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狂潮渐渐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战场和必须立刻面对的、冰冷而具体的现实。当旗帜在废墟上飘扬的那一刻起,358师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就迅速从“攻坚”模式切换到了“消化”与“防御”模式。
临时师指挥部设在了一处相对完好的、原属于镇公所的地下室里。这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味和陈年文件的霉味,唯一的光源是几盏摇曳的马灯和一支插在瓶颈里的蜡烛。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晃动的人影,使得紧张忙碌的气氛更添几分压抑。
方立功就坐在一张摇摇晃晃的木桌旁,马灯的光晕正好笼罩着他面前那厚厚一叠刚刚汇总上来的统计表格和清单。他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却迟迟没有落下,只是无意识地在表格边缘点着,留下一个个杂乱的红点,像凝固的血珠。
他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嘴唇因为缺水而干裂起皮,但那双透过镜片的眼睛,却燃烧着一种近乎亢奋的光芒。他的手指,捏着那叠清单的边缘,正在微微发抖。
楚风端着一个搪瓷缸子,里面是刚烧开没多久的热水,他慢慢吹着气,氤氲的热气暂时模糊了他脸上过于锐利的神情。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地下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远处隐约传来的士兵搬运物资的号子声,以及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终于,方立功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抬起头,看向楚风,声音因为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团座……初步……初步统计出来了。”
楚风抬起眼,目光平静:“说。”
方立功推了推鼻梁上滑落的眼镜,拿起最上面那张汇总清单,手指在上面逐项划过,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歼敌数字,还在最终核对,但保守估计,击毙日军超过一千二百人,俘虏(包括伤员)三百余人。伪军方面,击毙约五百,俘虏近千人,大部分已就地甄别、看管。”
这个数字让地下室里其他几个参谋不约而同地吸了一口凉气。一次性歼灭如此数量的日军,尤其是在攻坚战中,这在整个华北战场都是极其罕见的战例。
方立功没有停顿,继续念道,声音渐渐拔高:
“缴获方面……”
“完好的三八式步枪,两千一百余支!歪把子轻机枪,六十三挺!九二式重机枪,二十二挺!掷弹筒,八十九具!”
每报出一个数字,他手指的力道就加重一分,仿佛要透过纸张,触摸到那些冰冷的武器。
“还有!迫击炮,十二门!完好的九二式步兵炮,四门!七五山炮,两门!炮弹……各类炮弹合计超过五千发!步枪子弹、机枪子弹……尚未完全清点,但初步估算,超过五十万发!”
他念到这里,声音已经带着明显的嘶哑和激动,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楚风:“团座!这、这够咱们再武装两个满编团,外加组建一个像模像样的炮兵团了!”
楚风端着缸子的手稳如磐石,只是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他轻轻吹开水面上的浮沫,啜了一口热水,那滚烫的液体划过喉咙,带来一丝真实的灼痛感,让他更加清醒。
“还有呢?”他问,语气依旧平淡。
方立功深吸一口气,拿起下面几张清单,语速更快:
“粮食!主要是大米和白面,堆满了镇西那个最大的仓库,初步估算,超过十五万斤!还有大量罐头、压缩饼干、咸鱼……”
“被服、军毯、皮鞋,数量巨大!”
“药品!磺胺、止血粉、绷带……虽然不多,但都是我们急需的!”
“油料!汽油、柴油,几十大桶!”
“还有……还有……”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再次颤抖起来,拿起最后一张清单,手指点着上面几行用红笔特别标注的字迹,“我们在火车站旁边的秘密仓库里,发现了这个!”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无缝钢管!至少可以制造两百门‘老火铳’的优质无缝钢管!还有一批我们叫不出名字、但肯定是造炮用的特种合金钢!还有几台被拆卸的、可能是机床的精密设备!团座!鬼子……鬼子这是给咱送了个兵工厂啊!”
他猛地将那张清单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响,震得烛火都晃动了几下。他整个人因为这巨大的、远超预期的收获而微微颤抖,看着楚风,眼神里充满了狂喜和后怕:
“团座……这、这够咱们再武装两个师了!鬼子……鬼子这是给咱送了个天大的人情,不,是送了个超级大礼包啊!”
地下室里一片寂静,只剩下方立功粗重的喘息声和蜡烛燃烧的细微声响。几个年轻参谋的脸上也满是震撼和兴奋,互相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
楚风终于放下了那个搪瓷缸子,缸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一声“嗒”。
所有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桌边,拿起那张被方立功拍在桌上的清单,目光在那一行行代表着巨大收获的数字上缓缓扫过。他的脸上,依旧没有太多表情,只有眉宇间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凝重。
巨大的收获,往往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责任。
“统计数字,严格保密。尤其是武器装备和特种钢材的数量,列为最高机密。”楚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所有缴获,立刻分类登记造册,安排绝对可靠的部队和人员看守、转运。武器弹药,优先补充一线作战部队和即将组建的新部队。粮食药品,除留足军需外,拿出一部分,赈济镇内受灾百姓。”
他的指令清晰而冷静,瞬间将方立功等人从狂喜中拉回了现实。
“是!我立刻去安排!”方立功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郑重地应道。
就在这时,一个通讯参谋拿着两份电文,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古怪的神色。
“师座,参谋长。重庆方面……和阎长官那边的嘉奖电,几乎同时到了。”
方立功接过电文,快速扫了一眼,脸上刚刚泛起的红光瞬间褪去了一些,眉头微微蹙起。他将电文递给楚风。
楚风接过,目光淡漠地扫过那满纸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赞誉。电文里,将他楚风和358师(电文里依旧沿用旧番号)夸成了“抗战楷模”、“民族脊梁”,给予了他个人以及麾下军官若干晋升和勋章,但对于最关键的补充和犒赏,却语焉不详,只是含糊地表示“已饬令有关部门酌情办理”。
而阎锡山那边的电文,则更加耐人寻味,除了嘉奖,更多的是强调“精诚团结”、“谨防赤化”,并“提醒”他注意与“友邻部队”(暗指八路军)保持适当距离。
楚风看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随手将电文扔回桌上,仿佛那只是两张无关紧要的废纸。
“意料之中。”他只说了四个字。
方立功叹了口气:“他们这是既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啊。看到我们拿下石门,缴获丰厚,怕是更加睡不着觉了。”
楚风嘴角勾起一丝冷硬的弧度:“他们睡不睡得着,与我何干?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是消化这些战果,是把石门镇真正变成我们的堡垒,而不是盯着重庆和太原那点虚无缥缈的犒赏。”
他走到墙边那张巨大的、刚刚铺开的军事地图前,目光落在代表着石门镇的那个点上,手指在上面重重一点。
“传令各部,今晚开始,轮流休息,但警戒不能松懈!工兵营全部投入,加固所有外围防线,尤其是李云龙他们苦战过的几个方向!‘谛听’向外延伸,我要知道周边五十里内,鬼子的一切动向!”
“是!”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
楚风独自站在地图前,久久凝视。巨大的胜利和缴获,像一剂强心针,但也像一副沉重的枷锁。他知道,从现在起,他和他的358师,将真正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也将成为各方势力密切关注的焦点。
未来的路,不会因为一场石门大捷而变得平坦,只会更加崎岖和凶险。
他抬起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地下室里,蜡烛快要燃尽了,火苗挣扎着跳动了几下,最终熄灭,只留下一缕青烟。
黑暗中,楚风的目光,却亮得惊人。