇眼中闪过一丝近乎疯狂的光芒,这正是陈默“反向植入干扰代码”指令的精髓所在——“下毒”。她的思路极其刁钻险恶:既然无法阻止对方信号的全球播撒,那就利用其传播机制本身。她要编写一种特殊的“共生病毒”,这种病毒本身不具备破坏性,其核心代码极其精简、隐蔽,能够巧妙地寄生在K发布的伪造影像数据流中,随着每一次复制、每一次转发而扩散到全球每一个角落。病毒的“引爆”条件可以设定为特定时间戳,或者由林薇这边发送一个极其隐秘的触发指令。一旦引爆,病毒不会攻击系统,只会做一件事——将其携带的真正内容,即那些能揭露K灭口罪行的铁证(例如,赵天雄“被自杀”前后监控录像的真实片段、涉及关键证人“意外”身亡的伪造事故报告分析等),瞬间覆盖掉正在播放的污蔑影像,完成一次从内部爆发的、全球范围的“真相替换”。

“找到它的‘呼吸’节奏……”林薇带领着麾下最顶尖的十几名白帽黑客,将伪造影像的数据包一层层剥开,如同解剖一具精密的电子尸体。他们分析每一帧的编码冗余,寻找压缩算法中可能存在的、连发布者自己都未察觉的微小缝隙,甚至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数据包在特定网络节点传输时可能产生的、纳米级的时间延迟波动,以期找到那个能植入“病毒胚胎”的完美瞬间。这是一场在比特和字节层面进行的微观战争,是顶级黑客之间意志与智慧的残酷绞杀。林薇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汇聚成滴,砸落在冰冷的键盘边缘,她却浑然不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指挥中心内只能听到机器运转的低鸣和键盘敲击声。突然,林薇猛地停下手,瞳孔微微收缩:“等等……这个数据包的结构……这里有个非标准化的填充区……”她像是发现了猎物的踪迹,双手再次以更快的速度舞动起来,调出深层的分析工具,“这不是错误,是刻意留下的后门?还是某种标记?”

经过紧张的解析,她发现这个异常区域似乎与某种地理坐标信息有着微弱的关联,但加密方式极其古怪。“记录下这个坐标,”林薇对助手吩咐道,同时将这个发现通过加密频道简要汇报给陈默,“这可能是个线索,但现在顾不上深究,先解决眼前的危机。”

她重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病毒载体的构建中。利用那个发现的微小缝隙,她开始小心翼翼地编织代码,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个指令都需要精确到极致,既要确保病毒能够成功嵌入并复制,又要保证其绝对隐蔽,不会提前触发对方的防御机制。

与此同时,在总部大楼另一翼,那座造价惊人、配备了全球顶尖光学和能量研究设备的实验室内,气氛同样紧张到令人窒息。周锐面临的挑战与林薇截然不同。K所使用的信号劫持技术,早已超越了传统互联网协议的范畴,初步分析表明,它极可能运用了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某种尚处于理论阶段的广域信息瞬时分发技术。常规的电磁屏蔽、频率干扰或网络防火墙,在这种降维打击面前,脆弱得如同阳光下的薄冰。

周锐的任务,是开发出陈默要求的“光子屏障”——一种能够生成局部定向、可调控的“量子静默场”的防御系统,用以阻断这种特殊信号的传输。实验室中心,一个由无数复杂透镜、能量环和超导材料构成的环形装置正在低吼运行,发出令人不安的嗡鸣。空气中,肉眼可见的细微光尘在某种力场作用下,勾勒出不断变幻、时而稳定时而溃散的复杂光纹。

“能量输出过载!第三象限干涉模型崩溃!”一名助手盯着剧烈跳动的数据流,声音带着哭腔。第一次全功率测试刚刚开始,装置中央生成的那个淡蓝色的、本该如同蛋壳般保护内部空间的光罩,只维持了不到一点五秒便剧烈闪烁,像被无形巨手捏碎般炸裂成漫天光屑,逸散的能量冲击波将周围几张实验台上堆积如山的图纸和零件吹得七零八落。

“是城市背景引力场微扰!还有……地下轨道交通产生的微弱次声波共振!我们低估了现实环境的极端复杂性!”周锐几乎瞬间就判断出症结所在,他的双眼因极度专注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亮得吓人。他没有时间沮丧,立刻像一头猎豹般扑到主控终端前,双手在全息交互界面上疯狂舞动,引入一套全新的、基于混沌理论的自适应补偿算法。“重新校准所有环境传感器!精度要达到纳特斯拉和毫赫兹级别!我们要让屏障‘活’起来,像变形虫一样实时感知并适应外界的一切干扰!快!”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压力和高亢的精神状态而嘶哑,但每一个指令都清晰准确。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每浪费一秒钟,K精心编织的谎言就在全球数十亿人的心中多扎根一分,对陈默和苏清雪造成的伤害就愈发难以挽回。

第二次测试,屏障稳定时间延长到了三分钟,但依然不够。周锐盯着再次溃散的光罩,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上,指节瞬间泛红。“不行,还是不够稳定!我们需要更精确的环境建模!”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召集团队重新分析失败数据。这时,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怯生生地提出:“周博士,也许……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城市本身的电磁噪声作为掩护?就像‘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这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划过周锐的脑海。对啊,为什么非要追求绝对的“静默”?也许将屏障的能量特征伪装成城市背景噪声的一部分,反而能更好地隐藏其存在,同时降低对外界环境细微变化的敏感性!他立刻调整研发方向,将“隐匿性”和“适应性”作为新的优先指标。

就在林薇和周锐在各自领域与时间赛跑、进行着近乎绝望的技术攻坚时,外界的舆论风暴正在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危险的态势。破晓同盟发布的紧急声明,如同一块投入汹涌泥石流中的巨石,虽然暂时减缓了冲击,但无法彻底阻挡污浊的洪流。

网络空间的撕裂愈发明显。支持陈默和苏清雪的声音(主要是曾深受默然资本创新科技惠及的用户、敬佩其敢于挑战权威的部分年轻群体、以及一些嗅觉敏锐、察觉此事背后必有隐情的独立调查记者)与被煽动起来的、占据数量优势的愤怒民众(以及大量混杂在其中、唯恐天下不乱的水军和职业黑子)展开了激烈的、往往充满人身攻击的骂战。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有人开始“深扒”陈默的“原罪”,将默然资本的快速崛起描绘成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也有人开始散布苏清雪“精神不正常”、“早有叛国倾向”的恶毒谣言。线下的影响开始具象化:在几个默然资本设有分支机构的城市,出现了小规模、但情绪激动的街头抗议,虽然很快被当地警方驱散,但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更棘手的是,一些原本就态度摇摆、加入同盟更多是出于利益考虑的合作伙伴,开始通过隐秘渠道向陈默的副手们传递担忧甚至退缩的信号,言语间充满了“压力太大”、“需要重新评估风险”的暗示。

陈默如同一尊石雕,坚守在医疗舱内,成了整个风暴眼的中心。加密通讯器几乎每隔几十秒就会闪烁一次,传来不同战线的消息。他需要同时处理海量信息:快速听取林薇和周锐充满技术术语的进展汇报,并做出关键决策;审阅情报部门汇总来的、来自全球各地的舆情动态和潜在威胁评估;冷静回应同盟内部核心成员的焦虑询问,甚至亲自与一两位萌生退意的重要盟友进行短暂但态度坚决的通话,稳住阵脚。他的大脑就像一部超负荷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将所有纷乱的信息流梳理、分析、整合,然后输出清晰、果断、不容置疑的指令。所有的个人情绪,那滔天的怒火、对苏清雪的心疼、对局势的忧虑,都被他强行压缩、冰封在内心最深处。只有当他暂时结束通讯,目光落回病床上那张苍白而安静的睡颜时,那冰封的外壳才会裂开一丝缝隙,流露出深不见底的温柔与担忧。

苏清雪依旧沉睡在生死线上,但她的身体似乎并未完全隔绝外界的惊涛骇浪。连接在她身上的生命监护仪,除了规律的心跳和呼吸曲线外,那几个代表高级神经活动和潜意识应激水平的参数,偶尔会突然出现短暂的、异常剧烈的峰值波动,随即又迅速回落,仿佛她的灵魂正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的深层意识领域,与那些污蔑她的恶毒信息进行着本能的、激烈的抗争。陈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起身走到床边,用浸润了温水的无菌棉签,极其轻柔地擦拭她有些干裂的嘴唇,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对待一件价值连城、却又易碎无比的琉璃艺术品。这无声的、近乎仪式化的守护,是他在这个全球范围的狂风暴雨中,唯一允许自己公开流露的软肋和温情。

时间,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就在外界舆论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谴责态势,连同盟内部一些最坚定的成员都开始感到窒息般的绝望时——

林薇的通讯频道率先传来了突破性的消息,她的声音因极度疲惫而沙哑,却压抑不住那种技术狂人攻克难关后的极度兴奋:“陈总!‘幽灵’病毒载体完成了!我们利用了对方渲染引擎在处理特定光影反射数据时的一个极其隐蔽的逻辑悖论区,成功将我们的‘真相炸弹’嵌入了进去!病毒拥有被动复制和主动触发两种模式,现在它已经像孢子一样,随着他们的信号扩散出去了!只要您下令,或者到达预设时间点,全球所有被劫持的屏幕,都会看到K的真实嘴脸!”

几乎是前后脚,周锐的通讯也接了进来,背景音里还能听到设备高负荷运转的尖锐啸叫和团队成员激动的欢呼声:“陈总!光子屏障第三次全环境模拟测试成功!稳定持续时间突破八分钟!有效防护半径达到五百米!虽然还无法覆盖全城,但足以保护我们的指挥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以及最重要的几位盟友所在地!我们……我们做到了!”

陈默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看不出明显的喜怒,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骤然掠过一道冰冷刺骨、却又仿佛能点燃一切的寒芒。他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苏清雪那微微蹙起的眉心上,仿佛在透过那层脆弱的脸庞,向她沉睡的灵魂无声地传递着一个坚定的承诺。

他对着通讯器,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却蕴含着即将石破天惊的力量:

“林薇,锁定所有可用节点,进入最终待命状态。周锐,立刻开始部署屏障,优先序列按预定方案执行。”

他略一停顿,如同即将发起总攻的指挥官,在按下按钮前最后确认战场态势。

“是时候,让躲在阴影里的K,出来见见光了。”

数字领域淬炼出的病毒利刃已然出鞘,光子构筑的无形壁垒正悄然升起。第一百五十九章的策略部署与技术攻坚告一段落,反击的所有前置条件均已具备。接下来,只需一个信号,这场席卷全球的认知战,将迎来决定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